下冊 變報

進入六月。

備中高松城依然籠罩在白色煙雨中,四公里堤壩圍成的人工湖水位越來越高,湖心的城堡幾近全被淹沒。

毛利方援軍已到。以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兄弟為兩翼的毛利大軍,總兵力三萬。如今除了織田家,能動員如此大軍的只有毛利家。毛利大軍布陣城堡西南方丘陵地帶,但他們卻束手無策。

「無處下手。」

毛利軍大將人人傻眼。羽柴軍以堤壩為長城,組成漫長防線。防線背靠人工湖,人工湖後方山上是秀吉主力。

人工湖中城堡房頂幾乎要被水面淹沒。再有一天半日,守城兵將全員淹死。毛利軍此時只能望水興嘆。因為如果開戰,不論勝敗至少要打三四日,屆時城堡早就沉入湖底。

「如此形勢,只有請求和議。」

毛利方最終得出這一結論。一彈不發就不得不請求和議——只能說是投降。但若想救高松城守軍,只有此路一條。

此時開始活躍的,就是毛利家首屈一指的外交僧安國寺惠瓊。

安國寺惠瓊馬上出發前往秀吉陣地。

關於這一外交家,我們在前邊早已提過。他於十年前的天正初年上京,考察京城形勢,分析信長等大將性格,向本國發送了如下考察報告:

「信長或將成功。但其時代終將不長。終將要摔大跟頭。此時應關注藤吉郎。此人不可小瞧。」

十年前就預測到信長的結局,而且十年前就能從藤吉郎的隻言片語看出他興隆的未來,如此僧侶,絕非尋常之人。

他外表看具有女性風姿。年齡雖四十齣頭,但膚色潔白如玉,足輕腰軟,行走款款。

惠瓊出發了。

他走進蛙鼻台秀吉中軍營帳。秀吉接見這位老熟人,但對他提出的和議卻幾無興趣。

「惠瓊師父,在下近日饜足。」

他意思是說,我如今酒足飯飽,若無誘人酒肴(和議條件),不會產生食慾。

「總之,與官兵衛和談可也。」

說完起身,把座讓給他們兩人。

兩個策士相對而坐。官兵衛怕熱,不斷擦臉上汗、身上汗,不停搖扇子扇涼。相反惠瓊卻靜坐不動,始終一幅涼爽相。

「我方願割讓五國與織田家。」

惠瓊提出和議條件。毛利家是中國地區霸王,在與織田家開戰前,以安藝為中心,統領周防、長門、出雲、石見、美作、備後、備中、因幡、伯耆等十國。

惠瓊所言條件是願把其中的備中、美作、因幡、伯耆、備後五國割讓給織田家。交換條件是解放高松城內所有將兵。

官兵衛丟下惠瓊,到後邊向秀吉彙報。秀吉不等聽完就擺手說:

「不可。」

秀吉顧慮信長作何感想。這個交換條件,信長絕對不會接受。所提條件中,割讓五國可以接受。

問題是如何處置守城大將清水宗治。秀吉方一定要清水首級。

「一定得殺。」

秀吉說。這種場合,信長一定要敵將自殺。他並非一定要見血,而是為向天下宣傳勝利。只有取得敵將首級,天下才會承認織田軍勝利。若無敵將首級,勝利與否誰能說清?

「上總介大人計畫將來征伐九州。九州諸大名能否臣服大人,首看此番中國戰之戰果。」

戰鬥儘可能要勝得漂亮。一定要取清水宗治首級。但我方條件目前還不能說給惠瓊。

「明白。不說。」

官兵衛也明白。只要不開示條件,一直表示拒絕,毛利方就只能再讓。這也是外交訣竅。

官兵衛回到談判席,對惠瓊說:

「非常遺憾,我方不能答應。」

惠瓊頗感意外,他使出渾身解數,終於打聽出羽柴軍想要清水宗治首級。

「此事萬萬不可!」

惠瓊直搖頭。他說,若答應這一條件,那就等於毛利家出賣清水宗治。毛利家以守信(信義)名聞天下,絕不可能接受這一條件。本來提出割讓五國就是為救清水宗治一命。若一定要清水首級,那一切無從談起。

「官兵衛大人,敬請諒解。」

「不可!」

官兵衛表情僵硬。這一點不能讓步。

官兵衛推測,秀吉心中只對信長有顧慮。十日以內,信長會率大軍從京都趕來。作為前線大將,秀吉希望向信長獻上敵城守將首級。除此之外,再無能讓信長高興的獻上品。

「難道還不明白?」

官兵衛舉出無數事例,暗示眼前這位敏感的交涉對手。

惠瓊明白了。他臉色蒼白,默默點頭。雖然明白,但毛利家在這點上也不可能讓步。惠瓊左右為難,束手無策。

「請容休息片刻。」

他只好對官兵衛說。官兵衛同意了,給他準備了一間休息室。

侍童給惠瓊端上茶果。惠瓊盤腿坐下苦思冥想。在他正苦思冥想之時,秀吉家臣蜂須賀正勝和生駒甚介親正進來,給他面陳一信說:

「敬請一讀!」

惠瓊看後大驚,原來是毛利家上原右衛門大夫寫給秀吉的親筆誓約書,表示願反叛毛利,歸服織田。誓約書內容是「近日右大臣若赴陣助威,臣將叛離毛利家,轉而效忠織田家。」如果類似內奸接連出現,則毛利家必亡無疑。

「請儘快下決心!」

蜂須賀正勝敦促惠瓊。惠瓊知道這一行動當然並非他蜂須賀正勝的智慧,只能是秀吉在背後指使。惠瓊終於下定決心。

「且請寬容一日。」

他從秀吉陣地乘船,劃破湖面,駛入高松城內。

在高松城內,他求見守將清水宗治。惠瓊來這裡的目的是為防止毛利家滅亡,想方設法說服這個清水宗治,暗示其做出自殺決定。除此之外,不可能有其他方法。

「絕不是毛利家逼足下自決。毛利家其實想救足下一命。」

惠瓊反覆說。清水宗治完全明白。清水宗治與毛利家並非主從關係,而是盟主與地方領主之關係。但他說,為回報盟主對自己的一貫誠信,自己極願以命相報。若以自己一命能救毛利家不亡,死而無悔。

惠瓊再乘船,穿梭於秀吉陣營與毛利陣營之間。毛利覺得只要清水宗治自己願意自決,當求之不得。和議終因惠瓊奔波而成。

時為六月一日。

六月二日,秀吉收到清水宗治親書。

「四日切腹。屆時請盡數解放守城士卒。」

信中要求秀吉方守信。秀吉看後非常興奮,極力讚揚清水宗治捨身救人之美舉,說:

「宗治者,操弓射箭者之鑒也。」

他命人送去酒肴,讓清水宗治在城內設最後晚宴。由此,本次講和的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只等實行了。

此後毛利與秀吉之間交換正式和議文書後,講和便能生效。但這時並未馬上交換。因為清水宗治切腹之日定在「四日」。

如今——

我們不得不重複強調「日」。這次講和預備交涉成立之日,是天正十年(1582)六月二日。此日凌晨,信長從這個地球上消失了。

這就是世稱的本能寺事變。信長為增援秀吉,從安土出發,到京都後,住在本能寺。在此之前信長曾命明智光秀:

「急馳備中,增援秀吉!」

明智光秀接到信長命令,回到自己居城丹波龜山城(龜岡),做好一切出發準備後,於事變前夜率大軍出發,進軍到老坂坡。這是一個分歧點,向西就是通往備中之路。但明智光秀並未向西,而是率大軍南下,於二日未明進入京都,號令全軍突襲本能寺。信長親自操起武器與叛軍搏鬥,但終因寡不敵眾,最後逃入後宮,在熊熊烈火中自殺。此時正是天亮時刻。這一事變,震撼京城。

但備中秀吉不知道,毛利方當然也不知道。正因為不知道才忍辱講和。如果知道,一定會發動全軍攻擊羽柴軍。

秀吉僅在事變發生四十小時後便接到本能寺事變急報。這個決定命運的飛腳,不分晝夜,馬不停蹄,僅用四十小時就從京都疾奔到三百公里外備中高松。

派出這個飛腳的是一個叫做長谷川宗仁的茶人。長谷川家本為大和十市郡豪族,祖宗代代為足利將軍幕僚,祖居京都。長谷川宗仁也生於京都。但他們一族中多有堺地商人,因此雖為武家,卻有相當強的經濟感覺,並具有京城教養,而且精於茶道。這所有特性都備受信長珍重。他歸屬信長後,備受信長厚愛。當日晚上,宗仁也住在本能寺,但在信長自殺後,他自稱「當山之僧」,逃過此難。當時信長侍從幾乎全部殉難,所以長谷川宗仁能脫身,只能說是一個奇蹟。其實當時宗仁已隱居削髮,像個僧侶。等於說光頭救了他性命。

長谷川三日晚十點左右派飛腳飛奔秀吉陣地,向秀吉報告。官兵衛先接見了飛腳,然後把事變小聲告訴給秀吉。

「啊……!」

秀吉聽後怪叫一聲,然後全身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