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回 清軍漢口縱火 黃興登台拜將

眾人登蛇山向北瞭望。隔江看到:在漢口市中心地帶,無數火頭由小到大迅速蔓延。此時正刮東北風,霎時便成燎原之勢。但見:

烈焰衝天,染紅半邊蒼穹。煙塵蔽地,映徹一江秋水。遙聞庶民號啕哭,近見飛禽驚投林。火龍肆虐,管什麼雕樑畫棟。風婆助勢,恨不得燒穿天庭。繁華市廛頓作瓦礫場,錦繡商埠化為火焰山。昔年火燒赤壁,滿江通紅,只因周郎破曹公。今日火焚漢口,遍地狼煙,卻是清兵害百姓。

看官:清軍為何出此火焚漢口的毒計?原來武昌首義成功,民軍派兵過漢口維持社會秩序,深得各界民眾擁護。各地方保安會、消防會協助民軍巡邏緝拿匪徒。漢口軍分府又從漢陽兵工廠領取步槍一千支,分送漢口商會保衛地方。劉家廟戰事爆發,漢口商會更就近購買乾糧,籌辦糧台。民伕運送槍炮子彈甚為踴躍。劉家廟民軍大捷,各界民眾運送繳獲戰利品,商民燃放爆竹,高懸彩旗,萬民歡呼。所有民眾都自動剪去髮辮,以除屈辱。因此,湖廣總督瑞澂報告清廷說:「武漢軍民同變。」

清軍攻進漢口市區,原先幫助民軍的各商民團體紛紛逃散。清軍總統馮國璋派標統去漢口總商會三次,商會空無一人。清軍作戰,既籌不到給養,也找不到嚮導。而民軍在市街民房神出鬼沒,打得清軍不敢深入巷裡。

因此,馮國璋對漢口商民恨之入骨。他在袁世凱面前保證即日攻下漢口,而民軍卻以里巷房屋為掩護,節節抵抗,且乘勢反攻。馮國璋惱羞成怒,向所屬部隊發出命令,改槍戰為火攻。清兵得令,爭相去各店鋪搜索煤油,夜間出動,沿路縱火焚燒,漢口立刻陷入火海。

清軍不許救火,見救火者便放槍恫嚇。居民收拾細軟逃避,又遭清兵攔路槍殺。清兵更隨意進出民家,以搜索革匪為名,劫掠財物。亂兵闖入民房,遇有良家女子躲避不及,就被持槍姦汙……縱火後,清兵個個腰纏金銀珠寶,大發橫財。

武昌黎元洪見漢口大火燃燒不熄,民軍無法繼續作戰。急召有關人員會商。一致議決:漢口民軍撤退漢陽,修築防禦工事,確保漢陽。

會議未散,軍政府秘書長楊玉如持電報走進會議室。電文寥寥數字:

湖南都督另舉譚延闓,援軍即發。

眾人看電報後,面面相覷,驚異萬分。劉公道:「怎麼回事?在此緊急時刻,湖南為何另換都督?」

黃興在旁介面道:「焦達峰是革命黨老同志,熱心救國,被公舉為湖南都督,為何改換他人?」

宋教仁道:「焦達峰是光復湖南有功之人,現在忽然另舉都督,這對革命進展不利。」

孫武、鄧玉麟和焦達峰素有患難之交,說道:「這次湖南發動迅速成功,乃是焦都督實踐響應武昌之約的結果。湖南獨立,即將出兵援鄂,都督如有變更,直接影響援兵出發,間接與湖北不利。我等為兩湖計,為朋友計,對於另舉新都督,不能表示贊成。」

居正屈指算道:「九月初一湖南宣告獨立,公舉焦達峰、陳作新為正副都督。我軍政府複電祝賀。時隔十天,又另舉都督,究竟是何原因?」

唯有黎元洪心中竊喜。因譚延闓系兩廣總督譚仲麟之子,以翰林出任湖南咨議局局長,是立憲派領袖人物。黎元洪平素就慕其名望,聽諸黨人如此議論,默不作聲。吳兆麟看出黎元洪心意,說道:「目前清軍正加緊進攻。漢口失守後固守漢陽,急盼湘軍馳援。湘人另舉都督,而武昌軍政府反對。兩省一旦為此而發生爭執,援軍不來,湖北勢孤,對戰局殊為不利。」

黎元洪點頭道:「湖北亟盼援軍。我們但賀新都督,不過問舊都督。催問援軍何日出發,這是我們賀電中最緊要的。」

為求援軍早日到達,眾人便不再爭論。楊玉如遵照黎元洪旨意,向湖南譚延闓發出賀電:

聞被舉為都督,萬眾皆喜。援兵乞速發。

幾小時後,又接湖南譚延闓回電:

令王隆中率湖南第一協先至,余並集中待發,但交通工具極感缺乏,並聞。

黎元洪見電文,急請孫武前來商量。孫武剛到,楊玉如又送來湖南譚延闓急電:

岳州防軍,扣留鄂軍第一協統領宋錫全船隻人員。宋解長沙,據稱系受密約來湘援助光復屬縣,語言支離。現看押,如何處置,盼示。

孫武對宋錫全逃湘,深惡痛絕,立刻說道:「請黎都督電請譚都督,宋錫全攜款潛逃,請就地正法,以維軍紀。」

黎元洪向楊玉如道:「即按孫部長意見擬電辦理。但那湘軍援鄂,又說缺乏交通工具,這如何是好?」

孫武眉頭一皺,說道:「這必須派得力人員親自去長沙,單憑電報往還,難以辦成事情。」

黎元洪道:「我也深有同感,但不知派誰去合適?」

孫武道:「可派交通處長李作棟前往辦理。」

於是,派人把李作棟找來。黎元洪還是初次留意這年輕英俊的後生,看來精明能幹,頓生好感。孫武向李作棟交待道:「派你持黎都督親筆信去長沙,向譚延闓都督處接洽,接援軍來鄂。」

李作棟看過電報說道:「我處急盼援軍,如湘省無船,援軍很難行動。招商局有隻快輪,日前被我們扣留,現停鯰魚套,如能帶去,便可將湖南援軍早日接來。」

孫武道:「這辦法很好,你就帶快輪去。」

李作棟道:「只是得先問問該輪領江,退水期間不知能否航行長沙。」

孫武道:「那你迅速辦理。如能把湘軍早日接到,黎都督必有重賞。」

黎元洪微笑著連連點頭。李作棟便轉身打電話找領江去了。

黎元洪和孫武繼續談話。孫武道:「李作棟是兩湖師範理化專修科畢業,以數學研究所做掩護,參加共進會。為人忠誠,又熱心辦事,被舉為共進會理財。我在寶善里制炸彈負傷後,全賴他和鄧玉麟二人傳達命令,組織起事,又帶炮八標進城參戰。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黎元洪道:「後生可畏,我以後一定多多倚重。」

說話間,李作棟回來報告道:「我已和領江通過電話,問他退水期間能否航行長沙?領江說十幾天內不成問題,再向後延遲,洞庭湖水淺,就難以通過。」

黎元洪問道:「這領江可靠嗎?」

李作棟道:「那快輪雖被民軍扣留,交通處對領江很優待,把他安排住招待所。領江對民軍亦有好感,極願效力。他問何時動身?我說事急,明日清晨動身。領江說他立刻回船作準備。黎元洪大喜,立即親筆修書交李作棟,面交湖南都督譚延闓,乞師援鄂。」

李作標將黎手書小心裝入懷中,告退而去。孫武忽然追出門來,扯住李作棟低聲道:「你這番去長沙還有一個重要任務。」

李作棟道:「請吩咐。」

孫武道:「湖南原舉焦達峰為都督,現在另舉譚延闓為新都督。大家莫明所以,你可順便探聽下事情真相,但要相機行事。」

李作棟點頭回答:「知道,記住了。」

漢口大火燃燒三日三夜。清兵趁火打劫,奸淫擄掠,無惡不作。漢口作戰民軍無法依託民房進行巷戰,便乘船撤退漢陽。清軍雖然佔領漢口,卻又一時無法越過火場進攻漢陽。於是,兩軍隔江對峙。武昌軍政府便乘機緊急部署,居正向黎元洪報告說:眾人共推黃興為總司令,請黎都督登台拜將。黎元洪亦表示贊同。九月十二日召集緊急軍事會議。黎元洪發言道:「此次漢口失利,雖因我民軍兵力與火力薄弱,然實與主將之威望有關。兵家曰: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茲擬正式聘請革命先進老成幹練的黃興先生為主將。」

與會人員熱烈鼓掌,表示歡迎。

掌聲未落,一名不速之客走進會議室,揮手高聲說道:「諸位,兄弟來遲,請多多包涵。」

眾人舉目看去,來人著西裝,留有兩撇濃髭,徑直走到黃興面前,摘下假髭,兩人熱烈握手。黃興喜道:「書城,來得正逢其時。」

這時,同盟會諸同志才認出是潛江李書城。他原是武昌經心學院學生,當年與黃興同船去日本留學,冒名頂替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並在東京參加同盟會,發表《潛江李書城與友人書》,慷慨激昂,痛析國事,鉛印單行本流傳海內外,許多湖北人早已久聞大名。

他畢業回國後,分派北京軍咨府任科員兼官報局副局長。長期潛伏,以謀推翻滿清皇朝。黃興把李書城向黎元洪做過介紹,黎元洪急忙握手寒暄道:「久仰!久仰!」

黃興道:「現在開會,我向大眾介紹一下。」

於是又轉身向台下介紹道:「這位是潛江李書城先生,由北京轉上海到武昌。」

李書城鞠躬致意,眾人鼓掌歡迎。

黃興又道:「承蒙諸位不棄,舉兄弟為中華民國軍政府戰時總司令,兄弟深感不勝榮幸。書城兄留學日本專攻軍事學,又曾在軍咨府任職,對清軍瞭若指掌,兄弟提議舉李書城先生為參謀長。若諸位同意請鼓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