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董明珠:把握主動才能掌控全局 「工業精神」的領跑者

董明珠認為自己是寂寞的,至少在中國的製冷工業界。她一直把踏踏實實做事的「工業精神」作為格力的發展信條之一,但真正讀懂其中含義的人卻沒有幾個。

「工業精神」是董明珠進入商海多年提出的唯一概念。2006年3月,在全國人代會上,她提出要弘揚「工業精神」,並且提交了倡導這一精神的議案。她提出兩個方面的建議:一方面要在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方面多干實事、少說空話、長期作戰,要耐得住寂寞;另一方面更要關注消費者的根本需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用企業力量推動社會發展。

同時,她還提議設立「中國工業家」獎項,由國務院每年舉辦一次評選,專項獎勵中國製造業界具有獨特精神內涵的企業及企業領導人,成就中國從製造業大國邁向強國的民族夢想。

很多人對董明珠的做法感到疑惑。一個做企業的人,努力把企業做好,讓企業賺到錢就行了,沒必要去參與這些不實際的「形而上」的東西,去為這一理想奮力疾呼高聲吶喊就更不應該了。再說,那是全社會的問題,不是一個人就能解決的。在很多人的眼裡,董明珠這個人太不「實際」。

與「工業精神」相對立的是我們熱情追捧的「商業精神」。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的整體浮躁,中國的大部分企業都在用「商業精神」來指導企業的發展方向,一切以賺錢為目的,完全拋棄了對社會負責任的精神。其實,這不僅是企業界的一種現象,即使是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門,也在單純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忽視了社會的協調、整體發展。

從表面上看,商業精神和工業精神都需要追求利潤,但正如董明珠所說,我們不能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如果從獲利的方式來看,就會發現商業精神和工業精神的本質區別。與商業不同的是,工業與科學技術有著直接而緊密的聯繫,工業精神就是科學精神的延伸。與商業精神相對照,工業精神更講求信用,講求公平競爭,講求長遠利益。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格力多年的發展軌跡看出端倪。也就是說,多年來,格力一直都在遵循著工業精神的發展思維。

與傳統的「商業精神」不同,董明珠所理解的「工業精神」,應該是指少說空話、多干實事,全心全意關注消費者需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用企業的力量推動社會發展,勇敢自覺地承擔起對未來的責任。簡單地說,就是要發揚「吃虧精神」。有了這種「工業精神」,就可以把人的力量和智慧無限地聚合起來,實現最大限度的自主創新,創立民族品牌,推動中國的製造業和經濟向前發展,並與世界接軌。

在空調行業習慣於靠價格戰來佔領市場份額的喧囂時期,格力卻默默無聞地潛心於工業製造,每年都拿出巨資進行產品的研發試驗,並且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空調利潤微薄的情況下,毅然採用名牌壓縮機電機以及優質鍍鋅鋼板、螺紋銅管,絲毫不在材料上偷工減料,這就是工業精神的表現。可以說,工業精神不僅僅是一種「吃虧精神」,它還包含著鍥而不捨的創新精神。

董明珠說,過於強調商業精神容易使企業變得懶惰。這句話很有道理。為了賺錢,人們用盡各種方法,喜歡靠「捷徑」賺錢的企業自然也就忽視了產品的研製開發,最後養成了依賴他人的習慣,往往會受制於人。總想著在短時間內賺取暴利,時間久了,產品的技術跟不上市場的需求,最終還是要被市場淘汰的。

從短期效益來看,工業精神確實是一種「吃虧精神」,因為企業要耐得住寂寞,要投入巨資潛心進行技術開發,這一切,在短時間內都看不到效益。但從長遠來看,這樣做是非常值得的,不管是做企業還是做人做事,都不是短期行為。格力在這種精神的指導下,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它正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與讚譽。

2007年1月20日晚,「2006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結果揭曉,首次出現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冠軍」。董明珠這位「工業精神」的提出者與倡導者,捧走了經濟年度人物的桂冠。

這一桂冠意義深遠。從評選的結果來看,本次榜單充溢著資本、環保、國際化等現代化語境,而作為傳統製造企業掌門人的董明珠能夠躋身榜單與近年來的出色表現密不可分。在頒獎晚會現場,董明珠表明自己一生所追求的目標,就是把格力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名牌產品,成為中國人的驕傲。

10多年來,董明珠堅守「一個有責任的人,要敢立潮頭勇擔重任;一個有責任的企業,要產業報國造福社會」的信念,已經將格力打造成為2006年銷售額超過200億元、擁有國內外4大生產基地的全球知名企業,使格力電器12年穩坐國內空調產銷量、銷售額、市場佔有率冠軍的寶座,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榮登世界空調銷售冠軍,為國家創造了65億元的利稅,締造了家電行業的奇蹟。

而責任、創新、影響力和推動力四方面的出色表現更讓董明珠為家電製造行業贏得了榮譽。縱覽2006年關於格力的新聞,很少有對概念的炒作,放眼望去儘是獲獎與頭銜。在「商業精神」泛濫的今天,她依舊堅守並高揚起甘於吃虧的「工業精神」的大旗,不打價格戰、概念戰,老老實實做產品,踏踏實實做服務。從某種意義上講,董明珠的當選代表著中國製造在經歷了初步的裝配製造階段之後開始向高端製造挺進的進化路徑。

正如頒獎辭所說的那樣,「10年磨一劍,她永不妥協,專註如一,用『中國製造』創造世界紀錄。她讓全球為東方明珠喝彩:好產品,中國造」。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