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娛樂教父」邵逸夫 2、我拍片不為得獎,為賺錢

1895年,電影在歐洲和美國幾乎同時誕生。在中國,電影首先選擇了在上海這塊相對肥沃的土壤上生根發芽。而正是這個時期,「邵氏兄弟」的前身「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從那時起,上海在電影業上的統治地位一直持續了將近半個世紀。

邵逸夫認為,電影事業是一個離不開資本經濟的產業,它的發展壯大必須是在一個穩定的、自由的、有潛力的地方進行,而這個地方便是香港。環視中國大陸周邊,台灣雖然同樣也是個人口眾多、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但由於長期受到日本殘酷的殖民統治和國民黨的一黨專制,電影事業要想得到自由發展真的是難上加難。於是在1957年,邵逸夫毅然地選擇在香港成立邵氏電影公司。

根據分析,邵逸夫得出結論:中國在海外的僑民數量已經是世界少見的,而由於東南亞離中國大陸最近,那裡的僑胞數量最多,也最集中。儘管地大人多,然而由於當地的經濟政治原因,東南亞地區的電影市場十分封閉。除了新加坡有幾家像樣的電影院以外,其他地方的人一年能看上一部電影就已經是十分奢侈的了。

與此相反,香港經濟發達,但由於受到地區面積和人口的限制,結果眾多的電影公司為了自己微薄的利潤相互廝殺。想到剛剛成立的邵氏公司實力還不夠雄厚,在香港市場的佔有率又不高,邵逸夫把放映市場放在了東南亞。新加坡建造的邵氏影城便是邵氏在東南亞的大本營。這裡的發行放映和香港的製片活動相互支持,邵氏的很多電影在這裡受到眾多華僑的熱烈歡迎,高額的票房便不在話下。

商業上的成功,一定要靠精準的市場判斷為基礎。當事人對整個行業與市場的理解和分析,必須要有前瞻性,才能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方向對路,獲得較高的收益。邵逸夫從小接觸電影,對這個行業形成了獨到的認識,所以他在香港、東南亞市場贏得了先機、獲得了成功。

邵逸夫從不避諱自己對於賺錢的需要:「我拍片不是為了得獎,而是要賺錢的」。他曾將自己的經營之道比作女士選擇高跟鞋,一會兒粗跟,一會兒細跟,美與丑的取捨只在於是否合時宜。

為此,邵逸夫適時地開創了商業電視台黃金模式:一是仿效西方管理制度,建立一條龍機制;二是創辦無線藝人班。一條龍機制開創了TVB電視劇的核心競爭力:從資金注入、編劇、演員,再到拍攝乃至播放全都一手包辦,然後把音像製品的版權銷售給海外。自給自足的自拍劇機制逐漸成熟並發揮功效,但藝人必須要忍受低廉的工資和長期合約。

對此,電視業資深人士韓澄宇說:「20世紀80年代,是個只有電視一種媒介形式的時代,藝人必須要依附於電視的光環。無限制把人力的成本降到最低,盈利能力才能增強。」

無論是電影上的成功,還是電視經營上的勝利,都離不開邵逸夫市場化的經營思維。不過分追求名氣等虛無的東西,從一開始就瞄準市場賣點,直接奔著盈利的目標去,這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邵逸夫的投資都會有很好的盈利水平。即使出現失誤,但因有盈利的強烈追求,反而能很快地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為下一次的勝利打好基礎。這就是邵逸夫真正厲害的地方。

邵逸夫認為:「做生意和指揮作戰一樣,需要審時度勢,才能把握時機。」審時度勢,主要是要求人們認清客觀形勢,明察事物發展過程中顯露出來的時機。

目前,社會正處於高速發展期,市場千變萬化,充滿生機,做生意永遠不要怨天尤人,抱怨市場不好,真正要反思的是我們的商業頭腦、商業眼光。做生意要拋棄面子,想發財要不怕羞,什麼生意都可以做,只要能賺到錢,絲毫不受世俗觀念的約束。什麼生意都可以做,什麼錢都可以賺,只要有錢賺,就是一門好買賣。做生意不應該有禁忌,不能給自己預先設定行業。

現實社會中,有的人做生意很挑剔,這也不做,那也不做,到頭來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最終一事無成。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曾說過:「只有淡季思想、沒有淡季市場,只有疲軟的思想、沒有疲軟的市場。」做生意,首先要有商業頭腦、市場意識,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市場。如果你顧慮重重,則先要解放思想。要大膽想、大膽做,突破禁忌,就會發現遍地都是財富。市場永遠是充滿活力的,只要我們換個思路想問題,大膽嘗試,與形形色色的人接觸,了解各個行業的特點,體察商業世界中的人情冷暖,感悟、把握商業的真諦。

商人最大的優勢就是思想開放,能夠靈活適應形勢變化,從中發現並把握商機。在經濟全球化、資訊網路化時代,一個商人應該追隨著市場的趨勢去贏利。如果抱著種種禁忌不放,對商人來說不但是可憐、可悲的,更是很危險的。

邵逸夫從一開始就朝著賺錢的目標而去,這一點讓他比眾多同行顯得更加純粹。也正是這份純粹,讓他在經營過程中少了許多牽絆和掣肘,反而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了先機,很早就步入了收穫的季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