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外患內憂 第九節

就在御營與瓦剌搏殺之際,明軍的五軍主力也沿著永樂追擊的路線,向前方加速行軍。

朱瞻基望著逶迤徐行的大軍,心急如焚。這時,楊榮和方賓騎馬跑了過來,瞻基趕緊問方賓道:「方本兵,可否命將士們快些?」

「恐怕不行!」方賓無奈地搖搖頭道,「將士們剛剛殺了一陣,體力已經弱了不少!而且現在大家已經卸了甲,要走得快了,就算人扛得住,馱馬也跟不上!」

明軍的皮甲有十來斤重,鐵甲更是重達幾十斤,打仗時倒挺實用,但行軍時就只能脫下來,用從後方柳升大營中調來的馱馬載著。如果穿鎧甲行軍,時間長了將士們肯定不堪重負。明軍馱馬有限,一匹馬少說也要馱上兩百斤重的鎧甲,所以不能提速,拖累著明軍將士也只能緩行。

瞻基聽了愈發焦急。一個時辰已經過去,大軍才行進了不過十里出頭,這樣的速度無論如何也太慢了些,而瓦剌和永樂御營都是輕騎奔行。要是馬哈木跑得快的話,說不定御營追上他時已經走了大幾十里。那樣的話,五軍趕到戰場所需花費的時間就會更長。萬一五軍主力還沒趕到,御營已經招架不住……瞻基簡直不敢想像出現這種情況的後果!

「殿下……」就在瞻基心亂如麻之際,遠方奔來一名輕騎,待跑得近了,才看清是瞻基的大伴李謙。此時的他滿身血污,後背上還插著兩支箭矢!

瞻基臉上的血色瞬間被抽得乾乾淨淨。李謙是他派去打探御營動態的,現在卻變成這般模樣!由此看來,皇爺爺他……

李謙驅馬奔到瞻基跟前,一骨碌便從馬上栽了下來,瞻基趕緊下馬,將他扶起。李謙艱難地抬起頭,咬緊牙關吐出三個字:「九龍口……」說完頭便一偏,再無氣息。

「李大伴!李大伴!」瞻基叫了兩聲,見李謙毫無反應,方確信他已氣絕,只得又將他放到地面。這時,楊榮已急匆匆趕了過來,手上拿著一張地圖,顫聲道:「九龍口距此處尚有近四十里!」

瞻基心中一驚。四十里,以現在的行軍速度,要趕到還得花上三個時辰。就算加快速度,全軍抵達九龍口也是兩個時辰以後的事了。雖然李謙未報告戰局,但從其慘狀便知,皇爺爺那邊肯定遇上了大麻煩!念及於此,瞻基再也坐不住了,馬上叫來方賓,問道:「軍中騎兵尚有幾多?」

「回殿下,我軍騎兵共四萬,其中朱榮、劉江二部前鋒輕騎各一萬,現正追擊太平和把禿悖羅,剩下的兩萬鐵騎剛才陣亡近千,傷了三四千,已送回柳升大營安置,剩下的總共一萬五不到。加上殿下的親隨,大約一萬六七之數!」

瞻基心中一沉——現在五軍將士共約十五萬,鐵騎只佔一成,這已經十分少了。由於原先承諾前來會師的阿魯台的臨時失約,明軍必須防備這位一向反覆無常的草原梟雄心存不軌趁火打劫。所以這剩下的萬餘鐵騎絕不能抽離,否則萬一韃靼突然出現,僅靠步軍應戰,局面將十分被動。

「看來只有自己出馬了!」瞻基暗中下定決心,又問方賓道:「先前送回柳升營中的受傷鐵騎,他們的戰馬也送回去了么?」

「戰馬都在隊後,大約還有三千匹……」

「那好!」瞻基當機立斷道,「這三千匹馬,全部配給我的親隨備用。本宮親率他們先去救駕!」

「殿下不可!」方賓和楊榮大驚失色,齊聲大叫。楊榮又懇切地道:「陛下已經遇險,若太孫再陷不測,則我王師危矣、朝廷危矣!」

「楊學士言之有理!」方賓也勸道,「另遣一大將先往便可!殿下職守是督領五軍!」

「五軍由武安侯代領!」瞻基果斷地道。

「殿下需當慎重!」方賓和楊榮仍不答應。瞻基心急如火,索性端起太孫的架子,揚起馬鞭指著二人鼻子叱道:「爾等身為臣子,焉敢不奉令旨?莫非欺本宮年幼不成?」

見瞻基如此,楊榮和方賓知其意不可違,只得無奈答應。過了一會,方賓便將三千備用戰馬分撥到瞻基親隨手中。瞻基見準備就緒,遂又叫來楊榮道:「本宮先走一步,師傅與方本兵協助武安侯督領五軍,隨後趕來!」

「遵旨!」方賓無可奈何點了點頭,正還要囑咐瞻基幾句,這位小太孫已經一揮馬鞭,帶著自己的三千親兵向九龍口賓士而去……

瞻基趕到九龍口戰場時,永樂的御營親軍已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在瓦剌鐵騎的來回衝擊下,明軍的大陣已經被衝散,將士們只能又組成一個個小型錐形騎陣。但韃子畢竟兵力佔優,一旦明軍被分割開,再要周旋就艱難得多。此時的兩軍已經混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戰團,無論哪一方都無法輕易脫身。幸虧胡人以前都是輕騎作戰,穿上重甲後明顯身手不便,否則僅憑那兩千鐵甲重騎,殲滅陷入糾纏中的明軍輕騎就已是輕而易舉!

「換馬!」遠遠望見戰場後,瞻基立刻下達了旨意。親兵們得令,遂從已載著自己跑了三十來里的坐騎上下來,轉而翻身躍到備用的戰馬上。見眾人換馬結束,瞻基抽出佩劍,高叫道:「救出陛下,每人賞錢百貫,升一級!」

眾人聞言,血氣大漲,當即舉械高呼,跟隨瞻基一起衝進戰場!

瞻基的及時趕到,使戰局又生變化。三千親隨雖不算多,但都是武藝高強的青年健兒,而且全部身披重甲。他們的加入,使戰場上雙方實力重新回到平分秋色的狀態上來。

戰團中央,永樂眼見援軍趕到,也大大鬆了口氣。先前他幾次想突圍,但馬哈木將他圍得甚緊,加之御營騎陣被衝散,他身邊僅只有兩三百名親軍和狗兒等十來個內官,根本無力突破層層堵截。不過這時候形勢翻轉,兩軍勢均力敵,永樂立刻放棄了突圍的打算,轉而指著左前方不遠處的馬哈木大旗道:「纏住馬哈木!別讓他跑了!」說完,又帶著身邊侍衛,向周圍的瓦剌騎兵拚命殺去。

馬哈木也瞧出了形勢的變化。他知道,再想活捉永樂已經不可能了,眼下最要緊的,就是在明軍主力追來前趕緊撤退。不過剛才為了分割包圍永樂親軍,瓦剌騎兵也都被分散,這時變成自己無法全身而退了!

不過馬哈木沒有絲毫猶豫。他瞄了一眼身旁臉色灰白的答立巴,冷冷道:「大汗!咱們該走了!」隨即將周圍武士聚到一起,飛也似的向東方逃去。馬哈木一逃,正在和明軍廝殺的瓦剌將士們頓時陣腳大亂,那些外圍騎兵率先遁去,而陷入戰團中的則就沒那麼容易脫身了。除了少數幸運地逃出生天,大部分將士被明軍糾纏得無法脫身,最終被斃或投降。

血戰過後,戰場終於安靜了下來,御營將士早已累得脫力,瞻基親隨奔襲了三十餘里又立即投入戰鬥,此時也疲憊不堪,根本無力展開追擊。又過了一個時辰,直到夜幕降臨,鄭亨總算率著五軍主力趕到。不過這時,馬哈木已逃得無影無蹤。

在鄭亨的主持下,明軍開始打掃戰場。那些陣亡或投降的瓦剌重騎身上的鐵甲統統被剝了下來,集中到一起。在戰場旁,明軍臨時建起了營盤。在營地中央的天子御帳內,永樂與瞻基、狗兒以及楊榮、金幼孜、方賓、夏元吉等一干文臣聚在一起。燭光搖曳下,永樂手拿著一件繳獲的瓦剌鐵甲,臉上神經劇烈地抽搐著,眼中燃燒著熊熊火焰。

「陛下!」楊榮走到永樂面前,面色沉重地道,「這鐵甲來得蹊蹺!」

「會不會是當年丘福大軍所遺?」方賓在一旁小心地猜測道。當年丘福兵敗,十萬明軍葬身漠北,光鐵甲就失了上萬件。

「不可能!」永樂斷然否定,「丘福是敗在阿魯台手上。後來朕親征韃靼,阿魯台盡棄輜重逃命,那些鐵甲大半都被奪了回來,瓦剌如何得到?何況……」永樂從楊榮手中奪過鐵甲,指著甲上排列凌亂且凸凹不平的鱗片道:「這明顯不是工部所制!做工如此粗糙,十有八九是瓦剌自己造的!而且看上去甚新,想是剛制未久!」

「可瓦剌哪來的這麼多鐵?」方賓臉色有些發白。這裡的人馬鐵甲一齊有近三千具,而如果按伏擊御營的兩千鐵騎算的話,瓦剌的鐵甲最少也有四千具!鍛造四千具鐵甲,少說也要三十萬斤精鐵!在素不產鐵,且被明朝嚴厲封鎖了四十餘年的漠北來說,獲得這麼大批量的精鐵,簡直就是不可想像的!

「爾問朕,朕問誰?」永樂狠狠地瞪了方賓一眼。

「可阿魯台給朝廷的奏報中,為何沒提瓦剌訓練重騎之事?」楊榮皺著眉頭道。

永樂分析道:「或許是瓦剌與韃靼攻伐時未用重騎,亦或阿魯台有意隱瞞。他知道我大明軍力遠勝瓦剌,故有意替馬哈木隱瞞些實力,好讓他打咱們個措手不及,兩敗俱傷之下,韃靼正好坐收漁利!」解釋完,永樂突然心念一動,又面露疑惑道,「阿魯台狼子野心,瞞著朝廷倒也說得過去!可錦衣衛那邊為何也不知此事?記得這兩年來,紀綱多次派番子喬裝出塞,難道他就一點風聲都沒聞到?」

「陛下!朱榮回來了!」這時狗兒上前稟報。

「叫他過來!」

朱榮走了過來,身後跟著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