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在天之卷 第二章 群雄逐鹿

亂世就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出頭的好機會。現有數位英雄在逐鹿天下,許多人將自己的一生賭在他們身上,諸葛玄也是這眾多人中的一個。

少年孔明頗為好學,經常若有所思的樣子。姊姊諸葛鈴擔心他,老勸說:「阿亮啊,到外頭跟大家一起玩嘛!不要老看書,多少和大家聊聊嘛!」

「我聊了啊!前陣子就和叔叔聊了好久。姊姊也知道的嘛!」孔明回道。

「不能只光跟叔叔聊啊!你也只是問東問西,並不算數。」

「是嗎?我本來也想好好聊聊的……」孔明搔著頭說。

鈴和孔明只差一歲。而真正讓孔明覺得像兄弟姊妹的,也只有鈴而已。哥哥瑾大他七歲,弟弟均則小他八歲。孔明的母親產下均沒多久,即死於產床上。雖有三男一女,但鈴和孔明與前後的兄弟差這麼多歲數,這表示其中有夭折或胎死的兄弟姊妹。

諸葛珪又娶後室,但沒再生子。前妻死後三年,諸葛珪逝於泰山郡丞任上。

東漢是儒教道德觀最嚴厲的時代,只要是父親正娶的妻子,非其親生的子女也要視為母親奉侍。父親去世時,孔明十二歲,哥哥瑾已經十九歲。當時瑾跟在泰山郡的父親身邊,孔明則在老家的琅琊陽都。

瑾奉侍繼母頗為恭謹,受到世人好評。父親在世期間,瑾偶爾會回陽都老家,常對弟妹說:「因為不是我們的生母,更得要孝養。」

「比生母還要周到嘛!」

鈴話中帶刺。她很疼弟弟孔明,但對哥哥謹常說些尖言酸語,主要是因為繼母並沒有給她好印象。

「除了哥哥之外,還有人等著孝順呢,這樣子反而讓人家為難呢!」

這是鈴常掛在嘴邊的諷刺話,繼母宋氏是諸葛珪同僚的未亡人。她的丈夫正是泰山郡的長史。擔任郡的行政工作的是丞,負責軍事、治安工作的為長史。因此,兩者屬於等級相當的同僚。孔明姊弟一年有半載住在父親的任地,也認得張姓長史,也見過其夫人,只覺得那個阿姨不愛說話,有點陰沉。

母親死後,鈴、孔明和均都住在陽都老家,唯獨長子瑾輟止洛陽太學課業,留在父親身邊。鈴獲知父親再婚的對象之際,頗為震驚——至少少年孔明這麼覺得。

「說什麼不好換掉良師,哼!」

鈴丟出了這一句話。十歲的孔明一下子不能理會姊姊的話,但到父親辭世的時候,總算會意過來了。

張長史在孔明母親過世的兩年前身亡,他本人出身江東(長江下游),夫人宋氏亦是同鄉。按理說,遺族應該歸返江東,但未亡人宋氏卻留在泰山郡,理由似乎是「兒子張怡跟著良師求學,中途更換老師不好,」張怡較孔明大兩歲,的確也正值求學的重要時期,但鈴懷疑:「莫非母親在世的時候,繼母就已經是父親的情婦了?」

繼母和瑾運送父親的靈柩回到陽都時,諸葛家終於發生事端。

諸葛一家跪在攤鋪於家門前的草蓆上,迎接靈柩。鈴突然湊近孔明耳邊囁聲說:「張怡要是一塊兒來,可別怪我不給面子。」

雖然聲音細小,但孔明聽得耳根發燙。因為他腦中浮現張怡跟在靈柩後面,正欲爬進諸葛家大門,鈴突然躍起身子將他推倒的景象。

在護守靈柩的一行人中,並沒有看到繼母的拖油瓶。孔明約略感覺得出身旁姊姊的肩膀逐漸鬆弛下來,反倒是自己的肩膀不知什麼時候緊緊地聳著,這是他不曾有過的經驗。也不知維持這個姿勢有多久了,一直到姊姊喊說:「阿亮!幹嗎?有什麼好傷心的?你是男人,還不快站起來!」他才覺察出自己的姿勢。

孔明似乎在一時之間失去了魂魄,不是因為悲傷,而是被繼母的美麗懾住了!少年孔明不知道要怎麼形容她的美艷。雖然他讀過不少書,可是找不出任何可以形容的語彙。

母親死後,孔明不曾再去泰山郡,因此有三年以上沒看過成為繼母的宋氏,之前雖然看過,但時間極為短暫。聽說父親和她再婚的當兒,孔明閉著眼睛拚命回想她的容貌,卻連輪廓都想不出來。

「怎麼回事?」

孔明為之愕然。在記憶中根本不曾存有過這種美麗,莫非自己腦子出了什麼大毛病?——這種感覺毋寧是恐怖的。

「也許七八歲那時候,對女性的美還沒有開竅。」

孔明只能如此解釋。

「我應該還有很多地方沒有開竅,此後必須好好去發掘!」

愕然之餘,立即找出理由,並且加以推衍,這是孔明的作風。

失去棟樑的諸葛家如何商討未來,孔明並不很清楚。年甫十二歲的他還不夠格參加這種會商場合。但是,只大一歲的姊姊卻常能在場。倒不是她自己要求,或人家淮許的,可能是她自己不請自來的。過一段時候,孔明只知道結論,那就是:一切全由叔父做主。

「到底有什麼問題、誰有什麼意見,我完全不知道,情況到底怎麼了?」

孔明只問過姊姊這麼一次。

「這種事情你不用知道,這樣反而好。男子漢要知道的事情多的是,不是嗎?」

被鈴這麼一說,孔明對這件事就絕口不提。事實上,不用問人,就慢慢會知道情況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

孔明的叔父諸葛玄,當時滯留荊州。

然而「荊州」兩個字,卻是涵蓋當今河南省南部至湖北、湖南兩省的廣大地域。根據《後漢書·郡國志》,荊州有七郡,其下分一百一十七縣。這些縣當中還包括縣級的侯國,不過,荊州並不包括和郡相當的國。

當時荊州為擁有實力的劉表司掌。諸葛玄在洛陽擔任城門屯衛軍書記時,與其時官拜中侯(屯衛軍司令官)的劉表熟識,因此才轉赴荊州。劉表駐在荊州北部的襄陽,也就是現在湖北省北部,接近河南省省境。心望中原的劉表當然選擇最接近洛陽、長安的地點,作為自己的根據地。

諸葛玄在洛陽結識許多人,以交情而言,像劉表這種身份的人應該超過十位,但真正在亂世中可以託身、遂願的人物就屈指可數了。真正符合自己理想的人物大概一個也挑不出來。諸葛玄也認識堪稱當時最有實力的渤海太守袁紹及其堂弟袁術。雖然也曾注意到八校尉之一的曹操,但覺得他與自己格格不入。最後選擇出身良好、開朗、寬大的劉表。

諸葛玄在襄陽得知兄長的死訊,接著又收到侄兒瑾的來函,要他儘速返家指示陽都諸葛老家該如何是好。對諸葛玄來說,兄長一家是其本家,身為家族長老當然要予以眷顧。

「阿瑾畢竟還年輕,哪知道我現在沒法離開襄陽……孫堅被殺,長安的董卓又為呂布所弒。青州黃巾賊囂張,兗州風雲告急,琅琊所屬的徐州也不穩……」

閱畢來函,諸葛玄如此嘆道,腦中卻浮現瑾之弟孔明的影子,心想這孩子聰明伶俐,求知慾極強,而且能立即吸收,也許就能識得大體。但諸葛玄想到這兒卻又立刻搖頭:「再怎麼聰明,他終究才十二歲而已……」

諸葛玄提起筆,又留意到瑾信上寫說琅琊情況也不穩,已經有人開始往南方避難,烽火雖然蔓延,大概仍未擴及江東吧!

「江東?」

諸葛玄想起其兄後妻宋氏的美貌。宋氏便出身江東,諸葛玄初次看到宋氏,她還是泰山郡的長史夫人。

「太漂亮了!」

這是諸葛玄的第一印象。她和肥胖的張長史根本不相配。當時諸葛玄微微有種莫名的恐懼。而恐懼真正變強烈,則是在第二次見到她的時候,距離初次見面已隔三年。這當中諸葛玄幾次由洛陽去泰山,但都沒遇到宋氏。第二次見面,她已是未亡人,因兒子教育的理由,暫時不回江東。諸葛玄不知是否是個人的錯覺,總覺得大嫂的神情有點沉鬱。

大嫂過世,宋氏成為大哥的後妻,後來大哥也過世,美麗的宋氏又成為未亡人,只是這次換成諸葛家。然而諸葛家此時有一位十九歲正值善感的瑾,令諸葛玄不由然興起新的恐懼。

賢侄:

你從小就有律己的優點,為叔很欣賞你這一點,也因此想給你一些建議,希望你現在不要操之過急,應該留在陽都服喪一年,這是人子之道,免得遭人非議。

關於避難一事,徐州刺史陶謙掃蕩徐州黃巾賊有成,與當地士紳、豪族關係日善,當下還不至於有太大的戰亂。只不過他的部下張闓殺了曹操的父親,恐遭曹操興兵報復。但曹操的兵力殺到徐州之前,必須先擊破強悍的青州黃巾賊,而這看來至少要一年的時間。

然而,無論如何,喪事是人生大事,希望今年你能謹慎行事。為叔目下有無法離手的公務,不能返回陽都。這件公務可能要耗上一年的時光,希望你能耐心等到那時候,我也會另外寫信告知家族眾人,請求他們諒解,但還請你代為致意……

寫完之後,諸葛玄嘆了口氣。所謂一年無法離手的公務,其實只是要留在荊州而已。

亂世就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出頭的好機會。現有數位英雄在逐鹿天下,許多人將自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