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金殿大火 第九節

結束巡視返回京城後,永樂在第一時間看到方賓他們的聯名奏本。當得知四位大臣要自己罷廢北征之議,永樂先是意外,繼而臉色一變,對馬雲道:「把夏元吉他們叫來!」

一陣功夫過去,夏元吉、方賓、呂震、吳中四位大臣小心翼翼地走進了乾清宮御書房。進門時,四人心情都極其忐忑,不過待進入屋內,見永樂雖面色冷漠,但並無震怒之像,大家方才稍稍放輕鬆了些。

「爾等上此疏,是為何意?」待四人行完禮,永樂手持奏本在半空中揚了揚,沉聲發問。

四人的心不約而同地一緊。此事是方賓挑的頭,奏本也是由他起擬,此時永樂他問,他便首先答道:「陛下,眼下軍心不穩,馬匹短缺,貿然北征,臣等恐招致不測!」

方賓一說完,夏元吉也跟著言道:「這些年朝廷屢興大工,耗費錢糧無算,百姓連年受官府役使,早已疲憊不堪,亟待休整。攘外必先安內,現我大明隱患重重,不宜再興大兵!還請陛下明察!」

永樂臉上划過一絲猶豫。其實這次他出京巡查,也發現了諸多隱憂。方賓他們奏本里提到的那些麻煩,他也有所察覺。此時四位重臣直言勸諫,永樂聽了也覺得有些道理。再見方賓和夏元吉一臉懇切,他亦不免動容,甚至幾乎就要心軟。但很快,他想到另外一件事,神情立刻又堅毅起來,冷冷一笑道:「既然如此,那當初廷議時爾等怎不加反對?現在北征籌備過半,爾等再來說什麼難處,這又是為何?」

永樂問罷,吳中和呂震倒也罷了,夏元吉和方賓卻都是臉一紅。其實當初廷議時,他們便心有猶疑,只是一來他二人一向都支持開拓國策,二來永樂近來脾氣暴躁許多,廷議時的態度又十分堅決,他們都有些畏不敢言;三來則是他們當時也的確預料不足,直到開始著手籌備北征,朝廷的軟肋逐漸浮出水面,兩位當家的尚書這才發現,困難比自己想像的要多得多。沉默半晌,夏元吉拱手道:「臣等當初未能明察,確有疏忽;但現既已明了,自當補救!」

「補救?」永樂不屑一笑,語帶譏諷道,「朕看爾等是怕到時候完不成差事,被朕怪罪,所以才想著讓朕罷了北征之意,如此一來,爾等也好逃過一劫!」

「皇上何出此言!」永樂的話讓夏元吉感覺受到了侮辱,當即大聲道,「呂大人執掌禮部,吳大人為左都御史,他們與北征軍事並無直接關係。就算臣與方本兵是為了一己之利,難道他二位也是為了頭上這頂烏紗帽么?」

「這……」永樂一時語塞,半晌方不耐煩地大手一揮,道,「行了,此事朕自有決斷!爾等不必多言!」

方賓膽小,見永樂語中已帶著不悅,他頓時萌生退意。不過夏元吉卻不然。剛才永樂的話,讓他心裡很有些惱火,而且永樂所謂的「自有決斷」,明顯是在敷衍,夏元吉覺得有必要再爭一下,遂仍鼓起勇氣道:「敢問陛下,這自有決斷,是否是指就此罷兵?」

夏元吉的不依不饒,讓永樂很有些意外。他瞪著這位大司空,半晌方沉著臉道:「誰與爾說要罷兵了?韃子豺狼之性,欲寇我中華,朕身為天子,自當出兵討伐!」

夏元吉苦口婆心地道:「可現在朝廷難處太多。不說別的,僅這糧餉,便難以籌齊。糧餉短缺,又如何北征?」

「那是爾之事!」眼見夏元吉喋喋不休,永樂終於不耐煩了,當即喝道,「朝廷御虜這樣的大事,爾卻籌不齊糧餉,既如此,朕要爾這戶部尚書有何用?」

永樂這話已經十分嚴厲了,一旁的方賓幾個聽著,都驚然變色,夏元吉更是心驚肉跳,但想到如果就這麼退下,那勸永樂罷兵一事就徹底泡湯,如此一番心血白費不說,自己接下來還得籌那剩下的一半糧餉——而這是無論如何也籌不齊的!念及於此,夏元吉橫下心,道:「臣是籌不齊糧餉,但此並非臣不盡心,而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朝廷連興大工,戶部的家底早就空了!這些陛下不是不知道!臣沒有點石成金的本領,如何找得那麼多糧餉來?」

永樂眉頭一皺,道:「照爾此言,朝廷是當真沒法打這場仗了?」

「確實如此!」

「那爾說,朕該怎麼做?坐視韃子南侵中原?」

「韃子眼下畢竟沒有南侵。且就在陛下巡邊期間,開平傳來消息,言韃子得知陛下欲再征漠北,已聞風遁去!」

「今日去、明日仍可復來,韃子既生覬覦之心,朝廷豈能高枕無憂?」

「將來事,將來應對不晚。」夏元吉聽永樂的話,覺得他已有鬆動之意,心中暗喜,道,「這些年朝廷役使百姓太過,天下已是疲憊不堪,眼下當務之急,是休養生息,以固國本!」

永樂本坐在椅子上靜聽,但到夏元吉把「休養生息,以固國本」這句說出,永樂眼角頓時猛地一跳,當即提高聲調厲聲道:「爾之意,是說朕這些年是濫用民力,貪圖冒進?」

夏元吉嚇了一跳,立刻意識到永樂理解有誤,以為自己是要否定開拓國策。三殿大火後,三位言官趁機上書,對開拓國策大加鞭笞,引得朝野震動。雖然最後此事被永樂不動聲色地平息下去,但夏元吉卻知道,皇上私下裡是大光其火,連太子高熾都險些受池魚之殃。開拓國策是永樂畢生功業的根本,他絕不會允許別人推翻,哪怕詆毀都不行!尤其是現在言官之事剛過未久,在這個當口,要是自己的話被永樂理解為詆毀國策,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思及於此,夏元吉趕緊解釋道:「臣絕無此意!皇上開拓振興,締造煌煌盛世,功業震古爍今!只是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凡事皆需張弛有度,否則無以致遠。這些年朝廷大舉太多,雖成效顯著,但亦內力大損;若長此以往,必將後繼乏力。秦漢之衰敗,皆因於此。故臣之意僅是暫緩,待重新蓄力後,再發力不遲!」

聽了夏元吉的解釋,永樂這才顏色稍緩了些,但仍固執地道:「爾之言也不無道理,但韃子不比等閑,縱朝廷有疾,仍需全力伐之,否則待其南侵,禍患必比今日更甚。」

夏元吉苦口婆心說了半天,本以為永樂能採納己見,誰知這位老皇帝雖也不能說沒聽進去,但到頭來卻仍是堅持己見。對此夏元吉是既不解又失望,遂爭辯道:「眼下韃靼並未南侵。就算過幾年韃子南侵,但那時大明國力已得恢複,損失大些也能承受得起。但以現在形勢,此時北征,大明有可能會傷筋動骨啊!」

「過幾年?」永樂咕噥一聲,欲說些什麼,但又咽了回去。只冷冷一擺手道:「此僅為爾一己推測而已!國家大事,豈能以臆測為據?」

道理已經說得明明白白,永樂也不反對,可他就是不採納自己的諫言!這樣的結果讓夏元吉大失所望!他實在不明白,這位曾經無比英明睿智的皇上,怎麼成了現在這般頑固不化的模樣!這時,永樂又深吸口氣,道:「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北征勢在必行,爾等不必再勸!」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夏元吉失望已極,內心深處的那份名士意氣終於遏制不住,當即頭一昂道:「現國力已有不支之虞!倘再不收斂,縱有萬千宏圖亦只能是鏡花水月!」說到這裡,夏元吉一提袍腳,跪到地上,雙手一拱,冷冷道:「陛下堅持北征,臣無力阻攔。但這糧餉臣籌集不到!請陛下罷臣之職,另請高明!」

「啊……」夏元吉一言既出,一直默默聆聽爭論的方賓、呂震、吳中三個都驚得張大了嘴巴。他們萬萬沒料到,夏元吉會做出這個決定!

永樂也瞪大了眼睛。他不可思議地望著夏元吉許久,眼中先是流出驚愕,繼而失望,到最後已成憤慨。半晌,永樂才猛地伸出手,指著夏元吉的額頭,咬牙切齒地獰笑道:「好爾個夏元吉,爾以為沒了爾,朕就沒人可用了嗎?」

「臣不敢有此念!」夏元吉面不改色地道,「只是臣不願見到百姓生靈塗炭,不願見到永樂盛世被陛下親手斷送!」

「混賬東西!」永樂終於爆發了!他一把抓起御案上的奏本,對準夏元吉的腦袋狠狠砸去,邊砸邊憤怒地咆哮道:「朕之行事,豈容爾指手畫腳?爾不願當官,就給朕滾回老家種地!」說完,他尤嫌不解恨,當即「呸」地一聲,朝地上狠狠吐了口濃痰,恨恨罵道:「殺不盡的建文奸臣!」

奏本的折角正擊中夏元吉的額頭,一股鮮血順著夏元吉的臉頰汩汩流下,顯得十分恐怖。夏元吉早已悲憤難當,再當從永樂口中聽到「殺不盡的建文奸臣」一句,他更是全身冰涼:他夏元吉辛辛苦苦二十年,為永樂盛世披肝瀝膽,嘔心瀝血,可到頭來,在皇上內心深處,自己仍是個背棄舊主,貪生怕死的「貳臣」!一時間,悵然、羞愧、悔恨、憤慨,各種苦辣滋味一起湧上心頭,夏元吉心如死灰。他抬起頭,望著永樂那張熟悉而又陌生的臉,半晌方冷冷一笑,道:「皇上好大喜功,秦、隋覆轍,恐又將見於我大明矣!」

永樂的臉一下變成了醬紫色。他指著夏元吉,嘴唇哆哆嗦嗦了老半天,方憤怒地一揮手臂,大聲叫道:「來人!把這無君無父的王八給朕下人詔獄!命狗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