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新的展開 第五節

三十分鐘後,犯人又跟塔台通話。

也是那個中年男子的聲音。

「已經過了三十分鐘。」

「我知道。」站長日下回答道。

「已通知傳播媒體的記者嗎?」

「不用通知,就已經有電視台的轉播車趕來了,不久,新聞記者也會陸續趕過來。」

日下的話不是謊話。

多半是前來接機的人知道飛機被挾持,於是通知電視台吧。

晚間十一時,北海地道區的傳播媒體記者有一大半聚集在機場,電視也開始實況轉播。日下和淺井、君島一起在貴賓室跟記者見面,說明直到目前的經過。

「劫機犯說你們全都到達後,將發表聲明,因此,請你們推派三名代表,跟我們一起去塔台。」

「他們要提出什麼聲明呢?」

「這要問他們才知道。」

記者選出三名代表後,一起前往塔台。

日下再度呼叫五三七班機的犯人。

「我們已照你的要求,把記者的代表帶來這裡,你想說什麼就儘管說吧!」

「我們,」那個男子說。「為了實現如下的要求,才挾持這班月光班機。」

犯人的講話聲很鎮定。

「那個要求是什麼?」

「中南半島的難民問題,目前已成為世界的問題,特別是亞洲的重大問題。目前在東南亞,為無處可去而大傷腦筋的難民人數據說已多達三十萬到四十萬,身為亞洲一員的日本非得正視這個問題不可,可是,日本政府和國民全都無視於這個問題,在備受世界的批評後,日本政府才提出接受難民、提供援助資金的聲明,可是,有沒有確實執行,就沒有人知道。

「就連面積才只有一百平方公里的香港,目前都收容二萬八千名難民,也為了難民提供幾個小島。

「可是,反過來想想日本,直到目前,允許在日本定居的難民數才只有十三人。

「很顯然的,這是日本政府的怠慢,何況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佔領越南,這是造成越南內戰的主因,在責任上,日本不是應該接受越南難民嗎?

「我們日本政府提出下列的要求。

「發表最少要收容五萬難民。

「如果這是不可行的,那就除了目前的救濟金外,還要提供五萬人所需要的經費,例如印度尼西亞目前在無人島興建難民營的經費,全部由日本政府負擔,因為自認是亞洲領導者的日本,本來就該這樣做。

「如果日本政府接受這項要求,我們立刻釋放人質。」

正在做記錄的一個記者向對方問道:「可以問你問題嗎?」

「你想問什麼問題?」

「如果政府拒絕你們的要求,將會怎樣?」

「我們就繼續挾持這架飛機。」

「可是,機內的三百餘名人質跟越南難民不是毫無關係嗎?」

「你的意思是說機上的人質很可憐嗎?」

「不是嗎?」

「好奇怪呀!」

「什麼事讓你感到奇怪?」

「這架飛機內才只有三百餘名人質,這對目前搭乘貨船在香港海域和菲律賓海域漂流的難民,實在是不成比例,因為這些難民多達好幾千人,他們全都無處可去,只好睏在船上,在炎熱的天氣下,全都擠在甲板上,糧食和醫藥也很缺乏。你們不同情這幾千名難民,卻擔心這三百名乘客和機員的安危,不是太過分了嗎?」

「那不一樣。」

「不,完全一樣。就是因為你們認為不一樣,才不會把難民問題視為自己的問題,也難怪日本對難民問題會那麼冷漠,以至於受到世界各國的批評。」

「我想請問你們的事情。」另一個記者揷嘴道。

「什麼事情?」

「你們有多少人?」

「這跟人數無關。」

「可以請教你們的尊姓大名嗎?」

「也跟名字無關。」

「聽說你們在飛機上放置塑料炸彈?」

「是的,我們在三個地方放置塑料炸彈,一旦引爆的話,這架飛機將會被炸成碎片,也會有很多人被炸死。」

「你不能把人質中的老弱婦孺釋放掉嗎?」

「在貨船上等待救援的難民中,有一大半是婦女和小孩,也有病人,他們也沒有被特別收容。」對方好像有點生氣地說道。

「你們跟在北海道發生的新婚夫婦綁架事件有關嗎?」第三個記者這麼問道。

「無法奉吿。」對方回答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