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禍起蕭牆 第七節

一片凄風苦雨中,永樂的車駕渡過長江,回到了南京。進城後,永樂照例遣官告祭天地、宗廟、社稷、孝陵及京都祀典諸神。諸般禮儀過後,永樂即傳旨,命太子朱高熾、太孫朱瞻基、趙王朱高燧以及內閣閣臣,三法司、宗人府堂官前往武英殿。接旨後,王公大臣們不敢耽擱,陸續進入殿中。待眾人到齊,永樂仍遲遲未至。要在以往,這段時間大伙兒少不了寒暄一番,但此時,自太子高熾以下,所有人都陰沉著臉,只默默地按序站好,一句話也不敢多說。大殿里死一般的寂靜。

「皇上駕到!」不知過了許久,隨著馬雲一聲尖利的叫聲,永樂的身影出現在殿中。眾人趕緊跪地,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都起來!」永樂的聲音冰涼陰冷,眾人聽在耳里,心中都是一沉,趕緊起身站好。待眾人站定,永樂嘴角微微一抽搐,對馬雲道:「把朱橞帶上來!」

「宣谷王上殿!」馬雲高叫一聲,不一會,谷王朱橞便在兩名侍衛的「保護」下走進殿中。

就在幾個月前,三十八歲的谷王朱橞還憤憤於皇兄永樂虧待他這個當初親手打開金川門,一舉鼎定靖難勝局的大功親王。在從高煦那裡得到統領湖廣衛所、入朝輔政的承諾後,他上躥下跳地集結兵馬、聯絡舊部,準備在長沙城裡大幹一場。可就在朱橞摩拳擦掌,準備「起兵勤王」之際,英國公張輔神不知鬼不覺地率著三萬大軍進入長沙,將正興奮得不知所以的谷王朱橞「護送」到了南京。此時,這位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九個兒子,已完全沒有了天潢貴胄的從容氣度,就像一片飄零的落葉,在永樂凌厲目光的逼視下瑟瑟發抖。進入殿中,朱橞「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帶著哭腔道:「臣弟有罪!請皇兄開恩!」

見朱橞一副痛哭流涕樣兒,永樂眼角划過一絲輕蔑,但仍盡量平和地說道:「十九弟起來說話!」

朱橞仍跪地不起,不停地抽泣著。

「起來!」永樂一聲大喝,將殿內眾人都嚇了一大跳。緊接著,永樂又道:「爾乃大明親王,太祖之子,豈能如此?爾不要臉!大明還要臉,先帝還要臉,朕這個皇兄還要臉!」

朱橞渾身一震,這才不敢再跪著,小心翼翼地從地上爬了起來,但仍弓著腰,不敢正視永樂的臉。

看著曾經不可一世的親王弟弟,如今竟成這般模樣,永樂憤怒之餘又充滿鄙夷。他深吸口氣,緩緩道:「說吧!爾做的那些勾當,一五一十都說出來!」

「臣弟罪該萬死!」朱橞嚎了一句,繼而將他與高煦勾結,準備起兵謀反的前後經過一併道來。這其間有些事在場君臣已經知曉,有些則未知其詳。當說到高煦欲傳檄諸王,合逼永樂退位一節時,永樂眼中瞬間燃起熊熊烈火。待谷王說完,殿內其他人早已汗如雨下,尤其是高熾得知高煦苦心積慮,欲放倭寇進宮殺害自己,更是驚得呆若木雞!

「好一個春秋大夢!」聽完朱橞陳述,永樂不但不怒,反而放聲大笑,只是這笑聲中充滿了憤怒、不屑、悲愴還有凄涼,種種感覺交織在一起,顯得甚是陰森恐怖,殿內眾人不約而同地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終於,永樂止住了笑。他又望了朱橞一眼,鼻孔里噴出一股粗氣,大手一揮道:「帶下去,送往宗人府看押!」

兩個侍衛上前,將失魂落魄的朱橞押了下去。永樂重新坐下,平復了下情緒,才冷冷道:「下一個!」

馬雲小心地瞅了永樂一眼,又高聲道:「宣漢王上殿!」

漢王朱高煦進入殿中。他的待遇比朱橞要好些,「護送」他的不是佩著刀的侍衛,而是狗兒和尹慶兩個內官。走到殿中後,高煦也不哭不嚎,只面無表情地跪到地上,輕聲說了句:「兒臣叩見父皇!」,說完磕了三個響頭,隨後就一聲也不吭了。

永樂也沒有吭聲。他一雙眸子死死盯著地上這個自己曾經無比寵愛的兒子,雙腿不停地顫抖著,牙關發出咯咯的響聲。熟悉永樂的人都知道,這是他憤怒已極的表現。就這麼瞪了許久,永樂忽然起身,直衝下小丹墀,奔到高煦面前。就在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之際,他已抬起右腳,狠狠地將高煦踹倒在地!

「啊!」殿內眾人不約而同地發出一聲驚呼。而這還不算完,緊接著,永樂一把拽下腰間的金玉琥珀透犀束帶,對準高煦的頭便狠狠地抽了下去!

「逆子……」永樂的怒罵聲在大殿上空迴響。只見這位皇帝再也沒有了一貫的威儀,此時的他,就像一頭被激怒的公牛,發瘋似的將束帶狠狠砸在高煦身上。永樂一邊打,一邊罵,各種粗俗不堪的髒話,被大明天子憤怒的罵出,中間還夾雜著些許哭腔。不一會兒,高煦頭上的烏紗冠便被打落,額頭上的鮮血也汩汩流出,將地上的金磚染得通紅。

殿內眾人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的一切。這裡的人,除了趙王高燧,都與漢王有著各種各樣的過節,見得皇帝如此,他們震驚之餘,心中也覺解氣,竟無人上前勸阻。高燧與高煦關係不錯,此時倒有心相勸,但見父皇這等模樣,他猶豫再三,也終究沒敢邁出步伐。

抽了好一陣,永樂終於累了,他將手中束帶猛擲於地,任憑身上常服散落著,步履蹣跚地回到龍椅上坐下。眾人小心翼翼地放眼望去,只見這位素來剛毅威嚴的帝王,此時已是老淚縱橫!

又過了一會,永樂的臉色總算正常了些,刑部尚書吳中才戰戰兢兢地出班,道:「敢問陛下,是否要問漢王話?」

「問話?」永樂望了望滿身血污跪在地上,卻仍一聲不吭的高煦,猙獰地笑道:「朱橞那廝都全招了!他還想抵賴不成?」頓了頓,永樂又大聲道,「把這個王八羔子拖出去,押到……押到柔儀殿關起來!」

「柔儀殿?」眾人皆是一愕。柔儀殿是皇后接受命婦朝賀之所。徐皇后駕崩後,永樂未立新後,這座殿也就一直空著,後來永樂命人在殿中掛上徐後的畫像,偶爾去看上一看。將高煦關進這樣一座宮殿,大家一時都不明其意。

「讓他對著他母后的遺像好好懺悔!」接下來的一句話,讓大家明白了永樂的心意。狗兒和尹慶答應一聲,隨即走到高煦身後,正猶豫著到底是要將這位王爺「扶」還是「提」起來時,高煦已經自己站起。他陰沉著臉看了永樂一眼,又掃了殿內眾人一圈,旋轉過身,伸出雙臂,將狗兒和尹慶雙雙推開,竟自昂首去了!

「混……」見高煦如此做派,永樂氣得又站了起來,指著高煦的背影就要怒罵。但話一出口,他似想到什麼,頓了半晌,卻又頹然地垂下了胳膊。待高煦的身影從殿外消失,永樂臉色幾變,最終只發出一聲凄涼的嘆息。半晌,永樂對殿內眾臣道:「著爾等議漢、谷二王罪過!議好後明日奏來!」說完,他也不等眾人回話,直接下了丹墀,領著馬雲出殿而去。

殿內眾人面面相覷。過了好久,太子高熾方乾笑一聲道:「既然父皇要咱們議罪,那諸位就各抒己見吧!」

所有人都將目光瞄準了高燧。高燧一向和高煦要好,此次他又主動要求跟永樂一起返回南京,眾人皆認為他多少會偏向高煦。不料高燧沉默良久,只悵然一嘆,道:「此事實乃國事。吾不過一藩王,雖與二哥有親親之情,但於此節上頭,實不敢置喙。大哥是國之儲君,還是您拿主意吧!」說完,他也不待高熾答應,便只一拱手,黯然去了。

高燧的表態,讓大家多少有些意外。不過他的離去,倒讓一眾人等少了幾分忌諱。左都御使劉觀前年因田宗鼎、田琛之事,從刑部尚書的位置上被貶為胥吏。現雖起複,但這段經歷卻讓他刻骨銘心。從被鄭和緝拿的周宣口中,劉觀已知當日二田之遁,實乃高煦所為,這位大司空心中已將漢王恨到了死處。此時見眾人尚在斟酌,他便第一個出頭言道:「漢王構陷太子在先,加害陛下在後。此等罪過,天地難恕!微臣以為,唯有賜死一途!」

「不錯!」大理寺卿周舟亦道,「漢王為謀帝位,竟私通外藩,欲致北征王師於死地!僅此一條,便絕無可恕之理!」

「漢王不除,皇室難安!朝廷難安!天下難安!」金幼孜亦隨聲附和。

一時間,列位大臣紛紛表態,不約而同地認為當處死高煦。瞻基一直認定當年自己在山東遇刺是拜高煦所賜,雖然這次並未拿到證據,但他心中已對這位二叔充滿了厭惡。見眾人群情激憤,他亦有意附和,只礙著自己的侄兒身份,不便出言,便只看著父親高熾,靜候他的決斷。

高熾心中十分複雜。對高煦所做種種,他心中亦十分憤恨;聽了群臣鼓動,一時間亦生出置其於死地的念頭。不過真要由自己定下高煦死罪,他又有些猶豫。

高熾天性仁厚,往日雖也在暗中和高煦斗得你死我活,但那多是受其所迫不得不為,論其本心,倒並不想置高煦於死地。何況不管怎麼說,高煦也是他的親弟弟,真要一杯毒酒將他送入黃泉,史書之上,自己恐怕會落下個為保皇位鳩殺親弟的惡名,這絕不是他想要的。不過高熾心裡也清楚,自己這個弟弟已經是被皇位迷了心智,今日放他一馬,恐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