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揚帆西向 第四節

果不出史復所料。籌備下西洋的消息一經傳出,迅速在千步廊兩側的五府十八衙門掀起波瀾。五軍都督府的動靜倒還小些,武官們所擔心的,只是自己一旦被選中,就得到那茫茫大海中去受苦受罪,對下西洋本身倒無意見。而文職的大小九卿衙門則就不然了。自古以來,文官於對外進取就遠沒有武將積極,而且永樂為了避免將來蠻夷得知實情後心生疑慮,故從一開始就有意隱瞞了下西洋的最終用意,只對外宣稱此舉僅為招諭島夷。然而當此國家戰亂方息,朝廷用度浩繁之際,這種為圖虛榮而大耗公帑的理由自然無法服眾。消息傳開當天,各相關衙門的堂官們就吵翻了天。

鬧得最凶的是戶部。戶部尚書郁新的反對態度最為激烈,而且他的理由也很充分:靖難三年,北直隸、山東受兵災最重,戰亂結束後,兩省鄉里已是十室九空。近兩年來,朝廷一直在招納流民復墾,而在生產恢複之前,官府必須供應衣食農具。僅此一項,開支便以百萬貫計。此外,為充實行在人口,朝廷正從山西、河南二省向北京大舉移民,安置他們同樣需要大筆錢糧,行部和北京布政司已幾次來文,請戶部急撥款項,這份開支也是耽擱不得的;再者,另一位戶部尚書夏元吉正在蘇州治水築堤,眼下已到最要緊時分,他那裡要的錢更是一分都不能少;這幾項加起來,得花多少錢?耗多少糧?再加上接下來營建北京的開銷,這錢更是花得海了去了。此時籌備下西洋,採購寶貨、建造海船,還有使團和軍隊的開銷加在一起,戶部立刻就得拿出三百萬貫。這筆錢郁新不是沒有,但一旦掏出去,戶部的家底也就差不多空了。萬一這幾個月里再出個天災人禍,他這個大司農就只能幹瞪眼。

戶部鬧得歡,工部也沒閑著。工部尚書黃福已為營建北京、協助蘇松治水二事忙得焦頭爛額,龍江船廠的事都沒多少功夫顧及。得知還要再增造海船,他當即就急紅了眼。

戶部管錢糧,工部主營造,與下西洋再有關聯的就是兵部。兵部是金忠管著。金忠對下西洋本身並不反感,而且他久隨永樂,深知其心意,也隱約察覺此中或蘊含著開拓之意,對此還頗為讚許。但金忠不明白的是,眼下朝廷這許多難處明擺著,皇上為何要在挑這時候行此大手筆?有了這麼層計較,在接下來的廷議中,金忠便與郁新、黃福三人一起,成為文官反對下西洋的急先鋒。

儘管對文官們的反對早有準備,但輿情如此洶湧,甚至連金忠也提出質疑,這多少有些出乎永樂所料。下西洋畢竟干係太大,饒是永樂再乾綱獨斷,也不能在這種國家大事上對群臣意見置若罔聞。眼瞅著這事兒就要告吹,漢王朱高煦忽然跳了出來,對下西洋之盛舉大加讚賞,並慷慨言道:「凡鼎盛之世,必萬國來朝。今聖君在上,國富民強,招撫島夷,正當其時……」。高煦一出頭,一些與他交好的大臣也都跟著站出來附議,這一下就把文官的聲勢抵消不少。兩方人吵吵鬧鬧好幾日,誰也占不了上風,永樂遂命擇日再議。

廷議過後,永樂思慮數日,遂召金忠進宮敘話。君臣二人嘀嘀咕咕了小半日,待出得宮來,金忠便再絕口不提反對之事。緊接著,郁新也被召到武英殿。針對戶部公帑不足的憂慮,永樂當即拍板,其中八十萬貫由內庫支付。而且永樂還特地命人拿出浙西、蘇松一帶地圖,指給郁新看道:「夏元吉治水已近大成。只要水患一止,明年江東就能平添萬頃膏腴良田。僅此一項,朝廷歲入就能增加百多萬貫,足抵下西洋開銷!」郁新拿了內帑,又親眼確認了即將增加的進項,再加上永樂一番勸導,他終於也閉上了嘴巴。

安撫住了金忠和郁新,帶頭反對的文官就只剩下一個工部尚書黃福。黃福的聖眷本就一般,偏偏他又和東宮走得近。高煦見狀,遂趁著永樂要壓制文官輿論的機會,唆使左都御使陳瑛參了黃福一本,指其不恤工匠。永樂接奏,雖未治黃福之罪,但也順水推舟,將他調往北京,接替剛剛犯事被誅的洛僉,充任行部尚書。而其留下的工部尚書一職,則由機敏練達,且一向唯皇命是從的禮部左侍郎宋禮接任。

下西洋與戶、工、兵三部關係最大,之前也是他們鬧得最凶。如今三部尚書都改了口風,其餘文官縱有異議,但也成不了氣候。

經過一番苦心積慮,永樂自覺統一朝中意見已不成問題,遂雄心勃勃地準備再次召集廷議,準備將下西洋一事一舉敲定。孰料就在舉行廷議前夕,先前前往杭州為《文獻大成》收集典籍的解縉返回京城。得知下西洋之事後,他當即上疏反對。解縉在奏疏中言道:「……今國家百廢方興,百姓嗷嗷待哺。值此之際,陛下當以民生為重,將有限之公帑用之于海內。若為一二遠夷大肆耗費,而罔顧國計民生,此與隋煬絲綢裹樹以迎番人又有何異……」

解縉的奏疏言辭犀利,甚至把隋煬帝都抬了出來,永樂看得是大光其火。而就在這時,太子高熾也上疏陳情,言下西洋於朝廷損多益少,請父皇三思而行。

一個是國之儲君,另一個則是內閣之首、天下士林領袖。這二個人出面勸阻,出使西洋頓又平添波瀾。思忖再三,永樂先把高熾叫到乾清宮,將之前一直未有告訴他的下西洋真實用意全盤托出,並趁機觀察高熾的態度。

與史復判斷相符,這位體弱多病的太子雖然寬仁敦厚,但卻並不是個銳意進取之人。當從父皇口中聽得這一統海疆的宏圖偉業後,高熾的第一反應不是振奮,而是倒吸了口涼氣。他本能的意識到:這項所謂的開拓大業,將給大明王朝帶來長期而沉重負擔。高熾對待外夷的態度一直是「在德不在力」,信奉的是「內修德政、四夷來朝」的教條。在他看來,這種周期極為漫長的開拓,成敗難料且不說,首先朝廷就極有可能不堪重負。身為大明的太子,他對這種損多益少的舉措極不贊同。

不過高熾也不敢直接反對。最近高煦十分活躍,對朝政也頗為上心,高熾看在眼裡,心知其或是賊心不死,仍覬覦著太子寶座。而高煦在下西洋一事上是堅決站在父皇這邊的。對這個二弟,高熾心中一直有所戒備,他不想讓父皇覺得自己不如高煦。而且就在幾天前,金忠還專門到春和殿,提醒高熾萬萬不要在這事上頭和皇上唱反調。儘管金忠未有明言其中原因,但他鄭重其事的態度,卻不能不讓高熾有所忌憚。計議再三,高熾避開圖謀西洋是否值得這個關鍵問題,只借口眼下形勢不宜,婉轉建議父皇能暫緩此行。

高熾的態度,讓永樂有些失望。不過以高熾的仁柔性格和謹慎態度,有此顧慮亦不足為奇。好在高熾也沒有直接反對。思慮再三,永樂命他回東宮安心讀書,暫勿過問國事,便就這麼把他打發了。

高熾畢竟是自己兒子,永樂處理起來相對容易,可解縉就不然了。這位解大才子在士林中聲譽極高。對他,永樂既不能如對高熾般置若罔聞;同時,又因為解縉性格狂放,永樂為防走漏風聲,也不放心將「化夷入夏」的目的坦白相告。兩難之下,永樂只有召解縉入宮,僅就著「萬國冕旒朝中華」以及「懷柔遠人、教化蠻夷」的虛文一番說叨,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苦口婆心感化解縉,讓這個頗有名望的「刺頭」閉嘴。誰知解縉先是恭恭敬敬地聆聽聖誨,末了卻把頭一揚,赳赳道:「敢問陛下:華夏、夷狄之利,其各輕重幾何?」僅此一句就把永樂噎得半晌說不出話來。問倒了永樂,解縉猶嫌不過癮,出宮便找了一幫子青年翰林,一起擬了一道洋洋數千言的《請止出使西洋疏》,然後轉交通政司遞呈內廷。疏中引古據今,直言出使西洋於中國一利十弊。此疏一上,滿朝轟動,並很快就借著解縉士林領袖的聲明傳到坊間,一時間大江南北物議四起,天下士子大都附和解縉之見。事情發展到這份兒上,饒是永樂再堅毅過人,也不敢強推其策,局面頓時陷入僵持,籌備下西洋的進度也大大緩了下來。轉眼間到了年底,西陲的甘肅突然傳來一個驚天消息,一時將朝中君臣的眼光全吸引過去。

永樂二年十月二十五日,西域撒馬爾罕國國君帖木兒慷慨誓師,率五十萬大軍東征中國。帖木兒以元室傳人自居,發誓要滅亡明朝,重建大元正朔。月余過後,甘肅總兵官宋晟方得到消息,而此時帖木兒大軍已在路上。宋晟一面加緊防備,一面飛書馳報南京,請朝廷立即調兵增援。

撒馬爾罕乃西域大國,帖木兒更是一代梟雄,此番其舉國東進,對大明之威脅可想而知。消息傳至,朝廷立時大震。永樂當即下旨,暫停出使西洋一應籌備事宜,並著兵部急調四川、關中等地衛所趕赴甘肅。同時,戶部糧餉亦緊接裝船,準備向甘隴調運;工部匠人也開始日夜趕造兵械,大明朝廷一時被緊張氛圍所籠罩。

前番下西洋,燕藩舊將不願經歷波濤,故個個推三阻四;而此番對陣西域,他們卻是義不容辭。一時間,五府諸將紛紛請戰,兵部衙門更是晝夜人流不息,為謀劃迎戰事宜殫精竭慮。

朝中文武忙得是人仰馬翻,漢王府內,高煦、史復一幫人也沒閑著。此番撒馬爾罕來勢洶洶,接下來的兩軍交鋒更是事關國家興亡的生死大決。此等大戰,總兵之職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