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嘉誠:經商是一門制衡的藝術 沒有絕對的競爭,也沒有絕對的合作——敵與友的平衡

人類的發展充滿戰爭與和平的輪換軌跡,這也是自然界競爭法則的一個縮影。商場如戰場,雖然沒有硝煙卻危機四伏。企業要發展壯大,商人要追求利潤,競爭自然不可避免。如何在競爭中獲得機會,在發展中獲得支持。在這方面,具有現代經營理念的李嘉誠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利用收購九龍倉與滙豐銀行合作,不遺餘力重建華人行的佳話傳遍香港。

李嘉誠為了獲得更多的資金,除招股集資之外,他還努力博得銀行的支持。他的格言是:盡量用別人的錢賺錢。為了用別人的錢賺錢,他想辦法攀結滙豐銀行。香港經濟界人士常說:「誰攀上了滙豐銀行,誰就攀上了財神爺;誰攀上了滙豐大班(大班是指香港大機構的主席、董事總經理或行政總裁),誰就攀上了滙豐銀行。」說起滙豐,港人無人不曉,所有的港幣全是滙豐銀行發行的。滙豐一直奉行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離,管理權一直操縱在英籍董事長手中。當時的滙豐集團董事局常務副主席為沈弼。李嘉誠尋求與滙豐合作發展華人行大廈,正是與沈弼接洽的,兩人還由此建立了友誼。

一個多世紀來,經滙豐扶植成為殷商巨富的人,不計其數。20世紀60年代起,剛入航運界不久的包玉剛,靠滙豐銀行提供的無限額貸款,成為著稱於世的一代船王;李嘉誠取得滙豐銀行的信任,建立了合作關係,未來極有可能在滙豐的鼎力資助下,成為香港地王。此後的1978年,李嘉誠的事業再攀高峰,與滙豐銀行聯手合作,重建位於中區黃金地段的華人行一事,也與滙豐的淵源分不開。

李嘉誠與滙豐合作發展舊華人行地盤,業界莫不驚奇於李嘉誠「高超的外交手腕」。其實,熟悉李嘉誠的人都知道,他言行較為拘謹,絕不像一位談鋒犀利、能言善道的外交家,亦不像那種巧舌如簧、精明善變的商場老手,他像一位從書齋里走出來的中年學者。李嘉誠靠的是一貫奉行的誠實,以及多年建立的信譽,尤其是地鐵車站上蓋發展權一役,使他名聲大振,信譽猛增。這些便是他與滙豐合作的基礎。

地鐵車站上蓋發展權一役,雖然沒有給李嘉誠帶來多少利潤,但他在這場戰鬥中顯示出的大智大勇,以及由此帶來的聲名和信譽,令滙豐大班沈弼對這位地產「新人」格外關注,欣賞有加,並萌生了合作意向。除商場才幹令沈弼賞識外,李嘉誠曾經賣給沈弼一個不小的面子,這也是他攀上滙豐的原因之一。

早在1974年,滙豐銀行就購得華人行產權。因年代久遠,建築已十分陳舊;而且華人行位於高樓林立的中環銀行區,原來的華人行大樓已日益變成小矮人。1976年,滙豐開始拆卸舊華人行,清出地盤,用於發展新的出租物業。在地產高潮,位於黃金地段的物業,必寸樓寸金,加之華人行在華人中的巨大聲譽,華資地產商莫不想參與合作,分一杯羹。李嘉誠便是其中之一。正是長實中標獲取中區地鐵車站上蓋發展權,才使得「高高在上」的滙豐大班沈弼關注起地產「新人」來。他仔細研究了李嘉誠合作的意向材料,拍板確定長實為合作夥伴——此時,與李嘉誠中標地鐵上蓋不滿一個月。

另外一件事是在1978年,李嘉誠採取分散戶頭暗購的方式吸納九龍倉的股票,意欲控得九龍倉入主董事局。但不料九龍倉股被職業炒家炒高,九龍倉老闆不甘示弱,組織反收購。與此同時,船王包玉剛也加入到收購行列。一時間,強手角逐,硝煙四起。逼得九龍倉向滙豐銀行求救,於是滙豐大班沈弼親自出馬周旋,奉勸李嘉誠放棄收購九龍倉。李嘉誠考慮到日後長實的發展還期望獲得滙豐的支持,即使不從長計議,如果駁了滙豐的面子,滙豐必貸款支持恰和,收購九龍倉將會是一枕黃粱,於是趁機賣了一個人情給滙豐銀行大班,答應沈弼,鳴金收兵,不再收購。李嘉誠密會包玉剛,提出把手中的1000萬股九龍倉股票轉讓給他。李嘉誠退出了「龍虎鬥」,卻通過包玉剛取得與滙豐銀行合作的機會。在此番商戰中,李嘉誠一箭三雕,是最大的贏家。

可見有了以上兩條,才有了滙豐與李嘉誠的合作。長實與滙豐合組華豪有限公司,以最快的速度重建華人行綜合商業大廈,大廈面積達24萬平方英尺,樓高22層。外牆用不鏽鋼和隨天氣變換深淺顏色的玻璃構成。室內氣溫、燈光及防火設施等,全由電腦控制。內裝修豪華典雅,集民族風格與現代氣息於一體。整個工程耗資2.5億港元,寫字樓與商業鋪位全都租了出去。

1978年4月25日,華豪公司舉行隆重的華人行正式啟用典禮,在正3月23日,長實集團總部遷入皇后大道中29號新華人行大廈。長實正式立足大銀行、大公司林立的中環,地位更上一層樓。1979年9月25日,李嘉誠就收購和黃股份與滙豐銀行達成協議,以6.39億港元收購滙豐銀行持有的22.4%和黃股份。

曾有記者詢問他與地鐵公司、滙豐銀行合作成功的奧秘,李嘉誠表示:奧秘實在談不上,他認為重要的是首先得顧及對方的利益,不可為自己斤斤計較。對方無利,自己也就無利。要捨得讓利使對方得利,這樣,最終會為自己帶來較大的利益。他還說母親從小就教育他不要佔小便宜,否則就沒有朋友,他認為經商的道理也應該是這樣的。

李嘉誠是一個朋友眾多的商人,但他還是一個善於與朋友合作的商人,在怎樣與朋友一起做生意這方面,他有著一整套心得體會。實踐證明,沒有絕對的競爭,也沒有絕對的合作,因為二者是可以轉化的。採用讓利法則不僅實現了既得利益,還能夠招來更多的合作夥伴,使你的財源滾滾而來。競爭與合作的平衡統一是李嘉誠獲得成功的重要秘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