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真定大捷 第十一節

在朱棣主力與耿炳文本陣殺得如火如荼之際。在他們後方七八里開外,朱能與張輔正統領著永清左右二衛,向剛剛渡河、立足未穩的南軍右副總兵李堅發起了凌厲的攻勢。

永清左右二衛重歸燕王帳下後,先是在莫州整編,後又尾隨著燕軍主力一路跟進,駐紮在了無極東北近百里外的祁州鄉間。保定易幟後,真定的南軍哨騎偵察範圍大大縮小,加之朱棣一開始就有意隱瞞實力,命二衛兵馬盡擇荒野潛行駐紮,如此竟逃過了耿炳文的視野,成為燕軍的一支奇兵。昨日商定襲擊中使後,朱棣便遣使飛奔祁州,命臨時統率二衛的朱能、張輔星夜馳援無極。直到今日清晨,二衛終於趕到,並在城西的一片密林中隱蔽下來。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待滹沱河南岸的南軍過河,再半渡而擊之。

李堅順理成章的中計。當他的右副將大旗在北岸豎起後過了半晌,東北方向便傳來隆隆的馬蹄之聲。

朱能手下的永清二衛有七千人,外加朱棣配給他的一千燕山鐵騎,總兵力八千。永清二衛雖比不上燕山三護衛和燕山三衛,但也是大明北軍的精銳。而反觀南軍,京衛全在耿炳文本陣,李堅部儘是南方士卒和河南屯田軍,戰力連二流都勉勉強強。最要命的是,此時南軍正在渡河,踏上滹沱河北岸的兵力不過一萬餘人,且都擁擠在一起,根本來不及布陣。而在他們身後,還有無數渡船載著後繼兵馬,鬧鬧哄哄地向北岸靠攏。

沖在燕軍最前面的是張輔,緊隨他身後的是一千燕山鐵騎以及從永清二衛中甄選出的一千五百名輕騎。在他們身後,朱能則率領著五千餘步卒快速跟進。眼見前方南軍亂作一團,張輔便知此戰必勝。兩千五百名騎兵,就如兩千五百個催命閻羅,將給南軍帶來致命的衝擊!

「速結方陣!」眼見燕軍越逼越近,李堅心中已是大駭。他用盡全身力氣咆哮,力圖將全軍將士整合起來。

但終究是來不及了。十餘里的路程,對燕騎來說不過轉瞬間事。就在南軍驚呼著向李堅靠攏時。燕軍鐵騎已是呼嘯而至。

「啊……」

「哎呀……」

燕山鐵騎猶如風捲殘雲般,對驚恐的南軍士卒展開凌厲攻勢。而沒有陣勢的依持,南軍步卒在馳騁縱橫的燕軍騎兵面前毫無抵抗力。很快,在一片慘叫聲中,南軍鬆散的陣勢被輕而易舉地擊潰。燕軍騎兵便將南軍分割成大大小小的不同圈子,隨後,朱能部所趕來,將已被打散的南軍一塊一塊地蠶食掉。

不過南軍也非全軍盡潰。渡口雖已被燕軍佔領,在緊挨著河堤的一片小高地上,便還有一塊陣地掌握在南軍手裡。而在他們中間指揮的,則是右副將李堅。一開始,李堅還大呼小叫、聲嘶力竭,甚至還親自劈死一個胡亂散逃的千總,希望能震懾軍心,將南軍聚在一起。但很快,當朱能也突入陣中時,李堅便知不妙,他當即放棄收攏全軍,列陣迎戰的幻想,而是將自己的數百名親兵,以及周圍的千餘名南軍官兵聚在一起,結成小陣自守。李堅畢竟是這萬餘人馬的主將。一旦他的將旗穩住,一些像無頭蒼蠅般亂竄的南軍便彷彿找到了目標,紛紛向其處聚來,不多時,此地已聚集了近三千南軍敗卒。李堅在都指揮劉燧等一干屬將的協助下,將敗卒組織在一起,背河列陣自守,倒在大敗之中成就了一番小氣候。張輔帶人突了幾次,想攻破其陣,可李堅防範嚴密,次次讓其鎩羽而歸。

對李堅而言,此時的形勢已是明朗:雖然自己重新結陣,保住數千將士性命,但己部大敗的事實已無法改變。對於陣外的散兵游勇,自己已是無能為力。能不能躲過燕山鐵騎的追殺,就只有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作為右副將,此刻李堅要做的就是穩固陣營,保持這三千多人的戰鬥力和威懾力,儘力拖延住朱能。眼下耿炳文與朱棣正處在僵持的關鍵時期,若是讓朱能大獲全勝,率軍增援,那耿炳文的本陣便也很有可能被擊潰。果真如此,則大勢去矣。而反之,只要自己這個小陣還在,朱能就不敢放心西向,增援朱棣,那樣全局戰事就還有轉圜之機。若能堅持到耿炳文獲勝,那自己也就得救了。

「將士們勿要驚慌!耿帥大軍就在真定城下。只要守上一兩個時辰,他便能殺敗燕庶人,救我們出去!」李堅聲嘶力竭地叫著。其實李堅心中也明白,以南軍與燕軍的實力對比,耿炳文能不能打敗燕軍都得兩說,想一兩個時辰便脫險,簡直就如天方夜譚!不過眼下自己危如累卵,也顧不得計較這許多了,只要多拖上一時,他便多一分希望。只是李堅自己也沒注意到的是,他平日里一向雄渾的嗓音此刻已止不住微微顫抖。

「這李駙馬倒是個堅毅之人哪!」遙遙聽著李堅呼喊,朱能臉上浮出一絲不屑的笑容。此刻其他的殘敵已全部肅清,本還在渡河的南軍見勢不妙,也不顧李堅令旗催促,紛紛折返回去,滹沱河北岸的戰場上,燕軍已佔據絕對優勢。

「看他還能硬到幾時!」一旁,張輔冷冷答道。在他身後兩千餘騎兵已集結完畢,只待朱能一聲令下,他便要飛馳而出,將這股頑敵消滅殆盡。

朱能一笑,卻不再說話,只是將手中寶劍向前一頃。張輔會意,舉薦高呼道:「攻破敵陣,殺了李堅!」

「攻破敵陣,殺了李堅!」燕軍將士齊聲高呼。隨即,張輔一夾馬腹,兩千餘騎士奔騰而出,排山倒海般向李堅小陣殺去……

真定城外,耿炳文已是心急如焚!

戰事已持續了近兩個時辰,可燕軍仍沒有退兵的跡象。耿璿與朱棣交手幾次,但就是拿這位燕庶人毫無辦法。連城頭觀戰的暴昭都忍耐不住,又從真定城中抽了一萬步卒過來參戰,可仍不能改變這僵持的局面!尚待在南岸的李堅余部早已來報,言北岸南軍大部潰散,右副將李堅被圍,可眼下耿炳文卻再也調不出援兵來了!

李村渡口的北岸已被燕軍封鎖,讓南岸將士強渡必然損失慘重,何況這幫人眼見近萬袍澤被燕軍割韭菜般除盡,已是嚇破了膽,自己即便下令,他們也未必還有勇氣登舟;真定倒還是有兩萬人,可裡面有近半是老弱。而且此時出城,萬一朱棣還有什麼奇兵,把真定也給襲了,那這十三萬大軍恐怕就真得全葬送在這裡了。

可本陣也不能動!經過一番不要命的搏殺,在付出了幾千條人命的代價後,先前被動的局面已被扳了回來,眼下己部與燕軍正處於僵持角力的關鍵時刻,自己就連一個兵也不能抽走。

派不出援兵,但李堅部卻不能不救!耿炳文清楚,自己本陣與朱棣主力的僵持不可能持久,只要哪一方獲得援兵,便有可能改變整個戰場的局勢!自己已沒有援軍,而朱棣還有朱能的八千奇兵!一旦這八千人擊垮李堅,挾得勝之勢而來,戰場的局面頃刻間便會顛倒!

「傳令三軍,全力進擊!命耿璿精騎不惜代價,死斗燕庶人!」思慮再三後,耿炳文大聲向旗官下達了鈞令。耿炳文知道,朱棣絕不會跟自己死拼到底。即便拿他手頭的三萬將士來換自己的全部十三萬大軍,朱棣也是萬萬不會換的!朝廷沒了十三萬兵,可以面不紅心不跳地再調十三萬來,可朱棣要是沒了這三萬兵,那他就不用再搞什麼「靖難」了,直接投降便是。因此,耿炳文相信,只要再讓燕軍死上大幾千人,那就是把自己的腦袋擺在朱棣面前,他恐怕也沒心思來割了!現在,耿炳文就是要以命搏命,用將士的鮮血來換時間。哪怕己部會因此多傷亡一些。他已不奢望能擊退燕軍,但只要能在李堅崩潰前逼燕軍主動退兵,那今日便沒輸給燕軍——反之,若朱棣堅持到朱能趕到,那迎接南軍的,將又是一場大大的敗仗!

戰鼓齊鳴,號聲震天,在耿炳文的嚴令督促下,南軍將士鼓起最後一絲餘勇,與燕軍展開殊死搏殺。

朱棣此時心中也是叫苦不迭。從兩軍開戰到現在,時間已過去了兩個時辰。燕軍畢竟人少,面對人數倍於己的南軍,長時間搏殺下來,雖然將士們仍然能戰,但馬力早已經乏了。朱棣手下的這兩萬多燕軍大部分都是騎兵,在平原作戰,騎兵自然佔盡了便宜,但眼下這優勢已越來越不明顯。尤其是燕山鐵騎,因為裝甲沉重,戰馬的腳步也是越來越沉重。一旦失去了速度的優勢,那鐵騎的威力就降低了大半,面對結陣而戰的南軍,自己將蒙受巨大的損失!

可朱棣也不能退兵。耿炳文已是殺紅了眼,一個勁地纏住燕軍猛攻,朱棣手下已有好些部屬被南軍纏住。此時要是下令退兵,南軍必然士氣大振,全力猛追。到時候好不容易抓住的戰機化為烏有不說,若是耿炳文乘勝追擊,自己不折上幾千人,就壓根兒別想出真定地面兒!

事到如今,朱棣不由有些後悔。早知道是現在這個局面,當初整編永清二衛時,就應該多撥幾千匹馬過去!永清二衛原本就有大部是騎兵出身,只是耿炳文為防備他們,生生將他們派去守城,成了步卒。而雄縣一戰,燕軍繳獲了九千匹戰馬,若將這些馬重新裝備給永清二衛,眼下李堅恐怕早就被滅了!只是萬萬沒想到,李堅居然能臨危不亂,硬是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結陣死戰,把朱能這支奇兵牢牢牽制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