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回 袁世凱殺機暗布 吳錄貞功敗垂成

袁世凱親臨湖北前線督師,馮國璋下令縱火焚燒,清軍才得佔領漢口。不意北方兵變,京畿吃緊。先有山西革命軍殺死巡撫陸鍾琦宣告獨立,舉閻錫山為都督。接著駐灤州第二十鎮統制張紹曾和混成協統領藍天蔚擁軍抗命,拒絕開赴武漢作戰,並提出十二條,威脅清廷。隆裕太后(原光緒皇后)整日以淚洗面,準備攜帶小皇帝溥儀逃往承德避難,重演當年咸豐皇帝故事,卻為袁世凱密電諫阻。真是萬方多難,窮於應付。清廷只好下《罪己詔》,宣誓太廟,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藉以緩和局勢。軍咨府急電保定,召第六鎮統制吳錄貞晉京。

軍咨府大臣載濤親自接見吳錄貞,說道:「現在灤州張紹曾統制、藍天蔚協統又發通電,只有請你去灤州一行,多加宣撫。山西殺巡撫宣告獨立,亦需第六鎮第十二協入山西征剿。現要多多借重吳統制。」

吳錄貞原擬由保定南下去武漢以助革命大業,現朝廷忽改派其為宣撫使去灤州,真是千載難逢,天賜良機,慨然答道:「多蒙王爺抬舉。張紹曾、藍天蔚均是我日本留學同學,卑職前去,定可不辱使命。」

載濤道:「如此更好,你先帶人去灤州。第十二協暫由陸軍部直接指揮。灤州宣撫結束後,你即回山西,我保薦你出任山西巡撫。」

吳錄貞行軍禮告辭。載濤忽又喊住他,回身拿出一個木匣子,遞給吳錄貞道:「此匣你回家後再打開來看。」

吳錄貞一時不明所以,只好雙手捧住退下。他回家打開木匣一看,大為吃驚,其中均是告密他是革命黨的信件。吳錄貞不由得要仔細查看一番。

吳錄貞原籍湖北雲夢縣人。出身農家,早年喪父,隨伯父所設私塾中就讀。他十六歲到武昌新軍當兵,十七歲入湖北武備學堂,十九歲以優異成績,選派去日本留學,入士官學校習騎兵。這些告密信中,有的說他在日本組織「勵志會」,圖謀不軌;有的說他在日本密訪孫文,接受革命洗禮;有的檢舉他庚子年潛回國內參與唐才常、傅慈祥「自立軍」起事;又有的檢舉他宣揚秀才當兵,在武昌向科學補習所、日知會捐助銀兩。他仔細查看,唯獨沒有他和黃興關係的告密,這才使他心情略為寬鬆一點。原來1903年秋,應黃興邀請,吳錄貞偕李書城由武昌赴長沙。黃興在家以生日宴客為名,招待兩湖留日同學友好聚會,席間宣布成立華興會。吳錄貞當年二十三歲,他不願奉調北京任職,但願在湘協助黃興舉事。吳錄貞認為給清廷練兵,無異助敵以刀,贈盜以糧。在座諸同志勸說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君受當道器重,正好投身其中,假與周旋,暗中結交志士,待時而動,將來如果成事,意義不可限量。」

黃興更反覆勸說,促其北行,說明北京的重要意義,勢在必爭,機不可失。

湘事已有頭緒,希望吳錄貞入京速有成就。將來南北呼應,共成大業,其意義和作用比在湖南一隅更大。如此,吳錄貞才決計北上。

黃興在長沙舉事失敗,從此天各一方。吳錄貞長期潛伏,善為周旋,得以出任第六鎮統制,名噪一時。但這與他宏大的革命抱負,相差何至千萬里?因此在而立之年時,作三十自壽詩云:

乘槎直達滄溟東,家在瀟湘雲夢中。

錦瑟年華同流水,籌邊事業等雕蟲。

劍橫玉塞崑崙月,馬渡陰山瀚海風。

三十功名塵土耳,一江冰雪笑漁翁。

只有在武昌起義消息傳來時,吳錄貞那虎嘯龍吟的革命風骨才得脫穎而出。他先請纓率部南下,卻被陸軍部長蔭昌擋回。吳錄貞改變主意,回保定駐地布置舉兵截斷京漢鐵路,阻止清兵南運;忽又被軍咨府電召回京,載濤命他為灤州宣撫使和山西巡撫。

吳錄貞注視著載濤交他的木匣暗想:把這許多告密信給我看,不過是籠絡之計罷了。其動機是使我斷念革命而效忠朝廷,或禍從天降而咎由自取。吳錄貞素懷革命大志,與黃興又有「南北呼應,共成大業」之約,便決定趁時而起。深夜把副官長王孝縝(同盟會員)找來,說道:「濤貝勒派我去灤州做宣撫使,我考慮有兩個計畫。第一個計畫,聯絡第二十鎮往南開,我保定駐軍往北開,直搗京師,推翻清室,創造民國。第二個計畫,灤州和保定軍隊同時會師北京,打出旗號是『維護清室,革新政治』。但如實行第一個計畫,我們力量太嫌薄弱。北京新編陸軍開赴漢口前線除外,尚有第一鎮、禁衛軍、並其他各鎮所屬各營,還有直隸巡防營及舊式綠軍;一旦打出革命旗幟,北京所有力量必然抵抗,在奉天瀋陽的第二鎮,也會開進關內,扼我東路;袁世凱在漢口的軍隊,也可抽兵北上,阻我西路。而且北方民氣不如南方,此方號召,彼方未必響應。雖然革命總帶幾分危險,但看出危險,是不能不顧慮的。其次一策,袁世凱素為北京親貴所疑忌,僅奕劻一派擁戴他。我們會師北京,擁護清室,剷除袁世凱,肅王、載濤、載澤、良弼等都會認我們為友軍,如此可以兵不血刃。入京後掌握中央政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先解決袁世凱,對漢口北洋軍酌情調動、分化,再進一步完成最後目標。你看如何?」

王孝縝道:「吾公計畫周密,可相機行事。只是陸軍部要第十二協進攻山西,此事如何是好?」

吳錄貞道:「現在身邊無人,你是否有可靠同志在北京,派去十二協任參謀官,以做牽制。」

王孝縝道:「我有同學何遂,是廣西派來參加永平秋操的,現滯留在京,是個激進的革命派。」

吳錄貞道:「可請他來談談。」

王孝縝道:「吾公既已做破釜沉舟之計,京中家眷必須離開。」

吳錄貞慨然說道:「我離京後,你將我家眷秘密送往天津租界。然後,你去上海轉武漢找黃興,要他率民軍大膽向北進攻。」

王孝縝回頭去把何遂找來。吳錄貞略為寒暄即道:「我早就聽勇公(王孝縝號)談起你,找你來,有事托你。」

何遂道:「有何事,請公吩咐。」

吳錄貞道:「武昌戰事蔭昌打得不妙,濤貝勒把我找去,告訴我山西宣布獨立,派我的十二協去山西征剿。請你去十二協任參謀官,即去保定報到。」

何遂道:「好。請公把公文交給我。」

吳錄貞道:「此事刻不容緩,公文已來不及,我寫一便箋給你。」

何遂又問:「第十二協統領是誰?」

吳錄貞道:「吳鴻昌。」

何遂道:「吳鴻昌是我保定同學,必能合作得好。」

吳錄貞道:「但你要注意,一團是屬六鎮建制,另一團是禁衛軍,是上面派來監視我的。」

何遂心神領會,說道:「請放心,我有辦法對付。」

說罷,持吳錄貞手書登車去保定。

軍咨府大臣載濤派蔣作賓、黃愷元、陳其采做隨從人員,又派專車送吳錄貞等赴灤州。天明登車後,吳錄貞不禁啞然失笑,他熟知蔣作賓、黃愷元在日本留學時入同盟會。陳其採的哥哥陳其美又是同盟會中堅人物,在上海發動起義成功並舉為都督。便在專車上攤開地圖,暢談張、藍由灤州西進,第六鎮由保定北上會師北京的計畫,眾人聽後都是眉飛色舞。

吳錄貞與張紹曾、藍天蔚是日本士官學校同學,吳、藍又是湖北同鄉,革命意氣早有神交。張、藍在車站歡迎吳錄貞等人,接至鎮司令部,屏退左右,吳錄貞便暢言道:「現在南方已亂,北京空虛。如有一旅之師,大事唾手可成。今灤州軍隊近萬人,悉為精銳,可直抵丰台以逼於北。錄貞由保定調部下所屬一協,直抵長辛店以逼於南,三鎮二協為後援,會師北京,易如反掌。」

雙方人員大受鼓舞。張紹曾道:「綬卿(錄貞字)學兄真雄才大略,我等唯兄命是從。只是要立刻準備行動。」

於是,便展開地圖制定會師計畫。會議尚進行中,蔣作賓說道:「怎不見陳其采,陳其采何處去了?」

正疑惑時,有人報告說:「停在灤州車站的空車皮全開走了。」

至此,不得不改變計畫:無列車運兵,改以徒步行軍向北京前進。

吳錄貞和張紹曾、藍天蔚正研究進軍路線,忽接他派去第十二協參謀官何遂由石家莊車站來電云:陸軍部急電十二協統領吳鴻昌,嚴令率部進駐石家莊,進攻山西民軍。

吳錄貞看罷電文著急道:「吾等在此籌劃革命大業,而我部屬正攻打民軍,真使我丟煞人。」

吳錄貞把電報擲於桌上,焦灼地來回踱步,許久,停步說道:「好在我們這裡已安排就緒,唯一辦法,只有我親自去石家莊一趟。」

藍天蔚道:「現在鐵路全部軍運,你怎樣去石家莊?再說路過北京你向軍咨府如何交代呢?」

吳錄貞道:「我不能經過北京。請借我快馬兩匹,我與衛士乘馬直奔石家莊。」

事已至此,周圍人也無善策。共同約定,張紹曾、藍天蔚接吳錄貞自石家莊來電後,雙方軍隊會師北京,共同行動。

於是,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