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紅色資本家」霍英東 8、「一二三四五」的商業模式

1982年10月,霍英東一馬當先,大手筆建造起我國改革開放初的第一家中外合作五星級酒店——廣州白天鵝酒店。為了爭分奪秒建造酒店,霍英東親歷親為,從早盯到晚,有時晚上回家,累得連鞋都顧不得脫就睡著了。

對賓館的建設,霍英東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廣州參加設計賓館的座談會,傾聽來自香港及廣州的建築師、專家們的意見。在座談中他察覺到,由於內地建築業自我封閉了30年,建築師對新事物缺乏認識,而香港建築師則對內地情況了解不多,因此這給雙方的合作帶來了很大局限。

當時,建築設計工作涉及到30多個部門,香港方面的設計師未必能考慮這麼多的複雜因素,局限很大。所以,由一批熟識本地情況的內地建築師負責設計是比較合適的。而為了彌補內地建築師對現代建築認識不足的缺陷,霍英東還專程邀請他們到香港參觀考察了一段時間,使每個人都大開眼界,最終設計出了一間聳立在白鵝潭畔,既具現代氣派,又不失民族風格,屬國際一流水準的賓館。

廣州白天鵝酒店主樓34層,附樓3層,建築典雅堂皇。步入大堂,一幅三丈多長的人造瀑布懸空掛在嶙峋的假石山前,十分引人注目。山上一亭一景,使民族建築風格更加顯著。此後,海外遊子到酒店留宿,都喜歡在故鄉山水的美景前拍照留念,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關於施工問題,霍英東主張還是由內地建築公司承建,但要採取新的辦法,以承包方式進行。當時內地物資缺乏,許多物品要向世界各地採購。這些採購業務他也交由內地人員自行負責,自己從旁協助。通過這件事,霍英東也為內地培養了一批採購人才。

在管理上,白天鵝賓館面臨著兩種選擇:其一是交由外國管理集團管理,其二是由當時完全沒有干過賓館行業的內地人士自行管理。外國和香港的高級酒店多是委託管理集團負責組織客源和管理的,但要簽上10年、20年或更長年限的合約,並掌握一切用人、用財的大權,從營業總額中收取一定百分比的管理費,而又不負責盈虧。

考慮到內地的情況特殊,外國管理集團組織客源不易,對內地情況不熟識,難以妥善安排旅客參觀及提供車票、機票等服務,出外採購也有困難,霍英東放棄了讓外國管理集團打理的計畫。

權衡利弊得失,霍英東最後採用了自己管理的方式。整個賓館2000多個員工,沒有一人干過酒店行業,卻管理了一家現代化的大賓館,這是個大膽的嘗試。但霍英東安排的團隊有好學精神,開業以來幾經艱辛,終於把白天鵝管理得井井有條,成為國內服務行業的一個金子招牌。

2003年,白天鵝酒店舉行了20周年慶典。看到自己一手培育的酒店長大、成熟,霍英東感觸很深。他說:「20年來,白天鵝賓館的經營發展十分成功,我也傾注了許多心血,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今天的白天鵝已經不僅僅是一座賓館,更是一個響噹噹的民族品牌。」

的確,白天鵝酒店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脈動,是改革開放初期變革成果的印證。而以霍英東為首的香港商人投資大陸市場,掀起了這裡的經商熱潮,同時也影響到人們商業理念的革新。這種示範效應是巨大的。

香港商人不僅帶來了資金,更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經驗,以及拼搏進取的商業精神。對於白天鵝賓館的特色,霍英東用「一二三四五」進行了概括。他說:「一馬當先——它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落成的中國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級酒店;二十年——從1983年2月6日開業到如今已走過整整20年的光輝歷程;三自——它是中國第一家『自行設計、自行建設、自行管理』的現代大型中外合作酒店;四門大開——中國第一家敞開大門允許老百姓參觀遊覽的高級酒店;五十佳——兩度蟬聯『全國五十佳星級酒店』榜首。」

這個管理模式的確立,不僅是港商的傑作,也是他們帶領下大陸團隊成員努力的結果。換句話說,港商激發了大陸人經商的熱情,把這裡變成一片熱土,也讓這裡成為新商業文明的策源地。作為大陸商業文化覺醒、勃興的啟蒙人,霍英東功不可沒。

霍英東的白天鵝,踏著「一二三四五」的台階造就了三十多年的輝煌。這提醒我們,今天的商業世界早已不是低層次的競爭了,而是商業模式等高層次商業文化的博弈。

從更寬泛的意義上來看,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競爭已經不再是停留在產品、技術、服務、管理、人才、品牌、文化等的功能與功夫上了。全球化要求企業必須以一種有形的模式存在或出現,要把企業各種資源整合到一個商業模式中,從而賦予這個商業模式以特殊的生命力,能夠在各種商業環境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這就是企業複製成功的商業模式的能力。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複製成功的商業模式,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1)商業模式一定要有生命力。

優秀的商業模式必須在商業競爭中千錘百鍊,經歷市場的嚴峻考驗,既有標準化操作流程,也有彈性空間。才可能打造無數個與「母版公司」一樣有競爭力的「複製公司」。

(2)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必不可少。

一支隊伍能否打勝仗,關鍵在於帶隊人的水平如何。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是商業模式推廣的指揮者,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個地方複製商業模式的時候,職業經理人往往會接管被改造的企業,操刀新企業推行商業模式的整個過程,直到最後成功的那一刻。

(3)有一支專業化管理團隊。

實現商業模式的完美複製,需要專業化的管理團隊。商業模式的複製過程,涉及到知識管理的多個層面,不但耗費時間和精力,還需要成熟的運營管理能力,對大局的把握水平。一支專業化的管理團隊,是企業推廣商業模式的組織保障。

(4)複製過程中要堅持「本土化」。

把企業的商業模式移植到另外一個地方,必須使它落地生根,實現真正的本土化。這就要求企業空降部隊必須把握好當地文化,在執行中做好完美對接。好的商業模式,沒有出色的執行保證,也會遭遇「滑鐵盧」,最終退出當地市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