朧夜的底層 第十七章

翌日,我再度前往神田,是因為收到了加茂老師的明信片。

明信片的內容是某位他曾經教過的陶藝家即將在神田的畫廊開個展。我還拿過那位陶藝家做的咖啡杯,算是有緣。

我從平常走的靖國大道書店街穿越斑馬線,按照明信片上的地圖找到畫廊。

雅緻的展示櫥窗內,展示著宛如現代畫般用色大膽的彩繪大盤。門是開著,不過這種地方不同於書店,我不太習慣,進去時有點膽怯。一名女子躬身相迎。

裡面很明亮,空間雖不如美術館那麼寬敞,不過室內被充分運用,從大陶壺到小酒杯都恰如其分地安置在各處。

個展也是展售會。某些酒杯和咖啡杯,像嘰嘰喳喳的小朋友放在入口處的平台上,標示著連我也付得起的價錢。

在同一座平台上,還放著寫有作者簡歷的象牙白小紙片。我拿了一張,繼續往裡面走去。

從葉形碟到手缽、茶杯,順著陳列的陶器逐一看去,自然產生節奏起伏的調性,彷佛輕快的音樂自某處傳來。

我在茶杯前站定。六個茶杯各有特色,右前方那一個很吸引我。

造型簡單撲素,沒有迂迴詭奇之處,是一個自底部隱約浮現溫暖米白色的茶杯。杯體上流動著一抹微雲,看起來幾乎是白色,定睛注視久了卻感到從裡面透出紅色。不,不只是紅,其實是五彩流雲。

乍看之下還看不出來,但是我漸漸發覺,就連溪流的綠與蒲公英的黃似乎都蘊藏其中:

我在那裡流連許久,之後繞行會場一圈,又回到了原地。

我想要這個美麗的小東西。我把皮包從肩頭卸下放在腳邊,很沒規矩地膝蓋一彎就地一蹲,盯著那隻與視線等高的茶杯,看著一旁的卡片。上面扼要地註明了「白釉紅茶碗」,沒有標示假名拼音,所以我不確定該怎麼發音。到底是按照音讀念成「hakuyukou」,還是音讀與訓讀夾雜。

但是光看這五個字,彷佛可以想見這茶杯的風姿。

我曾經看過能劇服裝的圖樣集。在色彩豐富的照片旁,有各種多采多姿的服裝名稱。

「金紅片身雙色詩歌紋樣厚板」 ,或「紅白薄淺蔥段秋草紋樣縫箔」 ,以及「紺底敷瓦桐唐草紋樣側次」 等等。光是輕輕念出,心情便為之雀躍。

相對於一連串絢爛華麗的名詞,這個茶杯的簡單名稱倒也別具風味。

我起身看標價,頂端處貼了約有小指甲尖那麼大的圓形貼紙,是一顆紅色圓點,表示「已售出」。

只見四個「0」並列,萬的單位被擋住了,就貼紙底下略微露出的部分來推測,那個數字應該是「3」或「8」。八萬我付不起,但如果是三萬,不用抱著從霞之關大樓縱身跳下的必死決心也買得起。只是,付了那筆錢以後,恐怕好一陣子都得縮衣節食吧。

(我如果去打工也買得起……)大發豪語後才想起「已經賣掉了」,於是回到原點,頓時泄了氣。

在現實生活中,我或許沒有砸下三張萬圓大鈔的氣魄,只有到了那個節骨眼才分曉。不過,說不定我會毅然決然地說聲「把這個包起來」。可惜那個可能性已被剝奪了。

就在我又想蹲下時,背後傳來一個溫柔的聲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