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老天隔不了一層窗戶紙 喜劇段子

所有與會者中,蔣介石大概是最忙的。他聽說一幫北洋遺老正在天津大連活動,且段祺瑞也身居其間,就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名義,給段祺瑞下達了一紙通緝令。

李宗仁向來認為有槍杆子的才能成事。他很天真地問蔣介石,段祺瑞雖為前北洋巨頭,可如今兩手空空,在天津都隱居了五年,何必再通緝如此老朽?

這樣的問題就顯示出了蔣與李的差距。蔣介石告訴他,通緝段祺瑞並不是真的要把他抓起來,為的只是打擊段祺瑞的威信——說白了,嚇嚇這老頭子,同時殺雞儆猴,免得給咱們搗亂。

過了沒多久,段祺瑞就致函蔣介石,否認參與了活動,遺老們的背後串聯也逐漸銷聲匿跡。

打擊別人的同時,最好還能抬高自己。

蔣介石到日本留學,本是奔著士官學校去的,但當時規定,中國學生先要在振武學校畢業,然後在日本的基層部隊見習,最後才能進入士官學校。蔣介石已經進入了見習期,正好趕上辛亥革命爆發,他立即放下學業回國,所以最高學歷也就止步于振武學堂。

現在蔣介石出了名,士官學生同學會的負責人便主動上門化緣。蔣介石也樂得給自己添些光彩,便以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的身份,向同學會捐款五萬元。

一些貨真價實,但在國內混得較一般的士官生對此不滿,跑來質問同學會負責人:哪裡出來這麼個叱吒風雲的大同學?

負責人回答得理直氣壯:人家捐巨款還不好嗎,何必深究?

當然,發生在蔣介石身上的事尚算不上可樂,要說滑稽,再滑稽都滑稽不過馮玉祥。

老馮一直有一套獨特的行事方式和標準,可謂是「老要癲狂少要穩」的典型。早在徐州蔣、馮初次會晤時,他站在鐵皮車門口招手的那個鏡頭,已經讓人瞠目結舌。接著到濟案黨家莊會商時,老馮又有驚人之舉:原來一群人席地而坐,但他突然從草地上爬起來,沒有同任何人打招呼,就徑直走到馬路邊,幫一個過路的車夫推車上坡!

這回是老馮做東宴請大家,包括蔣、閻、李、白在內,赴宴的有百餘名中央要員。酒酣耳熱之際,忽然又有百餘名大小職員和工友出現在他們面前,而且全都排著隊走進了餐廳前的天井。

與宴者不知道這些人究竟為何事而來,不免相顧愕然。等不速之客們在天井裡站定,老馮起立講話,他說:「我馮玉祥在民國十三年將清廢帝溥儀趕出了故宮,外界謠傳都說我馮某曾乘機偷竊故宮財寶。剛才進來的這一批人,都是在故宮內做事的人,知道溥儀出宮的情形最為詳細。」

接著他大聲向天井內喊道:「你們都是在故宮做事很久的人。你們照直說,宣統(指溥儀)出宮時,我馮玉祥偷過東西沒有?」

站在天井中的人一齊回答:「我們都知道馮總司令沒有偷東西!」

老馮的聲音越發洪亮,他又大聲問道:「你們說話誠實不誠實?」

「證人」們再次回答:「我們說話是誠實的!」

老馮於是轉身向各位賓官行一鞠躬禮,然後說:「諸位現在已知道我馮玉祥並未偷過故宮寶物吧?」

眾人哄堂大笑,感覺比看一場喜劇段子還過癮。

老馮演完捧腹的喜劇,就輪到老蔣來演嚴肅的正劇了。在善後會議的最後兩天,蔣介石突然提出「軍事整理案」和「軍事意見書」,會場的空氣立刻緊張起來。

這次蔣介石用「編遣」代替了大家都不願聽的「裁兵」。「裁兵」聽上去是一刀切,所有人都得平均割肉,「編遣」則不同,它是有選擇性地進行改編,其中有虧有賺。蔣介石說,他計畫將各個集團軍質量較好的部隊挑出來,分別編成五十個師(東北除外),作為中國的國防力量。其餘老弱則予以淘汰遣散,以節省國庫開支。

馮、閻、李、白防來防去的是「裁兵」,未料到平地里又冒出「編遣」,缺乏心理準備,自然一時也想不出合適的理由來加以反對,因此最初都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兒,眾人開始陸陸續續發言,其中白崇禧提出了「裁兵」「編遣」之外的另一個主張。

白崇禧在北方的部隊系以李品仙、廖磊的湘軍為主力,再配以少數桂軍編成。他本欲同閻錫山爭奪平、津,但閻錫山先到先得,把平、津的大大小小機關都佔據了,行政、財政、稅收、交通一把抓,凡是白崇禧推薦的人,閻錫山一個不用,使他根本無法染指華北事務。

白崇禧也一度想過率部回師武漢。回師武漢無論走平漢路,或津浦路轉隴海路再轉平漢路,都得經過河南、山東,這兩省都是馮玉祥的地盤,要經過就得馮玉祥同意。白曾派代表見馮,請求讓路,可是馮玉祥的態度模稜兩可,始終不做肯定答覆。

白崇禧人稱小諸葛,花樣最多。在既不能奪取平津,對回師武漢又舉棋不定的情況下,他決定另闢蹊徑。

這時新疆正好發生內亂,省長被刺身亡,白崇禧便在會上引述了這一事件,認為新疆鞭長莫及,較難治理,而他是一個穆斯林,自願率部移戍西北,塞邊墾荒,為推行兵工政策做示範。

小諸葛固然聰明絕頂,座中諸人也絕非笨蛋,都知道白崇禧戍邊新疆是假,以此躲避「編遣」,順便再撈一塊固定地盤是真。先前對分到手的地盤,李宗仁嫌小,馮玉祥嫌窮,都不滿意,也都想藉機調整。現在一看白崇禧帶了頭,他們二位不管有口才還是沒口才,都嘩啦啦地說一大堆,反正都是要找出最冠冕堂皇的理由,以便從「五十個師」的大蛋糕上切出最多的份額。

自始至終,有一個人都很少發言,即使發言,也不主張自己的意見。

這個人是閻錫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