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回 居正江城訪志士 胡瑛牢獄結姻緣

居正字覺生,湖北廣濟人氏。時年三十五歲。早年留學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畢業。孫中山先生在東京創立同盟會時入盟。後到緬甸仰光主筆《光華日報》,鼓吹民族革命。1910年4月,清政府駐仰光領事電告外交部,指控居正等鼓吹無政府主義。外交部向緬甸政府交涉,押解居正等回國嚴辦。船過新加坡時,革命黨人聘請律師依法抗爭,改為自由出境。居正便返回同盟會東京總部。

居正下船伊始,碰上憲政黨人在東京錦輝館開會,煽惑在日留學生擁護君主立憲主張。同盟會革命派學生便召集一百多人前往衝擊會場。立憲派剛登台演說,革命派學生便蜂擁而上,把演說人打得頭破血流。日本警察趕到,把打架學生捉去警察局關押。經同盟會宋教仁向日本政府交涉,才得釋放。

當時,同盟會總理孫中山在北美募捐籌款,黃興在香港。各省旅日同志百餘人齊集同盟會譚人鳳寓所,群情激奮,沸沸揚揚,討論今後行動方針。有人大聲疾呼道:「孫總理只注重廣東方面,對長江流域各省一點也不注重。華僑捐款也只用到廣東方面,別處活動一個錢也不給,現在我們要自己想辦法……」

眾人請宋教仁表態,宋教仁發言道:「發動起義,在邊地為下策,在長江流域為中策,在北方和京城進行為上策,請大家評議,以哪一策才妥當。」

眾人多是兩湖、川、贛、江浙諸省人,一致說道:「下策已經失敗多次,不濟事;上策雖好,運動困難,不易辦到;我們以取中策為好。」

於是提議組織中部同盟會領導長江革命。接著便邀集十一省在日本同盟分會長開會,由宋教仁指劃方略:分幾個步驟,先從長江流域集聚力量,以此向河北推進;嚴密組織,預期用三年時間,然後各省起義,一舉成功。但是,苦無經費。因譚人鳳年齡最長,又最熱心,眾推譚人鳳去香港找黃興報告計畫並要款項。譚人鳳到香港向黃興備述一切後,黃興道:「我別無意見,只是無款項,須待有款項再說。」

廣東胡漢民正在旁邊,插言道:「東京僅一留學生勤學會尚難維持,怎能再辦其他事情?孫總理也無款,總理名義是暫時假定的。現在又成立中部同盟會,再舉個總理,豈不是天大的笑話。荒唐!荒唐!」

譚人鳳聽那弦外之音,是譏誚他想當總理,大怒道:「同盟會總部設東京,總理行蹤不定,從未過問經費困難。東京的活動經費全靠同志們節衣縮食,攤派維持,從未向任何方面招搖撞騙。你們以同盟會名義向華僑募捐集款,設立事務所,養幾個閑散人,辦張機關報,吹幾句牛皮。就算你們有衝天本事,又能解決什麼實際問題呢?你這樣信口雌黃,像話嗎?」

說著就要揮動拳頭,旁邊同志趕快拉開。次日,趙聲置酒從中為雙方斡旋,敬酒勸解道:「我們共同為國自愛,切勿過分激烈,有傷同志和氣。」

譚人鳳性格耿直,怒氣難消,向胡漢民說道:「勸君放開眼界,不要以為天下事非珠江流域不可成功。我往返香港四次無結果,只有另外想法籌款,從此作別。」

臨行,黃興雖經濟拮据,還是盡量籌措三百元交譚人鳳帶回東京。杯水車薪,這三百元還不夠償還總部借款利息,哪有財力組織機關,這中部同盟會之議便暫擱置。眾人又都熱心於長江革命,宋教仁,譚人鳳先後回上海,其他長江流域各省人士也各自返省。居正見人員星散,也啟程回國,經上海乘輪至武穴下船,回廣濟老家過年。隨後就有不速之客送來同盟會友人劉君手書,要居正速到漢口俄租界寶善里廣惠公司會面,有要事相商。

廣惠公司,原是宋教仁囑湖南鄒永成組織的秘密通信機關,表面經營礦產業,實際「經營」兩湖革命運動。居正趕至漢口廣惠公司,劉君拿出黃興的親筆信來,上寫:吾黨舉事,須先取得海岸交通線,以供輸入武器之便。現欽、廉雖敗,而廣州大有可為,不久發動,望兄在漢主持,結合新軍,速謀響應。送信的劉君又說,他與譚人鳳同行,由香港克強(黃興字)處來,克強再三囑咐,請兄在漢負責。譚人鳳先生到南京、九江聯絡,隨後准來漢口,研究著手聯絡新軍辦法。劉君將信送到,又買船票匆匆入川聯絡。

居正獨自留在廣惠公司,先擬找經理鄒永成一談,賬房回答說經理回長沙過年去了。居正恍惚不已,只因出國多年,漢口街道不熟,更連一個新軍也不認識,到哪裡去聯絡?他身邊只記有先期回國的楊時傑在武昌的住址,正擬過江找人,忽見《楚風報》《鐵路國有漫談》短文,署名古復子。居正記起在日本東京楊時傑介紹沔陽同鄉楊玉如時,說他是武漢報界名流,筆名古復子云雲。何不就近去《楚風報》打聽一下,碰碰運氣,於是找上門去。不一刻,從樓上走下兩個人來,前面是楊玉如,後面正是他要過江尋找的楊時傑。

居正大喜過望,見面握手寒暄,楊玉如說道:「快請到我家中暢談。」

楊玉如家住隔馬路的小巷內,妻子吳氏殷勤待客。楊時傑是同盟會員,也是共進會員,年前剛從東京回來,向居正說道:「我回省即修書吾兄,盼你早日回來。」

居正道:「我得知武漢已有頭緒,也是歸心似箭……」

接著便把黃興派人送來手書相告。楊時傑道:「我甲辰年離家出走,至今七載,本該回家過年,因共進會事滯留下來,今日是特地向玉如辭行的。現在武漢已初具基礎,將來未可限量。我在東京就說過:廣東可以起事,湖北為何不能起事?過去在邊境發難,失敗就往南洋跑,要成功,豈非緣木求魚?湖南焦達峰同意我這見解,他說只要湖北發動,湖南立刻響應。武漢黨人大多同意我這論點,我已介紹玉如在共進會入盟,我們組織將來可大有發展。」

三人敬酒碰杯,邊飲邊談。居正道:「譚人鳳不日來漢,運動新軍事,究該怎樣入手?」

楊時傑道:「這事找孫武。」

居正道:「我在東京與他結識,他住哪裡?」

楊玉如道:「他或在漢口,或在武昌,春節時曾來我處拜年。他很認識些新軍中人,新軍中也有參加共進會的。」

居正道:「我去南洋辦報,未再過問共進會事,現在共進會進展如何?」

楊玉如道:「劉公擔汪會長,已回襄陽家中養病。孫武任軍務部長,一直在軍界中活動。運動新軍事,他是有辦法的。」

當下約定,楊玉如派人把孫武找來會面,楊時傑回鄉省親後早日回省。一切商量停當,當晚散了。

次日,楊玉如派出報館小徒弟到武昌給孫武送信。孫武急速過江,先到《楚風報》館,再與楊玉如一起到廣惠公司。

居正住一單間客房內,見孫武衣衫不整,大有潦倒模樣。寒暄過後,從床下取出黃興手書給孫武、楊玉如看過,說道:「我出國多年,武漢人地生疏,為革命大業,特邀搖清兄商量,運動新軍事如何著手,盼能共同進行。」

孫武沉吟許久,忽慨然說道:「這幾年,孫總理、黃克強專在沿海幾省,攜少數槍械東突西擊,總難奏效。我們長江流域革命黨人,都想從腹地入手,尤其我們湖北人,都想從湖北幹起來,而孫、黃總不相信。這次想到湖北,雖然當配角,我們也做點事業給孫、黃看看。運動新軍事並不困難。不是我孫某吹牛,只要經費有著,局面迅速可以打開。不知總部能給多少經費?」

居正囁嚅道:「現在還不知能給多少,這須待譚人鳳到漢口,才有分曉。」

孫武道:「革命不是為金錢,無錢卻寸步難行。覺生兄出國多年,剛剛回漢,當然不知湖北新軍狀況。現在由於秀才從軍,新軍知識大開,各標營中都有革命志士,有各種名義的秘密小團體。我認識許多朋友,加以運動聯絡,到時登高一呼,都可為我們所用。所惜缺乏活動經費。我為革命耗去全部家產,至今才略有成績。如總部有充足經費撥給,發動新軍響應吾黨舉事,易於拾芥,武漢三鎮唾手可得。」

居正聽孫武侃侃而談,心中半信半疑,對經費一事只好推諉道:「這事先和搖清兄預做商量。不幾日,譚鬍子來漢口,再解決經費問題。」

孫武只好停住話頭,留待以後再說。

居正在漢口找到了熟人,心底踏實許多。平日無事,便去《楚風報》館找楊玉如閑談,排遣寂寞。忽一日,楊玉如問道:「覺生兄認識黃侃吧?他在《大江報》。」

居正笑道:「黃侃字季剛,我與他在日本是同學,他也在同盟會入盟,他現在做么事?為何在《大江報》?」

楊玉如道:「黃侃和詹大悲是靳春同鄉,堪稱莫逆。黃侃是北方革命派主張者,經常來往京漢、黃州之間,每次來漢都在《大江報》下榻。既是故舊,我們去《大江報》走走,那詹大悲是個年輕有為的人,不可失之交臂。」

居正主持武漢起事,正要結交俊彥共圖大業。兩人用過晚餐,便聯袂去《大江報》館。

在詹大悲的斗室內,黃侃、居正、楊玉如欣然會面。居正與黃侃是舊友重逢。楊玉如介紹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