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鸑鷟西逝 第三節

按照禮部所定喪禮,大明朝廷於徐後駕崩次日——也就是七月初五開始輟朝,百官皆素服詣思善門外哭臨,行奉慰禮,凡三日皆如是。同時,百官還需在各自衙署內齋宿,直至大行皇后「三七」結束方止。除朝廷官吏外,宗室、貴戚、命婦乃至天下士農工商,皆需按不同規制行喪禮以寄哀思。不過就朝廷而言,在徐後駕崩頭三天後,雖然天子依然不視朝,但各衙門官員已重新開始署事,永樂本人亦開始在宮中處理政務。畢竟偌大個天下,每日都有數不清的事務需要打理,不可能為皇后喪禮而耽擱太久。

七月二十五是大行皇后「三七」的最後一天。這一日午後,永樂傳下諭旨,召內閣閣臣及六部尚書在武英殿見駕。

「三七」尚未結束,故朝廷重臣們仍皆身著喪服。因著齋宿,諸位大臣臉上都是鬍鬚拉碴,看上去十分狼狽;同時,由於齋宿期間不能沐浴,大家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一股濃濃的汗臭味,聞上去令人作嘔。幸虧宮中的內官們早有準備,於武英殿正堂四角處擺放了大量冰盆,並早早地將鎏金銅爐內的檀香點燃,使香氣環繞殿中,總算將這股子臭熏熏的味道給強壓了下去。

與眾大臣一樣,御座上的永樂看上去也十分邋遢。而比因長期齋戒而神情萎靡的大臣們更甚,遭遇喪妻之痛的永樂除憔悴之外,更顯出了幾分蒼老。與一個月前相比,他臉上的皺紋明顯又深了幾分,兩鬢也增添了不少白髮。經過這次重大打擊後,一向精神健旺的永樂,已不經然間顯出了幾分老態。

待眾臣行完禮,永樂伸出三個手指頭,有氣無力地道:「三件事!著爾等商議對策!」

幾位大臣們各自用眼角交流一番,皆默不作聲,只把頭垂得更低,靜待下文。

「第一件,前番接交趾奏報,張輔、沐晟已命都督僉事柳升將黎季犛父子押回京師,現正在路上。照日程計算,其應於九月抵京。還有下西洋的鄭和,其船隊也已返航,預計也是旬月之後回朝。此二者返京時仍處國喪期,朝廷如何舉行嘉禮,還需及早拿出個章程。」

這是禮部的事。永樂話音一落,禮部兩位尚書鄭賜和趙羾便打了個對眼,隨即由鄭賜一拱手道:「回陛下,此事臣與趙大人已有計較。依臣等愚見,此二事都是在皇后大行前定下的。今皇后已升遐。國喪期間,獻俘闕下及論功行賞都不合時宜,莫如便停了這兩項嘉禮!」

「不妥!」鄭賜方一說完,永樂便搖頭道,「獻俘闕下,是彰我皇明天威,震懾四方不臣的絕佳之機。現韃靼氣焰囂張,阿魯台南侵中國之心日甚;就是交趾境內,也仍有殘敵尚未肅清,且歸附土豪中亦有心存不滿,意欲滋事者。值此之際,獻俘嘉禮不僅不可止,反更需大張旗鼓,讓那些宵小們知道朝廷的厲害!還有鄭和他們,一出海便是兩年,將士們歷經波濤,其中艱辛豈為外人知?如今好不容易凱旋歸國,若不能風風光光一回,將士們豈不心寒?」

聽永樂這麼說,鄭賜略一猶豫,隨即又搬出第二套方案:「既如此,莫如請陛下再下兩道敕旨,命柳升和鄭和放慢行程,待國喪期滿再進京城。如此一來,既避開了喪期,也全了嘉禮!」

「此策不妥……」鄭賜話音方落,戶部尚書夏元吉便忙不迭地跳了出來,「柳升數千人馬,一旦放緩行程,途中難免有擾民之事;且給地方州府帶來諸多不便。鄭和船隊就更不成了。外海本就波濤不定,拖到冬天,海上北風大起,萬一出個岔子可就麻煩了!」

夏元吉這番話說得都是實情,但卻不是他反對鄭賜主張的主要原因。他最擔心的,是柳升與鄭和手下人馬合計達三萬之多。兵馬在外的耗費遠勝於駐紮營中,這三萬人馬多在外滯留一天,他這個戶部尚書就得多掏大幾千貫的緡錢,若照鄭賜的辦法,那鄭和與柳升的回京日期將滯後達近兩月之久。僅次一項,秋後算賬時戶部就要超支幾十萬貫!雖說朝廷已恢複了開中,可畢竟效果顯現還需待一段時日,夏元吉現在已是左右支絀,窮於應付。別說幾十萬貫,哪怕只是多掏一個銅子,他也決計不能答應!

夏元吉的難處,永樂心中一清二楚。何況僅就是他明面兒上的理由也都是說得過去的。永樂正在權衡,楊榮也插口道:「夏大人言之有理。再說,柳升與鄭和已經啟程,突然讓他們不尷不尬的中途候著,也實在不是個道理,何況鄭和船隊中還有許多入朝納貢的番使哩!依臣看,這入京日期最好還是不要變,嘉禮也如期舉行。只不過屆時陛下和百官仍著深褐色服飾,以示哀悼即可。此二事都是為了大明天下,娘娘一向通情達理,九泉之下得知,也不會埋怨陛下的!」

這番話讓永樂聽了大感舒暢,他讚賞地望了楊榮一眼,旋點點頭道:「便照楊榮所言!」

「阿!」見永樂拍板,眾人再無話,隨即拱手稱是。

「第二件事!」永樂端起茶杯啜了口茶道,「朕之前已答應皇后,復徐輝祖魏國公爵位。然則爵位乃國家重器,是奪是復,都需得有個妥當說法。鄭賜、趙羾,爾二人看如何處理?」

永樂話音一落,鄭、趙二人心中便一咯噔。永樂這話看似簡單,但裡面所蘊含的意思卻十分耐人尋味:徐輝祖因反對靖難而被奪爵,這麼多年來他雖被圈禁,但也從未上表認錯,如果就這麼憑空給他復爵,朝廷臉面沒處擺不說,關鍵是這樣一來無疑就是認定他當年並無過錯——這事要往嚴重了說就是否定「奉天靖難」的合法性!這當然是永樂絕不能允許的。可若要找說法,那唯一說得過去的就是皇后臨終懇求,永樂看在皇后面子上答應賜還爵位。可是爵位的剝奪賜予皆為國政,而「後宮不得干政」是太祖定下的鐵律,永樂本人對此也是遵行不二。以此理由詔告天下,一則有毀徐後清譽,二來也開啟了一個後宮干政的惡劣先例,這自也絕不可行。既不能憑空復爵,也不能把徐後牽扯進去,還得有一個可以遮掩過去的理由,尋找這樣的萬全之策對兩位禮部尚書而言無疑太難了。鄭賜、趙羾二人大眼瞪小眼,卻都束手無策。兩人的額頭上頓時冒出一層細汗。

「要不……可否請幾個妥當的人出面,勸徐輝祖上道認罪奏表,陛下再順水推舟,賜還其爵?」直過了好半天,鄭、趙二人也沒想出個好的辦法,不過對皇上的話不予置答肯定是不行的,無奈之下鄭賜只得硬著頭皮應付一句。不過話一出口,鄭賜便覺失言——徐輝祖當年是排名第一的開國勛臣,又是徐皇后的親弟弟,幾位皇子的親舅舅。以他的身份,要是願意低頭認錯,永樂早就把爵位還給他了,何至於拖到今日?如今這徐輝祖已病入膏肓,過不了幾個月就會一命嗚呼,到黃泉追隨他姐姐去了,這種情況下想讓他俯首認罪,豈非夢囈?想到這裡,鄭賜心中已是後悔不迭。

永樂並未說話,不過從其表情可知,他對鄭賜的回答並不滿意。不過永樂也明白此事十分棘手,他自己也是斟酌許久,仍無妥當辦法,才將其交由諸位重臣討論。此時見此事直接相關的兩位禮部尚書均無計可施,永樂遂將目光投向殿中的其他大臣。

眾人皆垂首不語,大殿內一陣沉默。過了好久,就在永樂略顯失望之時,一個清冷的聲音響起:「陛下,臣有一策,不知使得使不得!」

「哦?」永樂眼光一亮,循聲望去,卻是內閣閣臣、左中允楊士奇。

「楊愛卿有何妙策,快快說來!」這楊士奇雖也身在內閣,但平日主要是負責國史修纂,同時肩負教導太子之責,於政事上頭插手不多。此刻萬馬齊喑之際他卻突有妙法,倒讓永樂有些意外。

「阿!」楊士奇作了個揖,隨即侃侃道,「復徐輝祖之爵,無非是為延續其脈尊榮,使大行皇后泉下得以安息。然其當年黨附奸佞,且一直不思悔改,若貿然復爵,反會給朝廷和大行皇后惹來麻煩。依臣之見,不若將復爵一事放一放,反正徐輝祖已身染沉痾,命不久矣。待其亡故,陛下再命其長子徐欽襲魏國公之爵。至於理由嘛……就說當年中山王有大功於國,不應無嗣。如此一來,既延續了其脈嗣享,又可避免因此事而折損朝廷臉面,也不違反大行皇后遺願。如此豈非一舉數得?」

「妙極!」楊士奇話一說完,永樂心中立時大悅。雖說徐家眼下還有一個徐景昌襲著定國公的爵位,但那是靠著徐增壽在靖難中的「卓異」表現賺來的,與徐達本人並無直接關係。以延續嗣享為名,命徐欽承襲由徐達傳下的魏國公爵位,這是一個完全說得過去的理由!

「楊愛卿之策極好,此事便就這麼定了!」永樂毫不猶豫地做了決定。說完這些他又望了一眼楊士奇,眼光中充滿讚賞——這個書生平日里不吭不響,沒想到其實也是一個機敏通達的幹才!

一下子解決了兩道難題,永樂的心情頗為好轉,枯黃的臉上也浮出了几絲少見的笑容:「還有第三件,就是帝陵的事!」

說到帝陵,大家馬上又打起了精神。徐儀華已死了二十多天,屍身早已大殮入棺。不過由於帝陵未建,故一直無法入土為安,眼下棺槨仍停在後宮大善殿內。這段日子來,朝官們議論最多的就是帝陵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