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東昌慘敗 第七節

南軍中軍大陣的最中央,盛庸與鐵鉉正站在臨時搭建的望樓上鳥瞰全局。見朱棣的帥旗移動,盛庸的眼中閃過一絲喜悅的光芒,他當即大聲下令道:「命前陣勿要阻擋,只管結陣自保,放燕庶人進來!」

其實不用盛庸指示,前方的南軍早已準備就緒。六花陣本分內、外兩層,陣中七軍皆自成一體。本來,為確保中軍大陣無恙,周圍的六小陣應互相策應,抵擋來犯敵軍,但此次,庄得的前軍和葛進的右虞侯軍卻對氣勢洶洶殺來的燕軍視若無睹,只在巨大木盾的掩護下龜縮自保。燕軍一時無法破壞巨盾,索性便從兩陣中央的縫隙直突向前,朝中軍大陣殺去。而此時,盛庸的中軍陣型也出現鬆動,竟讓燕軍連破幾道防線,直讓朱棣他們衝殺到了腹心。

燕王親軍在進攻時,本是一個鬆散、巨大的錐型陣,但剛才為了從南軍前方的兩個小陣中間穿插,這個錐型陣的左右兩角已被擠壓了不少,此時幾乎成了一個長條狀。方才朱棣帶著馬雲、狗兒等一眾內官沖在最前面。見眼前的南軍四散而逃,朱棣正暗自高興,忽然後方「啊呀」一陣驚呼響起,朱棣回頭一看不由大驚——在自己身後四十餘步外,南軍忽然拉起了幾道絆馬索,幾十個親軍騎士猝不及防,頓時栽落馬下。

「殺燕賊啊……」就在朱棣驚愕間,震天般的喊殺聲已四處響起。朱棣舉目四顧,當即驚得張大了嘴巴——此時的南軍中軍陣型已發生了巨變。前方百餘步外,約五千南軍健卒聚集在盛庸所處的望樓下,而在兩側遠方,則有更多的南軍步卒結成一個個小圓陣,相互策應著向自己步步逼近;最要命的是身後,在用絆馬索掀翻了幾十個燕軍騎兵後,南軍步兵在大盾的掩護下一擁而上,將原先被撕開的缺口重新堵上,把大部分燕王親兵堵在了中軍陣外!此時的南軍中軍戰線,已由最開始的矩形一變成為環形,除五千人馬聚集中央,保護盛庸等主將外,居於外圍的三萬將士則逐漸縮小陣型,一步步將朱棣他們壓縮在陣中!

就在朱棣身陷敵陣時,南軍大陣外的金忠也發現了不對勁。庄得和葛進在幾乎沒有抵抗的情況下便放任朱棣攻擊中軍,繼而南軍中軍又將缺口堵上。金忠見多識廣,立馬意識到這是早有預謀,專釣朱棣上鉤!

「先生,使長被堵在裡面了,快想辦法救他!」中軍主將張玉這時正與金忠站在一起,眼見燕王親軍的身影被南軍淹沒,他當即急得大喊。

金忠此時也萬分緊張。南軍重新列陣後,金忠他們的視線被擋得嚴嚴實實,已無法得知朱棣在陣中的情況,但從南軍這一系列有條不紊的舉動中,金忠可以斷定,燕王現在必是兇險萬分。當務之急,是要儘快打破南軍大陣,將燕王他們救出。

南軍總數不過十萬出頭,現在的燕軍加上韃騎共有九萬。以燕軍的實力,強行破陣並不是不可能,最關鍵是破陣的速度!若陣還沒破,燕王便已罹難,那就追悔莫及了。想到這裡,金忠的腦筋開始飛速運轉——破陣的方法有很多種,但要想快速破陣,無疑得仰仗騎兵,尤其是有重甲護身的鐵騎,更是強行撕開敵軍陣線的不二法寶。本來,燕軍中共有三萬鐵騎,分別歸於中、前、左三軍,由張玉、丘福、朱能三位大將統率。若他們在,金忠自信可以衝破前方南軍的阻撓。可問題的關鍵是,現在前軍和左軍中的二萬鐵騎已被高煦帶去了威縣,現在金忠手裡只剩下張玉的一萬鐵騎,外加近萬朵顏韃騎。胡人不善攻陣,而這幫韃騎方才又被地雷炮嚇了個半死,強驅他們硬攻肯定不行,必須另想對策。

「欲破方陣,必攻四角!」這一兵家之常理在金忠腦海閃過。略一思忖,他終於拿定了主意:「傳令士弘將軍,率左軍所剩將士與朵顏韃騎迂迴至敵陣東北角,攻其左虞侯部,以為策應!」說到這裡,金忠又對張玉鄭重道,「張老將軍,現我軍僅剩中軍一萬鐵騎,還請你率他們正面強攻盛庸的中軍大陣,無論如何,一定要殺入陣中。你部一出,我既率全部兵馬壓上,將正面兩個小陣牽制住。南軍兵少,只要我軍全軍壓上,其縱有陣勢依持,亦無太多餘力制衡你部,你可趁勢與王爺會和殺出!」

「好!就這麼辦!」張玉不及多想,當即答應一聲便要出動。

「張老將軍!」金忠又拉住張玉的馬韁,補充道,「此戰非為破陣,而是要救出王爺。張將軍人少,一旦突入陣中,切勿與敵多做糾纏,找到王爺與之會和便可!」

「老夫曉得!王爺危在旦夕!先生莫要叨咕了!」張玉已是心急如火,哪顧得上和金忠啰嗦,當即撥馬去了,不一會兒,張玉和朱能已分率所部馳出,向南軍大陣殺去。而正如金忠所料,此刻前方的兩小陣再也不龜縮自保,而是逐漸合二為一,對張玉的鐵騎展開激烈的抵抗。

一場空前慘烈的血戰開始了。燕軍為營救主帥,個個奮不顧身,通紅著眼英勇砍殺;南軍方面,中軍大陣外面的各小陣也是拚死展開截擊。雙方都要爭取時間,燕軍必須趕在燕王親軍崩潰前突入盛庸的中軍陣中,把燕王救出去;而南軍要做的,就是死死纏住朱能和張玉,堅決不讓他們突破中軍的外圍防線。只要拖到朱棣被擒,眼前兇殘的敵人必將喪失勇氣,全線崩潰。

朱能部在南軍背後,他那裡的戰況一時不好判斷;而張玉直撲南軍正面,他的進展被金忠盡收眼底。張玉的突進速度很快,一會兒功夫,倉促合軍的庄得、葛進部出現鬆動,防線也逐漸凹陷進去。

「傳令全軍,準備進攻!」見張玉進展順利,金忠暗自高興。如今這種情況,盛庸是再也玩不出花樣了的。照這種氣勢,只要己軍全上,不僅燕王能救出來,一場完勝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在將士們蓄勢待發之時,燕軍西南方向卻突然奔來一名哨騎。騎兵的背上插著兩支箭矢,一看就是被人射傷的。

「南……南軍!」還沒到陣里,騎兵便支撐不住了,他用盡全身力氣,大聲喊出自己發現的敵情後,便一骨碌從馬上跌下來,倒地氣絕!

雖不過寥寥數字,但哨騎的話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南軍不都在前面嗎?怎麼後方也有南軍?

金忠內心也是驚駭不已。他馬上掉頭瞭望,不多時,地平線上便冒出一大群黑點。真的是一支大軍!

「中計!」金忠身子一軟,幾乎從馬上栽了下來。而在南軍那邊,望樓上的盛庸和鐵鉉早已遠遠瞧得,當即欣喜若狂地擊掌大笑。

這支突然出現的兵馬果然是南軍,而且人數不少,馬步共計四萬有餘,領頭的也不是別人,而是真定大營中僅次於安陸侯吳傑的第二號人物——參將平安。

當初白溝河大敗後,平安隨郭英逃回了真定。其後郭英被罷免,吳傑統領真定大營,平安便歸於吳傑麾下。吳傑原先是河北都司掌印,說白了就是個坐纛將軍,平日里只負責真定府的防禦。而平安是百戰老將,又久隨郭英出戰,在真定的北伐將士中威望甚高。有了這麼層緣故,真定大營雖歸吳傑主持,實際上平安的影響力卻幾乎可與他分庭抗禮。

燕軍掃蕩山東腹地,威脅直隸,盛庸不得不出城追擊。面對敵強我弱的不利形勢,王度設計以真定軍馬為奇兵,希望他們能隱匿行蹤增援山東,在兩軍激戰正酣之際抵達戰場,對燕軍形成夾擊,從而一舉奠定勝局。但是,因吳傑一直對盛庸這個總兵陽奉陰違,為防吳傑抗命不遵,王度在讓盛庸給吳傑下令的同時,又命使者暗中攜帶了一封密令給平安。結果不出德州諸人所料,吳傑一接軍令便滿臉愁容,繼而吱支吾唔顧左右而言他。使者見吳傑猶疑,遂將盛庸密令交給平安,希望他能躍過吳傑,直接聽盛庸之令出兵。

平安乃洪武朝老將,以前便與盛庸關係不錯。二次北伐時,他二人都在李景隆麾下,彼此間也多有配合。且與吳傑這幫子勛臣出身的將領不同,平安是一心忠於朝廷的,當盛庸在信中萬分誠懇地請他相助時,平安當即慷慨應命。隨後,平安找到吳傑,借口偷襲北平,將所部四萬大軍帶出了真定。出城後,平安折而向南,一路經順德、廣平、大名三府,一直到達大名府南四十里處的南樂。在那裡,平安部折轉向東,進入山東境內,抵達魯西的朝城縣。一路上,平安晝伏夜出,專挑小道行軍,走的十分小心。朱棣以為真定即便出兵,也只會就近從威縣一帶入魯,卻沒料想他們居然兜了這麼大個圈子!因此平安竟躲過了燕軍的哨探。

抵達朝城後,平安偵知燕兵已北上東昌,便也領兵出發,一路風餐露宿,在東昌東南五十里外的莘縣境內紮營,並與盛庸接上了頭。此時燕軍主力已到滑口,盛庸準備迎敵,並命平安疾速趕到東昌。平安一路疾行,終於在朱棣身陷重圍的關鍵當口趕到了東昌戰場!

「變陣!變陣!」在經歷短暫的驚駭後,金忠聲嘶力竭地大喊。現在的燕軍本陣正對北面的盛庸,而平安卻是從側後方殺至,若不趕快調過頭來,恐怕這剩下的六萬將士都要被殺得乾乾淨淨。

燕軍本陣出現騷動。真定南軍的出現,不僅讓燕軍將士措手不及,更加劇了他們心理上的恐慌。說時遲那時快,就在燕軍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