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安南光復 第三節

永樂四年十月,南京。

轉眼間已經入冬,距朱能他們誓師出征也已過了整整三個月。這一日早朝結束,永樂同往常一般,乘輦來到武英殿。待入殿中坐下,永樂隨手翻了翻御案上的奏本,突然開口問在身邊隨侍的司禮監太監黃儼道:「今日沒有士弘的軍報么?」

「沒有!」黃儼一邊笑著答話,一邊從端茶過來的小都人手中接過茶碗,轉遞到永樂手中,方又道,「皇爺給成國公定的是五日一報。奴婢記得,最近的一道是兩日前送到京城的。照此推算,下一份軍報要後日才到呢!」

「哦!」朱棣答應一聲,旋將手中茶碗端道嘴邊,輕輕吹開茶沫,小啜一口,方繼續道,「上次軍報中,說是大軍已快到柳州了吧?」

「是的!」黃儼躬身應道,「奴婢記得皇爺當時還誇士弘將軍日期安排得好來著,說照此速度,到憑祥時正好是十一月,那時安南氣候舒適,正好進軍。」

「恩!」永樂點了點頭道,「士弘是個精細人。冬日裡南京飛雪漫天,安南卻正是溫暖如春,這時分南征,中國健兒也能適應。要換做夏天,只怕光瘴氣就會折我許多將士……」

永樂與黃儼有一句沒一句的閑扯,大約過了一炷香工夫,頓聽得外面的小內官叫道:「皇爺,戶部夏大人已奉旨在殿下等候!」

「他來了么?讓他進來!」永樂吩咐一聲,遂放下手中茶碗,將身姿擺正,旋對黃儼道,「爾先退下吧。出去後到通政司傳旨,但凡有士弘的軍報、奏疏,不分時辰,立刻送進宮來。」

「阿!」黃儼答應一聲,旋一揖告退。他剛一出殿門,戶部尚書夏元吉便躬身走了進來。

夏元吉字維喆,今年四十一歲,江西德興人,洪武年間以國子監監生身份入仕。雖非科舉正途出身,但夏元吉卻頗具才幹,尤善度支,並因此受到太祖朱元璋賞識,到洪武末年時,他已官拜戶部右侍郎。燕軍進京,夏元吉歸附新主,不久便升任尚書,與郁新同掌戶部。永樂二年,夏元吉與太子少師姚廣孝同赴蘇州賑濟災民,其後又留在當地治水。其間,夏元吉疏壅滯、修堤浦、浚溝洫、治橋樑,用一年多的時間,成功解決了困擾朝廷多年的浙西、蘇松一帶水患難題,將萬頃鹽鹼地變為良田。憑著這份卓越政績,夏元吉大獲永樂青睞。去年八月,郁新因病去世,夏元吉奉調回京,獨掌戶部。入朝後,夏元吉見朝廷籌建北京、整頓邊防、出使西洋,大手筆是一件接著一件,而這些要花大錢。為保證開支,他經仔細思量,一改郁新僅靠「節流」的單一做法,提出「裁冗食,平賦役,嚴鹽法、錢鈔之禁,清倉場,廣屯種,以給邊蘇民,且便商賈」的開源主張,想方設法地為朝廷開闢財源。政策施行短短一年,戶部太倉的進項平添近三百萬貫。而這筆新增的財富,也為永樂的宏大事業提供了堅實保障。經此一事,夏元吉愈發受永樂器重,一躍成為天子心目中的股肱重臣。

雖然手握天下財賦,這位時當盛年的大司農身材卻十分削瘦。尤其蘇州治水期間,夏元吉每日監守工地,歷經風吹日晒,皮膚被烤得如醬湯一般黝黑。若不是身上那件綉著錦雞圖案的緋紅官袍,任誰見了也不會以為此人竟是堂堂的正二品戶部尚書,倒更似鄉下里整日土裡刨食的農夫一般。不過與農夫不同的是,夏元吉印堂光亮,雙目炯炯有神,一看就顯出一股精明強幹之氣,這一點上,他倒與戶部尚書的身份不謀而合。

「臣夏元吉叩見陛下!」一進殿,夏元吉便乾淨利落地跪地行禮。

「朕的桑弘羊來了!」永樂呵呵一笑,伸手一虛扶道,「愛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夏元吉鏘鏘一應,旋起身肅立。

「可知朕召爾前來所為何事?」永樂含笑問道。

夏元吉也微微一笑,回道:「臣既為司農,陛下召見,自是為太倉里的那點物事!」

「哈哈哈哈……」永樂開懷大笑。夏元吉為人精明、辦事幹練,但卻絕非不苟言笑的拘謹之輩,平日里舉止做派,倒有幾分魏晉遺風,而這也頗對永樂的胃口。笑罷,永樂指了指眼前的一堆奏本道:「前兩日兵部尚書劉俊送來奏摺,言再過十餘日,南征大軍便到憑祥。屆時進入安南境內,戰線拉長,錢糧調運便艱難許多,需儘快調集完畢,以便隨軍攜帶。而據憑祥知縣李慶青奏:眼下憑祥坡壘關內所儲錢糧,僅足支應東路大軍所用。而此番南征,雲南糧草有限,西路八萬將士所需耗費,亦有小半需從廣西支取,這些都要隨東路軍一道運至安南。以隨軍攜帶三個月糧草計算,這裡面的缺口尚有五萬石。眼下進兵迫在眉睫,糧草若仍不至,恐有誤事之虞。對此爾可有打算?」

「回陛下!」夏元吉不慌不忙地道,「一個月前臣便已行文廣東布政司,命其在肇慶、高州二府征糧六萬石,前日粵司迴文至京,報糧草已徵集完畢,只待運發。臣遂於昨日與兵部會揖,商定由兵部即刻發文,著廣東都司衙門派兵運抵憑祥。據臣估算,眼下成國公一行尚在柳州、南寧,及至憑祥,恐已是十餘日之後。待大軍抵達,休整、改編尚需時日。如此算來,待大軍出征,已是一月之後。高州距憑祥不過數百里,糧隊日夜兼程,最慢二十日也就到了,斷不至誤事。」

「恩!」永樂滿意地點了點頭。雲南本省糧草不敷使用,這是兩個月前才發現的問題。當時永樂還十分焦急,生怕因此耽擱了軍機,不料夏元吉竟這麼快就將漏子補上,這份能幹讓他十分讚賞。

「皇爺,皇爺……」永樂正想著嘉勉夏元吉幾句,忽然外面傳來黃儼焦急的呼喊聲:「兵部尚書金忠、通政使趙彝緊急求見,說南征大軍出了大事!」

「什麼……」聽得此言,永樂與夏元吉都是一驚。這時黃儼已推門進來,永樂當即變色道:「出了何事?」

「奴婢不知!」黃儼乾巴巴地道,「奴婢剛出左掖門便撞到他們。二位大人只說有事,讓我趕緊進來稟告。」

「那他們人呢?」永樂趕緊追問。

「還在左掖門候著。皇爺不下旨,他們進不來。」

「那還等什麼,趕緊去傳朕旨意,叫他們來武英殿見駕!」永樂大聲叫道。

「阿!」黃儼答應一聲,旋滾驢樣兒向外跑去。

殿內的氣氛一下子凝重起來。金忠和趙居任都是九卿重臣,他們如此急迫,無疑是有驚人變故發生。可南征尚未開始,大軍都還在國內集結,這時候能出什麼亂子?難道安南先發制人,主動出擊?抑或自家兵馬因故嘩變?在等待二臣趕來的這段時間裡,永樂的心中七上八下,忐忑到了極點;就連一向舉重若輕的夏元吉,也顯得有些心神不寧。

「陛下……」金忠和趙彝幾乎是衝到武英殿的。一進門,二人便一骨碌跪下,金忠手中拽著一份軍報,雙眼飽含淚水,嗓音顫抖地道:「稟陛下,新城侯急報,成國公行至柳州時突發舊疾——薨了……」

「什麼!」永樂頭皮猛地一炸,當即隻然而起,直衝到金忠面前將軍報奪過一瞅,整個人立時呆若木雞!

「陛下!陛下……」見永樂如三魂出竅般僵立當場,金忠等人不由大急,忙連聲呼喚。

過了半晌,永樂方緩過神來。他茫然無措地掃視眾臣一眼,捏著軍報的手突然一松,口中發出一腔悲鳴:「士弘……」

永樂四年十月二日,靖難元勛、征夷大將軍、成國公朱能于軍中暴卒,終年三十七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