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禍起蕭牆 第八節

夜色朦朧,南京至蘇州的官道上,史復正倉皇失措地奔走著。就在兩日前,永樂車駕進京,漢王被押入宮中軟禁,苦心經營多年的漢藩至此徹底崩潰。

大廈已傾,逃亡自成了史復的唯一出路。好在史復雖實際上是漢藩謀主,但卻是以布衣入幕,並未接受任何漢府官職;加之他平常深居簡出,除了漢王的少數心腹外,外人大都以為他不過是個普通清客,對他漢府中的真實地位不甚了了。也正因為如此,方使他得以避開王府周圍星羅密布的朝廷密探,搶在永樂下旨查抄煦園之前逃了出來。現在的他,猶如喪家之犬,前途一片茫然。但不管怎麼說,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趕緊逃出南京。

為謹慎起見,史複選擇晝伏夜出,兩日跋涉下來,他已行至丹陽境內,再往東過常州,就是蘇州府了。史復的目的地是蘇州府轄境的吳縣,準備在那避上一陣,待風頭過去,再圖謀後舉。

忽然,官道後方上傳來一陣馬蹄聲。史復立刻警覺起來:此時已近三更,按道理不會有旅人趕路,這些人十有八九是朝廷的官差。念及於此,史復立刻下了官道,在一塊大石頭後面躲了起來。

過了一會,馬隊賓士而過,中間史復曾小心地探出腦袋,想看清楚騎手們的服飾,以辨明其身份。無奈月色昏暗,除了一片黑影,其餘什麼也看不清。史復索性也不管了,他從腰間的葫蘆樽,往肚子里灌了兩口酒,讓身子暖和些,然後又將身上裘衣緊了緊,準備歇息一陣,等馬隊走遠了,再起身趕路。

史復已經連續走了兩個多時辰,此刻一停下來,頓覺全身上下疲憊不堪,加上烈酒下肚,醉意泛起,更讓他睏倦難耐,竟就不知不覺地打起盹兒來。就這麼睡了不知多久,忽然史復覺得屁股一疼,似有人在踢自己,待他睜開眼睛一瞧,不禁大驚失色,在他周圍,幾個舉著火把的黑衣人,正一臉冷漠地望著自己!

「你們……」史復正要出聲,領頭的黑衣人便揚起右手,對準他的後頸一掌猛擊下去,史復頓時頭暈目眩,直接暈倒在地……

待史復醒來時,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冰冷的洞窟之中,洞外山風呼呼作響,洞口處站著四個手舉火炬的黑衣人,見他醒來,其中一人隨即離去,轉眼功夫,一個身材瘦小的青年緩緩走進洞中。

借著火炬發出的昏暗亮光,史復看清了來人的臉,大驚之下頓時失聲喊道:「趙王!」

「史先生受驚了!」朱高燧微微一笑,隨即朝身旁的侍衛使了個眼色,侍衛上前,將綁史復手上的繩子解開,又拿過一個蒲團,讓他坐在上面,高燧自己也找了個乾淨的地方坐了,再命人在洞內升起一團篝火,方屏退隨從,一臉和藹地笑道:「想與先生一敘,但恐遭拒,無奈之下,唯有出此下策。得罪之處,還請先生海涵!」

史復已從最初的震驚當中恢複過來。聽了高燧的話,他臉上神色幾變,最後冷冷一笑道:「趙王來找在下,怕不僅是說幾句話這麼簡單吧!」

「當然!」高燧哈哈一笑,旋又斂了笑聲,道,「其實本王此來,是想知道先生往後將何去何從?」

「何去何從?」史復嘿嘿一聲,道,「在下不過一漢府清客。今主公蒙難,吾衣食無著,唯飄落江湖,四海為家,哪談得上什麼去從?」

「先生太客氣了!」高燧搖搖頭道,「先生在二哥那裡的地位,豈是一個清客那麼簡單?」

「吾一布衣白丁,不是清客又是什麼?」

高燧起身,從腰間的扇袋中掏出摺扇,拿於手中輕輕拍打道:「本王別的好處沒有,但唯有一點,對下人一直不錯。對我趙府下人如是,對宮中、甚至其他王府的下人亦如是。現二哥已蒙難,吾亦不再遮掩,就漢府後院之中,也有好些要緊的內官都人是受過本王恩惠,對本王感恩戴德的!所以先生的能耐,別人不知,本王卻略知一二。」

史復心中一凜。他知道這位趙王一向和宮中內官打得火熱,像黃儼、江保這些永樂的貼身心腹,暗地裡都和他往來甚頻。往往一些漢府百般打聽而不可得的宮中機密,高燧卻能輕鬆知曉。這一點曾讓高煦十分眼紅。既然高燧連御前太監都能籠絡,那把眼線安插到漢王身邊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想到這裡,史復冷冷一笑道:「殿下真是費心了!不過現在漢藩已經是惡貫滿盈,王爺就是逮我回去,也不過屎盆子里多澆一泡尿而已。王爺想痛打落水狗,以此向皇帝邀功請賞,恐怕在下還不夠份量!」

「哈哈哈哈……」高燧哈哈大笑,大搖其頭道,「先生誤會了!首先,父皇已免了二哥的死罪,現在他依舊是漢王,只不過被奪去護衛,貶居樂安,從此奪嫡無望而已。其次,本王此來,不僅不是要借先生的頭顱去賺什麼賞錢!反而是希望能與先生聯手,救二哥於危難!」

「救漢王?」史復有些意外,「漢王現在已是冢中枯骨,如何救得?」

高燧一臉沉重道:「本王一向與二哥同氣連枝,豈忍見其從此淪落?眼下形勢,若父皇和大哥他們在,二哥自無出頭之日,可若有朝一日本王能入繼大統,自當讓他重出樊籬!先生乃當世高人,侍候二哥期間,奇謀迭出,幾次險置大哥於死地,這裡間經過,本王都瞧在眼裡。若能得先生相助,此事勝算大增!」

「哈哈哈哈……」待高燧說完,史復放聲大笑,一臉不屑道,「原來殿下懷的是和漢王同樣的心思!」

高燧嘿嘿一笑,也不否認,只道:「若二哥在,本王自無此想法。可現在二哥既敗,我又一向與大哥不睦,有朝一日他登基為帝,本王也多半沒有好下場!所以此舉亦是被逼上梁山,不得不為!」

史複眼珠幾轉,噗嗤一笑道:「王爺未免太惺惺作態了吧?照我看來,您哪是不得不為,而是蓄謀已久!」

高燧拍打摺扇的手猛地止住:「先生此言何意?」

史復扭動著被繩子縛得有些發酸的手腕,漫不經心地道:「其實王爺本是想效法唐高宗。只不過現在形勢驟變,唐高宗是當不成了,所以只能學他老子李世民,要跳上檯面兒親自操刀了!」說到這裡,史復話鋒一轉,道:「其實殿下想當皇帝,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您既要招在下相助,那就應當坦誠相待。以虛言相欺,恐非招賢納士之道!」

大唐貞觀年間,魏王李泰蓄謀奪儲,與太子李承乾明爭暗鬥,結果雙雙被廢,反倒是本無奪儲之望的嫡三子晉王李治漁翁得利,被唐太宗立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唐高宗。聽史復將自己比作李治,高燧的臉色微微有些發白,不過仍笑道:「先生錯了!本王從沒想過效法唐高宗!」

「殿下是沒想過做唐高宗!」史復咯咯一笑,道,「因為您比唐高宗要狠得多!李治當太子,是事出偶然,其本人亦未料到有這等好事!但殿下您可是早就拿定主意要漁翁得利,並為此嘔心瀝血了!」

高煦臉色有些發灰,沉聲道:「此話怎講?」

「兩件事!」史復伸出兩根手指頭,道,「第一,永樂八年,皇上出征漠北,漢王亦隨駕從征。正當戰事關鍵之時,大清河突然決堤,二十萬石江南大米被阻東平,險些使漠北大營斷糧。彼時山東風調雨順,緣何如此?唯有一種可能,便是有人故意決堤,欲從中謀利!漠北大營一旦斷糧,皇上與漢王就有性命之憂!而內地運糧乃太子職守,若因此陷了陛下和五十萬大軍,那他也是百死莫贖。既然皇上、漢王身死、太子因罪無顏繼位,那接下來能當皇帝的就只有您和東宮的一眾皇孫。可彼時皇孫皆年幼,漠北大營覆沒後,大明危在旦夕,此時再選立新主,當然是國賴長君。如此一來,您趙王就可以順理成章入繼大統了!」

高燧臉上卻一絲血色也無,強笑道:「先生戲看得太多了吧!這種沒影的事您也編得出來!」

「不錯,後來漠北大營轉危為安,故此間種種並未發生,只能算在下一己推測!不過……」史復頓了一頓,道,「其後發生之事,也將這主謀指向殿下。當時形勢,由於丘福兵敗,我漢藩勢力大衰,幾失奪儲之望,東宮地位亦似堅不可摧。而大清河的決堤,卻恰好給了東宮一記重創!從漠北歸來後,皇上嚴懲東宮官屬,對太子也嚴加訓斥,如此一來,東宮和漢藩又回到同一水平上。此等局面,漢王自是受益匪淺。但他身在漠北,絕無可能做決堤這等自掘墳墓之事!排除了漢王,就只有趙王您嫌疑最大了!因為只有維持兩位皇兄相爭的局面,您才有可能渾水摸魚。一旦東宮地位牢固,那漢王固然夢碎,您利用鷸蚌相爭而漁翁得利的想法,也只有付諸東流了!」最後,史復深吸口氣道:「殿下一計雙鋒,無論哪種局面,您都穩賺,這份謀劃,在下佩服之至!」

篝火熊熊燃燒,散發出陣陣熱浪,可高燧的臉色卻寒如冰霜,半晌方冷冷道:「一派胡言!」

史復淡淡一笑,也不辯駁,只又伸出第二個手指頭道:「其二,永樂九年,皇上欲立長孫為皇太孫,一旦定議,則東宮從此再無失位之憂。而值此關鍵之際,皇長孫卻在山東遭遇匪寇劫殺,性命幾不保!在下身在漢幕,深知此事絕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