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外患內憂 第六節

思州動亂平息,朝廷終於放開手腳,準備與塞外的瓦剌開戰。從入秋開始,各路軍馬便源源不斷地向北京開來,再次將這座三朝古都變成一座大兵營。與此同時,數不清的漕船也順著新修成的大運河一路北上,直抵通州張家灣碼頭,再將船上的江南大米卸到朝廷設置的糧倉中,以為來年北征之用。與此同時,永樂的敕旨和各部的公文也接連不斷地從北京發出,送到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太原、開平、榆林甚至寧夏、甘肅、固原等邊塞重鎮的藩王和守將手中,整個大明北疆都進入緊張的戰備狀態。十一月,馬哈木等瓦剌三王兵至飲馬河,聲言欲攻阿魯台。永樂得報,立刻召集廷議。楊榮對皇帝心意心知肚明,當即出班斷言瓦剌明圖韃靼、實欲南侵。此言一出,同樣心明如鏡的大臣們紛紛附和,安遠侯柳升、武安侯鄭亨等一干靖難名將更是嗷嗷請戰!二征漠北的計畫就此正式敲定。風聲傳到塞外,本還心存觀望的朵顏三衛見勢不妙,趕緊與瓦剌斷絕往來,轉而遣使入朝請罪,並主動納馬三千匹。收到兀良哈部的貢馬,永樂愈發雄心勃勃,只待明年春天一到,便要再征漠北,將夜郎自大的瓦剌三王一網打盡!

就在永樂磨刀霍霍,準備跟瓦剌大打出手之時,朱高煦也在緊張地忙碌著。冬至大節後的第二天,高煦與高燧奉旨前往被命名為長陵的天壽山陵寢,祭掃已在半年前正式下葬的仁孝皇后徐儀華。從長陵出來,兄弟二人打馬回程,當走到小榆河時,高煦突然對高燧笑道:「三弟,前頭就是玉泉山,你我去那裡遊覽一番,喝口茶再回程如何?」

高燧一怔,面露難色道:「父皇還等咱們回宮繳旨,到山上逗留嬉耍,怕是不合適吧?」

高煦大大咧咧一揮手道:「又耽擱不了多久,誤不了事!昨夜一場大雪,玉泉山景色正佳,不賞他一賞未免太可惜了!」

見高煦堅持,高燧不好再推,旋笑道:「既然二哥有此雅興,小弟自當奉陪!」

二人領著隨從又走了一陣,隨即來到玉泉山下。

玉泉山是西山支脈,其地貌土紋隱起、作蒼龍鱗,頗具特色。而最使其名聞天下的,還是遍布山間的清泉。玉泉山的水,澄潔似玉、甘洌醇厚,可謂海內之冠。永樂北巡期間,專門派內官至此處取水運回宮中,供其煮茶之用。高煦與高燧來到山下,隨即下馬登山。途中,兩兄弟邊走邊聊,看上去頗為親熱。

登到山頂,高煦遙指遠方被白雪覆蓋的疊疊山巒,對高燧笑道:「幽燕雪景,遠勝江南。為兄在京城時,每至冬日,也有登鐘山賞雪。只是南方雪量不豐,完全沒有這白雪皚皚的氣派。」

「二哥說的是!」高燧也被眼前景色感染,興緻勃勃地道,「都說金陵聚天下錦繡,但在小弟看來,別的不說,就這冬日雪景而言,是遠比不上燕薊的。尤其這西山,本乃太行支阜,放眼望去,宛如騰蛟起蟒,光這氣勢就非鐘山可比。若再覆以霜雪,蒼茫氣概更顯……」高燧正說得起勁,忽然想到鐘山乃太祖陵寢所在,自己說它不如西山,有對太祖不敬之嫌。思及於此,他趕緊閉上了嘴巴。

高煦似乎並未注意到其中不對,只就著剛才話題繼續道:「三弟說的是,北京的確是個寶地,三弟長年留守,實為一大美差,讓為兄羨慕得很哪!」

「給父皇看家護院,有什麼美醜之說?」高燧隨口一應,又喟然一嘆道,「可惜這北京怕是也待不了多久了!」

「哦?此話怎講?」高煦做出一副驚訝的表情。

「此處沒有外人,二哥就不用揣著明白裝糊塗了吧?」高燧苦笑道,「私增護衛的那件事,天曉得父皇心裡有沒有疙瘩。」

三個月前,永樂曾經突然找到高燧,說他手下三護衛人員超額,有違制度。高燧聽後嚇了一跳。幸虧他也有所準備,只說這兩年重建北京,城中工匠太多,自己為防匠人鬧事,故有意多添些護衛以備萬一,這才搪塞過去。不過饒是如此,他仍被永樂一頓教訓,不僅超額的兵士被勒令調往他衛,本來歸屬趙王府的群牧千戶所也被革除。這件事過後,高燧心中一直忐忑不安。

高燧被罰的事,高煦自然一清二楚。此時見他主動把話題扯到這上頭,高煦心中暗喜,表面上仍裝出一副不以為然之態,道:「三弟你草木皆兵了吧!這事不是早說清了嗎?」

「面上是過去了,但私底下誰知道父皇到底是怎麼想的!」高燧面帶憂色道,「自打立了太孫後,父皇對咱們這些藩王是越發約束得緊了!尤其是我,雖說封國在彰德,但一直都留守行在。父皇年紀漸漸大了,為將來計,遲早是要把我攆回藩國!這次太孫扈駕北上,沒準就是來接我這位置的!」

高煦目視前方,似不經意地問道:「那三弟有何打算?」

「打算?」高燧自失一笑,道,「我能有何打算?父皇要我留便留,用不著我了,打點行裝去彰德就是!」

聽高燧話中隱隱帶有不滿之意,高煦覺得火候差不多了,遂將目光對準高燧道:「在為兄看來,天下無有比三弟更適合鎮守北京者!」

高燧眼角一跳,哈哈笑道:「二哥何出此言?」

「本就如此!」高煦一本正經地道,「三弟文韜武略,不遜旁人。靖難時協助大哥鎮守北平,居功至偉。這些年留守行在,外御韃子、內督營造,皆井井有條,足見你才具!」言及於此,高煦忿忿不平地道,「他朱瞻基不過是個半大頑童,仗著嘴甜,把父皇糊弄得暈頭轉向,要什麼給什麼;你勞苦功高,多招幾個護衛卻被罵得灰頭土臉,這是什麼狗屁世道!」

高燧眼珠一轉,道:「二哥這話當小弟面說也就罷了,出去可萬萬不能提起!畢竟瞻基現在已經是皇太孫了!」

「真不知道父皇怎麼想的,咱們流血流汗,到頭來卻受盡猜忌!瞻基那小子成天就知道討巧賣乖,結果去了趟山東回來,居然就成了太孫!」高煦又臭罵一頓,待氣出得差不多了,突然對高燧道:「若是我做皇上,定命三弟永鎮北京,總領塞上軍事!」

「二哥你……」高燧張大了嘴巴,不可思議地望著高煦。只見高煦滿臉鄭重,眼光中透露出殷殷期盼。高燧神色幾變,終扭過頭,望著遠方群山沉默不語。高煦也未再言語。話說到這個份上,就是傻子也明白他的用意。他已經開出了價碼,就看高燧接不接招了。

良久,高燧終於轉過身來,對著高煦呵呵一笑道:「彰德也未見得就比北京差!」

高煦的心倏地一沉,正欲再說,高燧又道:「二哥還記得靖難時打彰德的事嗎?」

「打彰德?」見高煦突然提高靖難,高煦有些莫名其妙。

「當時的彰德守將是趙清!此人頗有幾分意思!」高燧仰著腦袋,似在回憶悠悠往事,「記得當時你和父皇兵圍彰德,遣使勸其歸降。這趙清既不戰也不降,只送了一紙回書!就是這封回書,促成父皇下定決心,揮兵直搗黃龍,最終問鼎天下!」

高煦想起來了。當時趙清回書的內容是:「殿下至京城日,但以二指許帖召臣,臣不敢不至,今未敢也!」

至此,高煦終於明白了高燧的態度。他在心中臭罵高燧懦弱,但卻也無可奈何。半晌,高煦意興闌珊地一揮手,勉強笑道:「今日與三弟聊得盡興,時辰也不早了!咱們還是趕緊回城吧!父皇那裡還等著咱們繳旨哩!」

「二哥先請!」高燧微微一笑,做了個請的手勢。

……

回到府中,高煦再也憋不住,當著史復大罵道:「這個三弟,活脫脫一隻小狐狸!平日里口口聲聲與我同進退,一到關鍵時刻,就耍起滑頭!」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殿下不必沮喪!」史復卻似早有預料,並未如高煦一般憤慨:「何況趙王既引出趙清之語,那殿下至少可以放心,他絕不會出賣咱們!」

「可接下來咱們該怎麼辦?」高煦滿臉陰霾地問道,「你說過,若三弟出手,兵諫便有八成把握;反之則只有五成!現在三弟袖手旁觀,咱們的計畫還能幹嗎?」

「為何不幹?」史復反問高煦一句,又道,「這種事,本來就不可能有十足把握。現在還有五成,當然要奮力一搏!」

「可是……」

「殿下不必擔心!」史復打斷高煦,道,「走私精鐵的事,極為隱秘,陛下發覺不了!再說……」史複眼中閃過一絲凌厲的寒光,道:「沈文度已被咱們盯得死死的。萬一事泄,咱們就先下手為強!」說著,史復揚起右手,往頸間一划。

高煦面如冰霜,思忖許久,終於咬牙道:「好,聽你的!」

「王爺英明!」史復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他啜了口茶,道:「既然未能說服趙王,那咱們再留在北京也無意義。過兩天王爺逮個機會去向皇上請辭,咱們這就回南京!」

「恩!」高煦點點頭,又嘆了口氣,苦笑道,「咱們給馬哈木送了這麼大一份禮,希望這次他能爭口氣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