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回 鄧玉麟急開酒樓 熊秉坤深夜聚義

武昌監獄中的胡瑛,早把廣州準備起事消息告訴蔣翊武、劉復基知道。文學社領導人會商後,決定放手大幹,迅速發展組織,迎接廣州起義。

農曆二月二十五日,文學社假黃土坡招鶴酒樓召開代表會。此時距黃鶴樓元旦文學社成立僅只一個半月,由於社員齊心協力發展社務,四散的群治學社、振武學社同志積极參加,外面又有《大江報》鼓吹,入社同志已達兩千餘人。工程八營也建立了文學社組織,鄂城人馬榮做代表出席會議。彭楚藩以憲兵營代表身份出席會議,文學社聲勢大振。

首先由蔣翊武做社務報告,一致通過貴州遵義人王憲章出任文學社副社長。討論問題時,章裕昆提出臨時動議,發言道:「本社社員按月繳納經費,已夠維持開銷。建議以後取消社員月捐,提請代表會討論。」

於是,眾代表紛紛議論,多數贊成。唯有劉復基獨力反對,說道:「不能僅顧眼前,將來本社有大事,經費由哪裡出?」

章裕昆道:「各標營士兵月收入最多者四兩八錢銀子,最低者三兩九錢,除伙食外,剩餘甚少。且多有家庭負擔,哪有錢再出捐款。現有許多熱心同志,因顧慮月捐而不敢入社,妨礙本社發展。經過反覆辯論,一致通過取消月捐。代表會還有兩項成果,馬隊八標沒有文學社組織,應該設法聯絡,對《大江報》也提出希望。會議開得極為成功,各代表興高采烈,聚餐後盡歡而散,各回標營。」

憲兵彭楚藩飲酒略有醉意,歸家時路過黃土坡五號,恍惚間想:我許久未見孫武,何不進去看看他在家沒有?適逢孫武在屋,二人便飲茶閑聊起來。孫武道:「最近我想在這附近開座酒館,結納軍中志士。」

彭楚藩問道:「是不是為響應黃興在廣州起事?」

孫武一驚,詫異道:「楚藩兄如何知道廣州起事?」

彭楚藩笑道:「搖清兄莫驚,這不是官方傳出的消息,是文學社透露出來的。」

孫武更為驚訝,問道:「什麼文學社,哪來的文學社?」

彭楚藩道:「難道搖清兄真的是蒙在鼓裡嗎?」

孫武道:「我從未聽說過,都是什麼人組織的?」

彭楚藩道:「有些人你都認識,蔣翊武、劉復基、詹大悲擔任領導職務。蔡濟民也與聞其事,獄中胡瑛是幕後指揮。你說未聽說過,我不相信。」

孫武道:「如此說來,楚藩兄也是文學社的人了。」

彭楚藩道:「搖清兄邀我參加共進會,我就參加共進會。他們邀我參加文學社,我就參加文學社。反正都是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宗旨相同,我都贊成。如果有人討嫌我,我就離去,不傷感情。」

孫武立刻轉換面色笑道:「楚藩兄怎麼這麼說,我們是肝膽相照的老朋友,跨社跨會完全是正常的。我既在同盟會入盟,又在辦共進會。只要目標一致,長江萬里歸大海。只是近日我正焦急。黃興派譚人鳳送款來運動新軍,我酒館鋪面已經看好,寫信給鄧玉麟要他立刻回漢,但至今仍無消息,真怕誤大事。如此無所作為,反被文學社佔了先著。丟人!丟人!」

又過了四五天,鄧玉麟才攜帶家眷乘船到達漢口碼頭,雇馬車拉到長清里。鄧玉麟二十七八年紀,中等身材,方臉濃眉,上身穿對襟棉襖,下穿藏青棉褲,一副忠厚農民打扮。謝氏卻打扮得十分時髦,青緞夾褲,碎花紅緞夾襖,外罩一件大紅毛線衣,髮髻上插一朵絨花。鄧玉麟見到孫武便要叩頭,孫武搶前一步扶住了。謝氏滿面笑容道過萬福,孫武也回了禮。孫武把鄧玉麟夫婦安頓在樓上,問詢過一路情況,就和鄧玉麟到樓下單獨密談。孫武把同盟會即將在廣州舉事,譚人鳳帶來經費運動新軍,以及各項打算說個詳細。孫武道:「武昌鋪面已經找好,明日我們再去看看。有空兒你先去各標營走走,特別炮八標你是當過兵的。見到一般熟人,就說領東開酒館,以後多照應。碰到舊日知己,革命同志,就說要應接舉事,多多聯絡感情。」

正談到這裡,居正推門而入,孫武做過介紹,居正打量鄧玉麟那忠厚模樣,喜不自勝,說道:「以後我們一塊兒共事,要多辛苦你了。」

鄧玉麟道:「不到之處,還要哥哥們指點。」

三人圍桌攀談半晌。最後,居正拿出一百塊錢交給鄧玉麟道:「這是開辦費,先設法把酒館開張,錢不夠以後還有。」

當日,孫武從飯館叫來外賣招待,鄧玉麟夫婦晚間又陪伴看戲。次日雇馬車把行李拉到江邊,過武昌到孫武家中住下。孫武偕鄧玉麟出門沿街溜達,看看鋪面。臨街鋪面一大間八方丈,另有兩小間各三方丈。月租大洋五元,孫武已先付了訂錢。孫武和鄧玉麟商量早日開張,單只鄧玉麟夫婦人手不夠,還需找個管賬先生照料門面。鄧玉麟道:「我有個姑舅弟兄叫張育萬,在方言學堂讀書,平時熱心革命,我去把他拉來管賬。」

接著,鄧玉麟便去方言學堂找他姑舅弟兄張育萬,說明這次回武昌的使命以及開酒館的計畫,邀請幫忙。張育萬在學堂因秘密傳閱革命書報,被記大過一次,心中正憤懣難平。聽到鄧玉麟約他參加革命活動,立刻滿口答應,問道:「我們這團體頭領是誰?」

鄧玉麟道:「就是共進會的孫武,他還在同盟會入盟,是我拜把盟兄。」

張育萬道:「孫武這名字我聽說過,只是沒見過人。」

鄧玉麟道:「只要你肯幫忙,願意參加共進會,我做你介紹人。當前形勢緊迫,共進會決定大發展,以響應同盟會在廣州起事。你有什麼可靠朋友,可聯絡一下。」

張育萬道:「有些要好朋友,待我盡量聯絡。」

張育萬十分熱心,又聯絡同學郭寄生一塊兒幫忙。酒館所需桌、凳、床板等物,向方言學堂別墅姚家花園借用,省下不少開辦費。僅請泥工師傅打個爐灶,把房屋粉飾一新,又去黃鶴樓雜貨攤上買些各類盤碟、酒杯、餐具等。鄧玉麟和謝氏搬進後院一間小屋居住,另一間小屋做雅座,招待入盟同志使用。孫武給酒館起名「同興酒樓」,酒帘懸於門前。開張頭天晚上,孫武偕彭楚藩到酒樓來,向張育萬、郭寄生兩人取出共進會志願書。志願書誓詞是「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建立共和,平均人權」。張育萬等填過志願書,孫武面授暗語。暗語手勢是:與同志相見先一鞠躬,對方如式鞠躬答禮。(當時朋友見面,旗人作半跪屈膝,普通是相互抱拳拱手)繼即右手握拳。孫武解釋道:「此乃嚴守秘密之意。」

孫武又做左手撫胸示範動作,解釋道:「此乃抱定宗旨之意。」

再整理領扣,孫武道:「此乃恢複中華之意。最後問何處來,何處去等,彼此所做暗語不錯,便是同志,即可交談革命機密。」

張育萬等接受孫武傳授,並演習兩遍,便告成功。稍停,孫武向鄧玉麟道:「我不望『財源茂盛達三江』,卻喜『生意興隆通四海』。查光佛和潘公復均已來到武昌,只那劉公遲遲不來,這可如何是好?」

當時彭楚藩在場,彭楚藩道:「僅寫信不濟事,我意派人去襄陽保駕。」

鄧玉麟道:「傳信給劉公,要他多帶信來,將來大功告成,我們舉他為都督。」

大家一笑。孫武說道:「潘公復剛從外地回來,他和劉公是同鄉同學,待明日找他商量,就說我們共推他去襄陽迎接劉公回省主持。酒樓先開張營業,錢不夠以後設法解決。」

眾人同意,當晚散了。

一切準備就緒。三月初二日,同興酒樓門前燃放過一陣鞭炮,便正式開張營業。

第一天就高朋滿座。炮八標和共進會員徐萬年、孟發臣帶領許多新軍朋友前來飲酒祝賀。炮標各營士兵中,以襄、豫兩地人氏最多,個個膀大腰粗、性情直爽,一經啟發聯絡,都願服膺革命。又因地點適中,其他標營新軍士兵也來光顧。酒樓內設五張方桌,另有雅座一間。各類白酒、黃酒、菜肴價格,對新軍士兵一律九折優待。謝氏略加打扮,照著酒櫃。鄧玉麟經理兼跑堂,張育萬、郭寄生幫忙做司賬。鄧玉麟又找到楊洪勝幫忙採購。楊洪勝原籍湖北谷城人,是年三十六歲,在三十標當兵時結識鄧玉麟,參加共進會。前年退伍在工程八營不遠處開爿雜貨店,賣煙酒之類,專做軍營生意。酒樓採辦貨物,均由老楊代辦。酒樓開張後門庭若市,新軍士兵趨之若鶩。舊相識把鄧玉麟扯到一邊低聲問:「鄧哥,你怎麼開起酒樓來,有什麼秘密消息吧!」

鄧玉麟看是素有革命志向的,便俯耳說:「孫文、黃興要在廣州起事,孫文派他兄弟孫武來聯絡人馬。」

對方驚愕問道:「孫文兄弟在哪裡?能不能引見一下?」

素不相識的新軍士兵前來飲酒,鄧玉麟也能攀談上。客人醉醺醺地向鄧玉麟打招呼問道:「老闆,你這是從哪兒搬來的酒館?」

鄧玉麟笑容可掬地回答道:「實不相瞞,我過去在炮八標當兵。」

客人問:「你怎麼穿號褂子,開起酒館了呢?」

鄧玉麟嘆口氣道:「俗話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