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蛹成蝶的成長曆程 李彥宏向左

李彥宏,身價逾9億美元的百度掌門人。每當有人稱讚他是「完美男人」的時候,他都會露出羞澀的笑容,讓人不禁想起曾經那個懵懂的北大學子。事實上,從歸國創業,到成為刷新納斯達克數項紀錄的互聯網新貴,看上去風光無限的李彥宏,也和所有的凡夫俗子一樣,經歷過成長帶來的五味雜陳。

1994年暑假之前,李彥宏接到華爾街一家小公司(事實上是道·瓊斯的子公司)的聘書,要李彥宏馬上去工作。那時候,在留學生中有一股風氣,確是在讀的博士一旦找到工作就會放棄學業。起先李彥宏以為自己不會如此,也曾回絕了矽谷一些公司的工作機會,但在與這位老闆會面後卻改變了主意。

這家華爾街的小公司很特別,老闆十分聰慧,當年曾進過美國西屋科學獎的決賽圈,到白宮去面見總統。老闆對李彥宏的研究十分欣賞,他本人也對學術研究有很深的造詣,因此同李彥宏談得十分投機,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這一切最終促使李彥宏下決心離開學校,接受了這家公司「高級顧問」的職位。

在華爾街一晃確是3年,這段時間李彥宏做的是金融信息系統,每天都在跟那些實時更新的金融新聞打交道。因為李彥宏對IT行業的公司特別感興趣,因此特別關注相關消息,也常常跟同事們討論業界發生的大事。漸漸地,李彥宏動了離開華爾街的心思。

1997年夏天,李彥宏離開華爾街,加盟矽谷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公司。這下李彥宏的「做大家都需要的東西」的理想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在Infoseek工作期間,李彥宏的住所離網景公司很近。有時候晚上吃完飯他就會到那兒去散步,看著一棟棟的辦公樓拔地而起,塵土飛揚的建築工地變成漂亮的網景工業園區,這讓李彥宏一次次地感嘆信息經濟的魔力。在寸土寸金的矽谷中心地帶,如此的新樓一直在不斷地出現,但李彥宏沒有視這一切為理所當然。

李彥宏進入Infoseek的時候,公司的股票是5美元,到1998年底,它的股票漲到了100多美元。李彥宏手裡有一筆不小的Infoseek股票期權,此時獲得了不菲的賬面回報。

在矽谷的日子,讓李彥宏感受最深刻的依然商戰氣氛。他經常翻看《華爾街日報》——微軟怎麼跳出來公然反叛IBM,又怎樣以軟體教父的身份對抗SUN、網景……一個個鮮活的商戰故事,讓李彥宏感覺到:原來技術本身並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才是真正決勝千里的因素。

回想剛到美國的時候,李彥宏親身經歷了IT業,尤其是搜索引擎技術改變美國社會的過程。他一直都有一個夢想——有一天用自己開發的技術改變億萬人的生活,甚至改變世界。因此初到矽谷的時候,李彥宏依然一腔學好技術、報效祖國的單純思想,可是很快他就發現,要想真正影響足夠多的人、影響世界,單靠純技術的力量是無法實現的。要想真正實現自己的理想,創業是最好的方法。儘管在Infoseek任職也是一份相當體面的工作,但李彥宏不想繼續這種生活了。

1997年是屬於互聯網的年代,以新型科技公司股票為主的美國納斯達克股市一路高歌猛進,市場的繁榮讓人們對這個行業充滿了嚮往。在矽谷,每天都有數不清的公司成立。互聯網的龍捲風同時席捲了大洋彼岸的中國。李彥宏在海外的這8年時間裡,中國互聯網行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浪、搜狐、aRen、網易、雅虎中國等網站的知名度逐漸提升,國內互聯網行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並且來到矽谷後,李彥宏看到像他那樣有遠大夢想的人很多,這給了李彥宏很大的激勵——中國一定也會經歷IT技術改變社會的過程。於是他決定把自己掌握的搜索引擎技術帶回中國,促進和實現中國IT業的改變。同時,李彥宏還認為這也會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

儘管自主創業的願望就如此在李彥宏的內心澎湃著,早先回國的張朝陽、王志東、邵亦波等人,已經搶先一步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大展宏圖了,但李彥宏並沒有所以而盲目作出決定,而是在等待時機。這段時間,他每年都會回國考察一次。

199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慶典,李彥宏作為專家被邀請回國觀禮。這次回國,目光敏銳的李彥宏看到了屬於他的機會。他發現越來越多的國人把上網當做一種習慣,交換名片的時候會附上E-mail,互聯網和人們的生活逐漸變得緊密起來。

1999年底,Infoseek被迪斯尼收購,再次調整戰略。李彥宏再也按捺不住創業的衝動,最終放棄了Infoseek的股票期權,回國創業。

決定了要回國創業後,李彥宏就馬上著手準備。他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創業需要夥伴,需要團隊。此時,李彥宏的太太馬東敏向他推薦了一名自己在美國的同學徐勇。

事實上這個徐勇,李彥宏也認識,他是李彥宏在北大的校友、生物學博士後。徐勇當時正在拍攝一部名為《走進矽谷》的紀錄片,認識很多風險投資商。得知李彥宏的創業想法後,他非常感興趣。徐勇商業意識敏銳,為人熱情外向,說話富有感染力,內心有一種不安分的因子,渴望做不同尋常的事業。顯然,徐勇的這些品質與李彥宏類似。李彥宏也渴望做一些能夠真正影響社會、影響普通人生活的事情,但不同的是李彥宏內斂、沉穩,善於思考,兩人的性格剛好互補,這也成為日後兩人在創業過程中高度默契的基礎。後來徐勇果然成為百度的創始人之一。

在一個周末的晚上,徐勇應邀來到李彥宏的家裡共商大計。一見面,李彥宏先拿出一份保密協議,徐勇儘管愣了一下,但並沒有感到非常意外。兩人在美國闖蕩多年,早已習慣美國人的商業作風。簽完保密協議後,李彥宏對徐勇說:「我們回國做搜索引擎吧。」關於李彥宏和徐勇這兩個身處矽谷的「夢想家」來說,創業的躁動、對前景的憧憬,就像忽然噴發的火山,一時之間,讓他們激動不已。經過一夜暢談,兩人美麗的新公司打算已然成型。

儘管在當時搜索引擎依然個新鮮事物。但其實,國內各種網站已經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李彥宏與徐勇確定的公司贏利模式是:做出最好的搜索引擎賣給門戶網站。接下來就他們開始著手解決第二個問題:找錢。

徐勇介紹了很多投資商給李彥宏認識,本不愛開車的李彥宏只好整天開著車在舊金山的風險投資商中遊說。在矽谷這個創業氣氛特別濃厚的地方,從來就不缺少風險投資商,據說「一片樹葉落下,總會砸到幾個風險投資商,前提是你有好的項目」。

百度的中國概念、搜索技術優勢以及團隊組合依然比較吸引人的,眾多的風險投資機構中有3家表達了明確的投資意向,最終李彥宏和徐勇選擇了誠實合夥投資公司和半島基金兩家。事實上,並非沒有風險投資商想單獨投資,但李彥宏堅持選擇兩家一起投資。這種相對分散的股權結構,有利於創始人對公司的管控,這也是李彥宏在矽谷學到的經驗。

至此可謂萬事俱備。1999年12月24日,聖誕節前一天,李彥宏坐上了回國的班機。8年前他飛到美國去讀書的時候,也是聖誕節。遠方的祖國,是否確實如他所看到的那樣充滿機會?

百度公司真正開張是在2000年3月,李彥宏的新公司選在北大資源樓,這個地方緊鄰北大,和中關村隔四環相望,十分適合技術創業。

海外歸來也要適應中國的環境。李宏彥向5個職員宣布了兩條公司制度:公司里不許抽煙和帶寵物。共同的海外背景以及同樣的本土環境,使李彥宏和合作夥伴徐勇配合默契,他們分別負責技術和銷售,一直是密切合作與互補的關係,儘管有分歧、有爭吵,但遇到困難時大家都能同心協力一起扛過去。這個公司的創業因子中帶有濃烈的矽谷氣息,並在中國本土繼承和發揚。沒有嚴格的等級觀念,可以自由地發言,隨著公司的擴大這種文化還一直在延續。

有志,誰都想創業;賺錢,誰都想做老闆。在現在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的時候,更多的學生開始盤算著自己創業,有些學生甚至在還沒畢業的時候就開始和同學合作打造自己的事業。可是,成功卻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取得的,也確是說,李彥宏的成功是和他自身的特質分不開的。

首先,李彥宏創業沒有跟隨大流進入電子商務領域,而是悄悄走到了尚少有人問津的網路搜索領域,因為他看到了搜索對網路世界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李彥宏告誡躍躍欲試的年輕人:一定要有向前看兩年的眼光。跟風、趕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只是殘羹冷炙。

其次,在美國矽谷,每天都有公司因為有了風險投資而開山立派,每天也都有公司因為囊中羞澀而關門大吉。一定要在不需要錢的時候向投資人尋求投資,這是李彥宏的經驗之談。他認為,在如此的情況下向投資人借錢,你就會立於不敗之地。這也是在告誡創業的青年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