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嘉誠:經商是一門制衡的藝術 引子:經商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哲學

《孟子·公孫丑下》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臏兵法·月戰》有云:「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不管是古代的大聖人孟子,還是大軍事家孫臏,都十分強調天時、地利、人和。它是君王治理國家的根本,是軍事家制勝的法寶。治商如治國,商場即戰場,如今「天時、地利、人和」這六個字也是眾多經營者事業有成的秘訣。

所謂天時就是指機遇。機遇無處不在,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抓住它。1957年初的一天,李嘉誠閱讀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膠》雜誌,偶然看到一小段消息:義大利某公司利用塑膠原料製造塑膠花,全面傾銷歐美市場。這給了李嘉誠很大靈感,他敏銳地意識到,人們在物質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之後,必定在精神生活上有更高的追求。種植花卉等植物,不但需要每天澆水、除草,而且花期短,這與當時抓緊時間工作的生活節奏很不協調。如果大量生產塑膠花,則可以達到賺錢的目的,他預測塑膠花也會在香港流行。李嘉誠抓緊時機,親自帶人赴義大利的塑膠廠去「學藝」。後來事實證明,他的判斷和行為是正確的,他的長江塑膠廠也由默默無聞的小廠一下子蜚聲香港塑膠業界。

香港是亞太區乃至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地區貿易中心,擁有鄰近很多國家和地區不可替代的優越地位。這顆「東方之珠」從20世紀50年代起經濟開始復甦,一時間被稱為「冒險家的樂園」,「投機者的天堂」,「精明商人的世界」。李嘉誠當然十分珍惜每寸土地。他旗下產業橫跨地產、酒店、電訊、能源、基礎建設、港口、零售、生物技術等領域,事業跨越55個國家,他是華人歷史上橫跨最多產業、最多國家的企業家。在香港,李嘉誠的產業更是無處不在,凡是食物、香水、美容、服裝、藥品、傢具、計算機、日常用品等,全得經過這家公司。他充分利用香港的地理優勢,構建他的商業王國。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中國古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李嘉誠懂得,自己本事再大也需要別人配合。他能與任何人成為朋友,甚至是對手,這是非常難得的。1991年11月,新上任的財政司司長(主管財政的最高行政長官)麥高樂因宣布增加樓宇轉讓印花稅和限制內部認購比例與李嘉誠結怨,形勢愈演愈烈,雙方劍拔弩張,各不相讓。於是李嘉誠藉助招待來訪的加拿大卑詩省總督的機會,同時宴請李兆基、鄭裕彤、郭炳湘、郭鶴年、何鴻燊、羅嘉瑞等地產巨頭應邀作陪,以此與政府「對抗」。後經香港銀行公會主席浦偉士從中調停。地產商雖然馬上妥協,在第一時間聲明接受規定,並無意與銀行對立,但是日後的事實證明,李嘉誠等地產巨頭,只是做策略上的退讓。在這場與政府博弈的過程中,地產商能放棄小利糾葛聯合起來,無疑是李嘉誠的威信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李嘉誠說:「不敢說一定沒有命運,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面皆相背時,那肯定不會成功。若我們貿然去做,失敗時便埋怨命運,這是不對的。」他一輩子奮鬥不息、積極進取,善於把握機會,利用條件,和氣生財,天時地利人和在他身上可謂是完美的結合,他的經商智慧也充滿哲學的味道,而他制衡的經商藝術更是將以上三者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