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外患內憂 第三節

送走沈文度,紀綱又在亭中思索片刻,隨即也乘舟離島。上岸後,他叫來下人,去謳歌樓訂了幾道菜,又叫了兩瓶竹葉春,旋打馬往漢王府。進入煦園時天色已有些昏暗,高煦和史復正在竹林里圍著石桌對弈。紀綱走上前笑道:「夜幕將至,王爺和史先生還不收官么?」

史復抬頭,見紀綱身後的兩個從人提著酒菜盒子,遂笑著起身道:「正打算叫下人準備晚膳,緹帥就上門請客。如此甚好,也省去府里一頓飯錢!」

「堂堂漢王府,還差這一頓飯錢?」見高煦已推了棋局,紀綱遂一邊寒暄,一邊張羅著把棋子收起,又見天色漸黑,遂命人拿來幾個燈籠放在周圍,再將酒菜擺上石桌,道:「天氣漸熱,去屋裡吃嫌憋悶,不如就在這裡小酌如何?」

自上次史復打氣後,高煦的心緒也好轉了些,此時見紀綱如此熱情,遂笑道:「便依你!」說著便不客氣地拿起一隻雞腿,自顧自地啃了起來。

紀綱拿出三個精緻的犀角杯子,將酒酌滿,遞到高煦和史復面前,舉杯道:「近來事務繁雜,來王府這邊的次數少了,還請王爺不要怪罪!」

高煦吃得滿嘴流油,舉起酒杯和他碰了一下,口中含糊不清地道:「京中有什麼大事?用得著你這緹帥四處奔波?」

「奔波倒是不必,但糟心事還不少!」紀綱夾起一道菜放進嘴裡嚼著,道,「去年鄭和三下西洋歸國,帶回個錫蘭國王叫什麼亞麻烈苦奈兒的,說他欲劫我大明寶船,被鄭和擒住後押回京請皇上定罪。後來皇上赦免其過,準備趁著明年再次出洋時帶其歸國。不過陛下又怕此人回國後故態復萌,故叫臣派人多盯著他,看他最近有沒有怨言!」

史復聽了這話笑道:「就這點芝麻綠豆的屁事兒,也能讓你這堂堂緹帥煩心?」

「這只是其中之一!」紀綱接著道,「關鍵是交趾和漠北也不太平。交趾那邊叛亂不止,英國公和黔國公打了幾年,賊寇倒是殺了不少,可為首的簡定、陳季擴一直就抓不著,說是躲到深山裡去了。他二人不除,交趾便平定不了,皇上對此頗為憂慮,除命兩位國公加緊進剿外,還命我多派番子去交趾,協助搜尋二賊行蹤。可憐見這交趾本就是新復之地,風土人情與中原迥異,緹騎雖善於偵刺,但到那種鬼地方能派上什麼用場?可皇命又不可違,這幾天為挑合適人選,我的頭都大了幾圈。」

「這倒是個麻煩事!」高煦點點頭道,「交趾不平,戶部每年都要往那裡投大幾百萬貫!估計父皇是被夏元吉那錢癆叨咕煩了,這才病急亂投醫!不過漠北是怎麼回事?阿魯台剛挨了揍,這麼快又不安分了?」

「韃靼倒是老實了,但瓦剌卻又開始惹事!」紀綱不動聲色地將話題引到瓦剌,「兩天前,北京那邊傳來消息,派往朵顏衛的探子回報,說在那裡發現了瓦剌使臣的蹤影。估計是韃靼兵敗後,瓦剌想趁機一統草原,故有意拉攏朵顏三衛!皇上得知後,又密命我錦衣衛盯緊兀良哈人,以防漠北生出變數!」

「這瓦剌膽子也未免太大了吧!」高煦咋舌道,「朵顏三衛可是我大明屏藩,他們敢來挖牆腳?就不怕重蹈韃靼覆轍?」

「韃子豺狼心性,有什麼不敢做的?」史復冷笑道,「而且去年塞外大雪,朵顏三衛牲畜被凍死不少,當時他們上表請求賑濟,不過朝廷忙著修河建陵,國庫空虛,只得含糊應付過去,想來他們心有不滿,故與瓦剌暗通款曲!」

「這敢情好!」高煦有些幸災樂禍。自打下定決心要效法唐太宗後,高煦儘管當永樂的面仍老老實實,但私下裡已不再那麼畢恭畢敬:「父皇成天就想著他的永樂盛世,最好瓦剌再生出點亂子,讓他老人家鬧鬧心!不過你就慘了,瓦剌要是不安分,你這緹帥睡覺時也得睜隻眼望著漠北。」

「也不全是晦氣!」紀綱終於找到了由頭,「臣這段日子盯著瓦剌,倒也有所收穫!或許對王爺的大業大有好處!」

「哦?」聽說與自己奪位有關,高煦詫異之餘也集中了精神,「此話怎講?」

「臣發現了一筆大買賣!」紀綱將沈文度販運私鹽到瓦剌的事說了,只是將每斤鹽十文的暴利腰斬成了五文,以掩蓋自己從中獲得的好處。敘說完,紀綱精神抖擻地道:「現在漠北局勢不穩,錦衣衛往漠北的密派必將大量增加。要是能藉此機會賣些私鹽給瓦剌,收穫絕對非小。沈文度說了,只要使長與臣願出手相助,他願每斤拿出三文作為孝敬。臣粗粗算過,只要走上一年,咱們便能坐收三十萬貫的紅利。臣願分文不取,全部送給殿下,以為圖謀大事之用!」

聽說是要向瓦剌販賣私鹽,高煦吃驚之餘,下意識地就要拒絕,但當聽到那三十萬貫的收益時,他已涌到喉嚨眼的話頓又生生咽了回去。

自打那日密議後,高煦便下定決心要強奪皇位。而此策得以實行的一大關鍵就是要內蓄實力。這時,一個難題隨即擺到了高煦面前——沒錢!

所謂內蓄實力,無非是招募死士、私購兵甲、收買軍心這麼幾招,而這種種都離不開一個錢字。這讓高煦傷透了腦筋。

高煦是親王爵位,而且其在靖難中屢立大功,永樂特賜他食親王雙俸,僅每年俸米就高達兩萬石,額外的恩賞更是數不勝數,所以按道理說他應該不缺錢花。

但這所謂的不差錢,僅是指日常花銷而言,一旦要豢養死士,那就遠遠不夠用了。何況高煦生來就是大手大腳的性子,從不吝惜錢財,兩萬石的俸祿流水般花出,到年底時通常都所剩無幾。等到決計要強行奪位後,高煦命枚青將王府賬目拿過來一瞧,發現上面僅有不到五萬貫的結餘,這才發覺形勢不妙。從那以後,高煦在開銷上已節省許多,但也不過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沒有錢,任高煦有滿腔宏願,也只能仰天長嘆。這段日子,高煦和史復都在為錢的事發愁,卻都束手無策。不想就在節骨眼兒上,紀綱卻主動送錢上門,而且一送就是三十萬貫!這不由得高煦不動心。可想到販鹽出塞的巨大風險,尤其是一旦父皇得知後必將震怒異常,高煦頓時心生畏懼。猶豫再三,他依舊不能決,遂將目光投向史復。

史復將臉上的面紗撩起到鼻下,然後夾了根青菜,塞進嘴裡慢條斯理地嚼著,許久方放下筷子,問紀綱道:「這個沈文度靠得住么?」

「絕對可靠。不瞞先生,此人這些年能發家致富,多半承我照顧。我有大恩於他,諒他不會,也不敢有二心!」

史復沒有再間。雖然紀綱口口聲聲說自己分文不取,但史復心裡清楚,他不過是在信口雌黃,這筆買賣裡頭,少不了他的一份好處。

這些年紀綱在外頭做了不少勾當,史復和高煦都心中有數,但出於對紀綱忠心賣命的回報,高煦不但不阻止,反而還時常在父皇面前為其遮掩,所以他是否從中贏利並不打緊。而從紀綱如此肯定的態度可知,他與這沈文度過從匪淺。既然此二節都不成問題,那接下來還要考慮的,就是高煦介入此事的利弊得失了。

按照紀綱的說法,沈文度只是需要找個靠山助他順利通過邊塞,這事聽上去並不難辦。但實際上,如果僅就於此,那紀綱根本就不需要來勞煩高煦,只要他本人下一道手令,放眼天下還沒有哪個關隘敢不乖乖放行!而其明知如此,卻仍找到高煦,還拱手送上這麼大筆錢,更重要的就是要把高煦也拉下水。

以高煦的身份地位,一旦介入此事,那理所當然地會被視作主謀,也會相應承擔起最大的風險。

洪武末年,安慶公主的駙馬歐陽倫違反茶禁,遣私人販茶出境,太祖朱元璋得知,便毫不猶豫地將其處斬。高煦雖非歐陽倫可比,但一旦東窗事發,也少不得會吃不了兜著走!到時候永樂大發雷霆,他被削奪王爵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過干係雖大,但一旦成功,收益也是驚人的。三十萬貫,足以解漢府的燃眉之急,對接下來的奪位大有裨益。斟酌再三,史復對高煦道:「王爺,臣以為可以一博!」

「可是……」高煦還是有些擔心。

「欲行大事,非有大手筆不可!此上天賜王爺成事之資,若僅因一二險阻便推卻不受,實自絕之道也!」

聽史復這麼說,高煦終於點頭道:「好!這事本王應了!」

見高煦點頭,紀綱心中一喜,正欲再說,史復卻輕飄飄地道了一句:「不過三十萬貫還是太少!」

紀綱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史復肯定知道自己在價錢上打了埋伏,還想把自己那份賺頭也摳些出來。

雖然明知漢王奪位成功自己也會受益,但想到要自己掏錢,紀綱仍心有不願。但又不好直接回絕,遂佯作苦笑道:「也不少了。販鹽不比販鐵,賺頭再大也是有限的……」

「販鐵?」史復忽然打斷紀綱的絮叨,頗有興趣地望著紀綱,「販給瓦剌?他們要鐵做什麼?裡頭利潤大么?」

紀綱對史復的態度有些奇怪,不過仍解釋道:「漠北不產鐵,我大明又禁止互市,所以鐵在漠北一直珍貴。再加上現在馬哈木一心想攻滅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