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郭台銘:速度制勝 不留後路,兵貴神速

郭台銘一再強調,競爭的環境是最重要的。對於年輕的創業者,郭台銘的建議是,家長不能在事業上幫孩子,不見得是壞事。正是因為有不給自己留後路的態度,才使得郭台銘的富士康一路快速發展永不止步。

也因為沒有後路,讓郭台銘必須更早地比別人開始思考,更早地對富士康的未來布局,更早帶領幹部展開行動,將速度看做企業的生命。

所有的策略一定要有完整的配套。對富士康來說,要建立最強的製造基地,打造長久生存能力,這個最重要的配套,就是進軍大陸。在大陸建廠的時候,郭台銘更是將他的速度奇蹟發揮得淋漓盡致。

只要是製造業,就無法不思考人力及土地的成本問題。郭台銘很早就想到了製造業的本質、企業的發展,其實是對土地、人才、信息和資金的利用。1988年,富士康成立14年後,已是略有基礎、營業額突破10億台幣的企業,這一年鴻海的深圳廠開幕,正式進軍大陸,為「第二個十五年」開始打下基礎。

大陸在1979年進入改革開放的階段,但是1980年代只有少數台商前往大陸探路。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整個經濟開放才日趨積極,真正開始吸引外來投資。也是在1990年代初期,台灣才真正開始加快投資大陸的步伐。最有名的公司包括寶成集團、台達電集團及富士康等代工大廠。

在1990年代初期,台灣基本工資已超過每月台幣一萬元,而大陸的普通工人則是每月五百元人民幣,約合二千二百元台幣,兩者相差約五倍。更重要的是,在台灣有錢也請不到人。反觀大陸工廠的門外,隨時可見外鄉人排隊等待工作空缺,而且這些人年輕、手巧、目明。替耐克、阿迪達斯等知名品牌代工的寶成集團,就因為考慮到人力成本,所以比高科技公司早一步到大陸、越南等地設廠。

在台灣,另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是企業成長擴張面臨的土地需求。

1980年代及1990年代經濟起飛,台灣土地價格節節上揚。反觀大陸土地資源豐富,潛力巨大,企業投資大有可為。各地方政府為積極招商,除了提供服務,為廠商鋪路整地外,優惠政策還從「二免三減半」放寬至「五免五減半」,也就是前五年不用交稅,後五年的稅收只要一半,而且如果廠商繼續投資,還可以繼續享受優惠。

大陸提供了這樣一個舞台,正好讓郭台銘盡情發揮執行力。鄧小平南巡之後,郭台銘在1993年加速布局,一開始以深圳作為灘頭堡,主要是因為這裡進出口方便,還有來自湖南、四川各省的豐沛人力。

為富士康設計第一批廠房的設計師說,他還記得郭台銘振臂一揮說,看得見的土地他全要了。郭台銘不僅有這樣的氣魄,還有更快的速度。富士康是一邊建廠,一邊開始趕工生產出貨的。

說到邊建廠邊出貨,富士康人都會講到當年PCE事業處成立時的情景。因為與美國一家電腦公司簽訂了供貨訂單,才臨時成立了這個事業處。這項業務製造需要大量的廠房和土地,也需要大量的員工,廠址自然選在大陸。

接到訂單之後,有關人員去美國進行產品研發的接洽工作,也有人員在台北進行關鍵元器件的採購,準備產品研發,另一部分人員則來到深圳,勘察土地,為PCE選定製造中心用地。從土地勘察到確定下來,工作進行得非常迅速,所有手續在兩個月內完成,之後龍華科技工業園就破土動工了。

廠房日夜趕工,基本框架建成後,設備就已被安裝調試好,隨即員工上線,開始生產。這時,廠區內除了這棟廠房,就是工地,其他什麼設施都沒有。新廠建設兩個月後,第一批產品就已經從生產線上下來,裝箱上船運往美國了。

訂單大量湧來,一兩棟廠房根本滿足不了訂單需要。所幸,可以到別的地方租廠房,安上臨時生產線,進行加班趕貨。無論採取什麼辦法,都不能耽誤交貨時間。

當年富士康的烤漆廠廠長李清墩回憶說,他剛剛被招聘到富士康就來到深圳龍華。當時條件很艱苦,連吃飯都成問題,沒有做飯和吃飯的地方。飯是在外面做好,用車拉到工地上的,大家都蹲在工地上吃飯。大家日夜趕裝機器,又缺少必要的工具,只能靠人抬肩扛,累得半死。從李清墩的回憶中我們可以想像到當年的辛苦程度,也可以體會到當年富士康建廠的飛快速度。

李清墩說,郭台銘第一次來工地是催工期的。看到了工人的安裝進度,郭台銘說對工人有80%的信心。他第二次來的時候,機器已經安裝好了。郭台銘說,只要李清墩保證三天後能生產出產品,他就回台灣幫李清墩開車。10多年過去了,每每講到當年的新廠建造歷史,李清墩都歷歷在目,他無比激動,彷彿在訴說昨天的事情。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富士康擁有了自己的一支營建隊伍——富士康科技集團營建事業處,每年都在各地不停地為富士康建造廠房。10多年過去了,富士康在深圳、北京、杭州、山東、山西等地建起了一棟棟廠房,一片片工業園區。用自己公司的營建隊伍搞建設,是因為對自己公司情況了解,不僅質量可靠,還能節省材料和資金,最關鍵的是能保證建設和生產之間的協調,提高建廠和出貨的速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