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玩家 誰也不打誰

1922年至1923年,在冬季最冷的時候,馮玉祥曾在南苑舉行了全軍夜間挖戰壕比賽。當時地面凍土厚達四五寸,而且還嚴禁用火烤化凍土,在這種情況下用大鎬鑿土,就像碰到石頭上一樣,不能鑿進半分。

最後全軍士兵都把練操用的鐵杠打成扁頭鑿土,有人手腕都被震傷潰爛了。比賽過程中,因工負傷的官兵多達數百人。

在隴海戰場上,西北軍各部不論行程遠近,每天到達駐地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挖外壕,以挖至三丈寬兩丈深為標準。各部自營長以下,除伙夫及專勤人員之外,一律要參加挖壕,而且誰先完成土方,誰才能先去吃飯睡覺。第二天不管外壕暫時用得上用不上,部隊照常行軍。

當蔣軍攻到西北軍陣地前沿時,發現對方的前沿戰壕又深又寬,根本沖不過去。可部隊上去之後又不能隨便撤退,於是只好在壕邊趴下,就地弄個沙堆擋住頭部,然後一直熬到天黑再撤下來。

因為給養跟不上,西北軍後來主動從原陣地上撤退了。即便在這種無阻擊的情況下,蔣軍也折騰了三個多小時,才得以越過西北軍所築的這道戰壕。

對晉軍的一側的突破同樣因計畫制訂機械、缺少變通而遭遇挫折。閻錫山將控制在鄭州的兩個炮兵團調去增援,加上原有的七個炮兵團,九個炮兵團三百二十四門大炮齊轟,蔣軍連人家的陣地邊沿都無法接近。

「中央突破」行動的失敗令蔣軍元氣大傷,有的旅只剩下一千六百人,僅合正常編製的一個團。同時因向津浦線抽調部隊的緣故,隴海線上的兵力變得愈加單薄,部隊重新分配防線時,就算是一千多人的旅也需承擔十五公里的防線。

旅長領到防守任務後去向師長報告,兩人相對淚下,師長無可奈何地說了一句:「上面命令我們守,不能不守。至於守得住守不住,再說吧!」

還好,蔣軍本來最怕的西北軍也打慘了,加上給養不足,也沒有多少主動進攻的動力。雙方在隴海線上不再比誰打得最狠,而是比誰挖的工事最深最寬,最適宜於躲避敵方的槍炮子彈。

深溝高壘之下,前線官兵大多已喪失鬥志。以蔣軍為例,每逢蔣介石下達攻擊命令,各部總是只派出少數部隊敷衍了事,然後做些假報告,捏造些假的傷亡數字。

隴海線上,槍炮聲依然整天響個不停,但誰也不打誰,都是拿來騙騙高層大官們的。時間一久,對陣雙方竟然還交起朋友,互相來往起來。

蔣軍樊崧甫旅的對面是西北軍趙登禹師。有一天,趙師向樊旅陣地派來一個士兵代表,此人上身一絲不掛,下身也只穿一條短褲,赤腳草鞋,手拎一隻籃子,隔得老遠就喊:「不要開槍,你看我沒帶武器,我送一籃面給你們吃。」

旅長樊崧甫在電話里聽到彙報後,讓部下將這名士兵代表接進陣地,並盡量用好酒好飯招待。

之後樊旅仿效趙師,派士兵著同樣裝束,拎一籃大米,老遠就朝對方喊:「不要開槍,送大米來給你們吃。」趙登禹聞訊,也下令款待樊旅的士兵代表。

自此前沿官兵往來頻繁,甚至約定進攻時互相通知,朝天放槍。某次樊旅奉命派一個連進攻趙師陣地,少數人到達了外壕邊沿,其中一個士兵受傷跌進了壕里,另外三個士兵跳下去救他。這時趙師中有人喊「打打打」,馬上就有人說:「他們大頭兒爭天下,管我們小兵什麼事,不要打,讓他們把傷兵抬回去吧。」於是樊旅的四個兵都得以安全返回。

對這一情況,蔣軍的師旅長都知道,但又都假裝不知。蔣介石三番兩次下達的總攻擊命令因此全都淪為空談,各部扭股兒糖似的誰也不肯向前,這讓蔣介石十分沮喪。

人的毅力和意志不是鋼筋水泥混凝土,一旦到達容忍的極限,一樣還是綳不住。蔣介石終於綳不住了,他下令後方輜重先行後撤,準備全線總退卻。

中原大戰結束後,蔣介石的幕僚張群曾告訴晉軍將領,說如果當時晉軍能夠利用這個機會,乘勢出擊猛攻,蔣軍馬上就會崩潰。

這當然屬於馬後炮,彼時晉軍和西北軍都沒有想到對手會準備總退卻,也沒有主動發起進攻的任何計畫。

就在蔣介石欲乘車撤回後方的時候,突然接到了一封電報。看完電報,蔣介石喜形於色,對幕僚們說:「下車!下車!」

張群急忙問什麼事,蔣介石說:「局勢大有轉機,你看看這個電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