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揚帆西向 第二節

秋去冬來,轉眼已近歲末。這一日天空中颳起了凌厲的北風。早朝結束,百官剛一步出華蓋殿,立刻就感受到了空氣中所包含的寒意,遂都加快步伐,向皇城外的官衙走去。不一會兒功夫,天街便已變得空空蕩蕩。而就在百姓一窩蜂的回衙取暖之時,一位年約三十齣頭,身著緋紅色葵花胸背團領衫,頭戴烏紗帽,腰纏犀角帶的英俊內官,卻從西華門方向緩緩走進宮來。

這位內官便是當年的燕王府承奉馬和。永樂登基後,大封靖難功臣,馬和雖是內官,不可能封爵,但也因功被授以內官監掌印太監之職。同時,永樂特賜其「鄭」氏之姓,以彰其在鄭村壩決戰中火燒南軍連營的大功,故馬和從此改名為鄭和。

明代制度,在內宮共設十二監、四司、八局,以管理宦官,合稱二十四衙門。而二十四衙門中,十二監地位較高,掌印者稱為太監,正四品銜,其餘依次為少監、監丞等。不過同為正四品,根據職責分工不同,十二監衙門的地位差遣也各有不同,且隨時代變化各有升降。而在明初時,負責管理宮人的內官監則是其中最為重要者。鄭和既為內官監太監,換句話說也就是明宮內官之首。

今天一大早,鄭和就到了西華門,專等永樂下旨召見後才進得宮來。按道理說,內官作為皇帝家奴,本犯不著像外臣一樣走這些繁瑣程序。不過此時的鄭和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回京復命的朝廷使臣。原來四月間,因倭寇從海上侵犯蘇、松,永樂遂遣鄭和為使,出海詔諭日本國主源道義(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明人不知日本有天皇,誤將把持國政的幕府將軍認作國王),命其約束國內浪人,勿犯大明疆土。鄭和東渡扶桑,圓滿完成了皇帝交待的任務,於數日前乘船抵達松江府太倉港,眼下是正式入宮繳旨。

永樂在武英殿召見鄭和。鄭和沿著天街走了一段,前方忽然有一個人迎面而來,他抬頭一看,來著正是太子太師、曹國公李景隆。

待認出來者,鄭和忙止住腳步,略整理下衣冠,隨即側身閃道一旁。待李景隆靠近,旋躬身一揖,恭恭敬敬地道:「奴婢鄭和,見過國公爺!」

「唔?」李景隆似乎一直沒看見前方有人,聽到人聲頓吃了一驚,待看清是鄭和後,方道,「原來是三保啊?好些日子未見,你到哪裡去了?」

聽得景隆之語,鄭和先是一愣,隨即暗暗好笑。遣他出使日本,原本還是李景隆在朝堂上首提倡議,得到永樂許可後方有此行。如今他東渡歸來,奏本前幾日就送到了京城,邸報也已將消息登出,李景隆身為太子太師、朝臣之首,怎麼連這也不知?

「回國公爺話,奴婢方從日本歸來,此番是入宮繳旨來著!」

「哦……」李景隆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連聲道,「對對對,你是出使日本去了!我都差點忘了!」說到這裡,李景隆突然又想起什麼,臉上竟露出一絲神秘的表情道:「三保,聽說你此次出使收穫頗豐,日本國主源道義已答應遣使入朝納貢,不知可有此事?」

「是有此事。源道義慕我天朝威儀,不僅承諾緝拿海寇,還答應明年遣使入京!」這些事鄭和早已在給皇上的奏本中詳細道明,自也無必要瞞李景隆。不過讓鄭和略覺奇怪的是,李景隆怎麼突然想到要問這些,而且看起來還頗有些急切。

「這是大好事啊!」就在鄭和疑惑間,李景隆忽然一拍巴掌,大叫一聲,把鄭和嚇了一跳。再看李景隆時,只見他滿臉欣喜,激動地道,「洪武朝時,太祖屢招日本納貢,無奈此夷偏居海外,不識教化,竟抗命不朝。其時太祖憤怒,本欲興兵討伐,但因國家方立,百姓急需休養,遂置之不理,但終為一憾。不料二十年後,你再次東渡,不僅命得日本緝捕海盜,還說得他遣使入朝納貢,如此豈非大功?」

「此皆是陛下仁德所致,奴婢一介末臣,豈敢忝居此功?」鄭和實在不知道李景隆到底要說什麼,口中敷衍,心中卻愈發狐疑。

「不管怎麼說,這也是大功一件!」李景隆把鄭和拉到一邊,臉上露出一絲親切的笑容,語氣和藹地道,「三保,此番你進宮復命,皇上必然龍顏大悅。屆時若他老人家要下旨獎掖,還望你將我當日的舉薦之功重提一下哦!」

原來如此,鄭和恍然大悟。李景隆之所以如此客氣,甚至不惜降尊纖貴討好自己,原來是想從此次招撫日本的功勞當中分一杯羹!

按道理說,此次自己招撫日本成功,確實有賴於李景隆之前的倡議舉薦,他要分功也是理所當然的。可問題是,這日本又不是韃靼,它不過是一海外小番,即便招撫成功,又能有幾多功勞?以他李景隆的身份,何至於對這點微功念念不忘,竟不顧體面來求自己這個宦官?想到這裡,鄭和又略為奇怪地望了望李景隆,卻見這位世襲曹國公也正滿臉期盼又略顯焦急地看著自己。見此情狀,鄭和稍一思忖,頓時恍然大悟——李景隆快倒台了!

早在鄭和出海之前,朝中便已有好些顯貴參劾李景隆。而此番東渡歸來,鄭和一上岸便立刻把出海期間的邸報翻了個遍,從中便查到了七月以來,朝中大臣接連彈劾李景隆的事迹。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朝中百官紛紛上書,對李景隆及其黨羽胡觀等人展開了猛烈的抨擊:九月,錦衣衛指揮同知紀綱、潘諝參李景隆私擄北京良民之子閹為火者;十月,刑部尚書鄭賜、左都御使陳瑛參曹國公李景隆、長興侯耿炳文衣服器皿僭飾龍鳳,以帝王自居;十一月,陳瑛再次發難,直指掛左都督銜實任湖廣都指揮使的李增枝向屬下大肆索賄,凡不從者皆誣以為齊、黃奸黨!李景隆身為其兄,不僅不加制止,反大肆縱容,並分享其利。彈劾的奏章一道接著一道,永樂雖仍都置之不理,但從硃批中越來越多申斥李景隆的言辭中可知,皇帝對這位迎駕功臣的態度已大不如前。由此,鄭和知李景隆在朝中已是步履維艱。再聯繫到剛才李景隆見自己時的恍惚神情,鄭和甚至可以猜到,方才的早朝上,群臣又對他展開了新一輪的口誅筆伐,這位天下文武百官之首,開國、靖難雙料勛臣已被逼到了懸崖邊上!如今的他,正惶惶不可終日,瘋狂尋找能挽救自己命運的稻草。於是,倡議招撫番邦這種原本微不足道的些許功勞,時下在他的眼裡也變得彌足珍貴!他希望能用這些功勞,喚起永樂對自己的認可乃至同情,從而抵消百官口中的種種「過失」,使自己擺脫行將垮台的命運!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不知怎麼的,鄭和腦海中突然冒出這兩句話。不管怎麼說,李景隆之於永樂還是有恩的。白溝河喪師倒也罷了,那純粹他無能所致,談不上什麼「暗助」;可後來獻城之舉,對永樂倒確是一件大功。而且,要不是李景隆打開金川門,靖難能否成功還真不好說。而且在永樂登基後的這兩年里,他也算是忠心耿耿,可最終卻仍逃不掉被卸磨殺驢的命運。想到這裡,鄭和心中不由產生一絲憐憫之情。

不過很快,鄭和便意識到,這種想法是要不得的。他與李景隆非親非友,其是何結果,與他並無相關。而且作為永樂最信任的內官,他不能置疑主上的任何決定,也沒有資格置疑。更何況,他鄭和也是燕藩舊臣,當年還親自參與了對李家兄弟的陷害和拉攏。而在此期間李景隆所展露出的種種卑鄙無恥歹毒下作,更讓他十分鄙視。對這樣一個齷齪小人,他實犯不著抱以任何同情。想到這裡,鄭和心中的憐憫一掃而光。再看李景隆時,他的眼光中只剩下一絲冷漠與淡然。

「國公爺放心!」鄭和淡淡一笑,道,「此次入宮,奴婢必當提起太師當日倡議之功!」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見鄭和答應得痛快,李景隆竟有點欣喜若狂的味道,全然沒有察覺到這不過是這位太監的隨口敷衍。樂了半晌,他終於平和了些,隨即感激地拍了拍鄭和的肩膀,又道了聲謝,方轉身離去。

望著李景隆的背影,鄭和感慨萬千地嘆了口氣,隨即也轉過身子,朝武英殿方向走去。

一進武英殿議事閣的門,一股暖意便撲面而來。鄭和定眼一瞧,永樂正盤腿坐在窗前榻上,一旁還侍立著一個親王服飾的青年男子——漢王朱高煦。

在進京之前,鄭和就已聽說朱高煦一改早先閉門不出的態度,近幾個月來成天圍著永樂晃悠,此時見他在場自也不奇怪,只趕緊跪下向這父子二人行禮。

待行完禮起身,永樂尚未開口,高煦便在一旁嘻嘻笑道:「三保來得好。父皇正心氣不順,今爾出使歸來,正好講講東瀛見聞,也讓父皇高興高興。」

鄭和聞言一愣,忙對永樂欠身恭敬道:「不知陛下因何事不豫?」

永樂沒有說話。這位大明天子今天確實不太高興。幾日前,解縉將修纂好的錄韻類書呈上。當時永樂粗粗一覽,見此書類別清晰繕寫工整,甚至配有精美插圖,心中十分高興,當即賜名《文獻大成》。不過幾日來,他細細翻閱,卻發現裡面內容中有諸多未備之處,尤其是子、集二部,甚為簡略,諸多方技、雜學典籍俱被摒棄在外,就是經史,也發現很多刪節之處,與修書之初衷相差甚遠。想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