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卷 佐久間不戰而逃

有關三方原之戰的文獻眾多,但多記載簡略,且內容互有出入。

《甲陽軍監》是武田方面的文獻。山本勘助之子所著之原書內容已不可考,小幡景憲加以潤飾公諸於世時,已進入德川時代,就憑五百石的俸祿,應該不會寫出不利於德川家之事。

(三河武士十分強悍。五千名三河武士,可抵上方二萬人。)

這段話出現在品第三十九的味方原(三方原)之戰的開頭部份,充分表現出對德川的阿諛。由此看來,此書所寫,多不足信。

在德川方面的文獻《松平記》、《御在城記》、《本多家武功書》、《當代記》、《三河物語》等中,也都有記載,但大多是事後補述,且有誇耀自家祖先之嫌。但是無法隱藏的事實是,德川在三方原之戰中大敗。至於詳細情形,當然不會列載,畢竟家醜不可外揚嘛。德川方面的資料中,較具價值者有《當代記》和《三河物語》。《三河物語》對三方原之戰有二頁記述,過於簡略(活字本)。

三方原之戰的經過情形,大多無從追溯。

對於武田軍向德川軍擲石之說,很多人認為是因為武田軍無洋槍。

思慮細密的史學家表示:

(當時的武田軍擁有洋槍隊,所以應該有洋槍。但是可能因為數量不多,因而改擲石頭。)

這種論調,可能是緣自武田信玄死後的武田軍與織田德川聯軍之間的長筱之戰中,武田的馬隊在聯軍的槍彈下崩潰,因而直覺的認為武田是因為沒有洋槍而失敗。

從長筱之戰的結果來看,武田的騎馬隊確實是敗在聯軍的洋槍隊上。但是,再仔細分析這一戰,不難發現僅是洋槍和馬的差距,並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梅雨期,才是左右勝敗的直接原因。原本應該下個不停的梅雨,竟然一時放晴,讓聯軍的洋槍,充分發揮功能。勝賴過分相信梅雨的連續性,認為洋槍在雨中無所助益,唯有靠騎馬隊方能擊敗敵軍,因而釀成大錯。

三方原之戰中,武田軍帶了充足的洋槍。有一點可以證明武田信玄很早就把重點放在洋槍上。《妙法寺記》中記載道:天文二十四年(弘治元年,一五五五年),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爭奪北信時,信玄為了援助善光寺別當栗田鶴壽,特送三百挺洋槍到旭要害(長野市旭山)。在天文十二年洋槍傳入後的十二年,信玄已經如此地重用洋槍。天文二十四年後的十七年間,洋槍成為普遍的武器。動用三萬大軍的武田軍,必定會帶千挺洋槍,只可惜詳細數字不明。

同樣的,德川軍方面的洋槍數亦是不詳。

德川軍的大將們制止手下理會小山田隊的擲石挑戰,但是大多數的士兵按捺不住,仍然沖向小山田隊,而隊長石川數正不得已,只好下令攻擊。在《國朝大業廣記》中,有這樣的記載。

倘若武田隊是因為沒有洋槍而改用擲石,德川何以不以洋槍或弓箭應戰,因為這樣必定絕無敵手。然而,德川並不如此,而是憤怒地衝上前去,揭開了這一場戰爭的序幕。

德川軍原本希望在對立的狀態下,慢慢後退。在同樣的條件下起衝突,以一當然敵不過三。想必部將也有這樣的體認,所以既不射箭,也不開槍。

武田隊看到德川隊的態度,決定激怒對方,將之誘入戰爭的漩渦。擲石,便是一種激怒戰術。

箭槍相向,尚能容忍,但是士兵們絕對無法忍受擲石。

「吔!真沒出息,就想這樣溜走?對付這種膽小鬼,箭槍太浪費了,用石頭就夠了。」

想必也有這一類的激怒之詞吧。怎能不叫石川數正的部隊火冒三丈地衝過來。總之,小山田隊在這一場戰爭中的擲石行動,與武田軍有無洋槍毫不相干,完全是為了激怒德川軍,使之參戰的挑逗行為。一般而言,這樣的大型戰爭多半是雙方箭槍往來,接著刀槍相搏展開戰爭,但是三方原之戰卻在武田軍的擲石挑戰行動之後,立即陷入混亂。

當時,德川軍擺出鶴翼陣。

從右翼來看,酒井忠次隊、石川數正隊、本營先鋒隊、平手泛秀隊、佐久間信盛和各部隊,橫相排列,後面有德川家康的本營隊做為預備隊。

鶴翼,顧名思義便是如鶴翼般地展開。當敵軍攻擊翼中時,便可加以包圍攻擊,確實是相當管用的好陣勢。但是,如果翼部有一處破裂,會有背後受挾的缺點。

武田軍採行的是魚鱗陣,也就是與德川軍橫隊陣形相對立的縱隊陣形。

最前線是小山田信茂隊;第二列的左翼是馬場信春隊,右翼是山縣昌景隊;第三列的預備隊左翼是內藤昌豐,右翼是武田勝賴;第四列是信玄及其本營隊;穴山信君隊殿後。

整個兵團如魚兒般細長,各部隊有如魚鱗一般,因而稱做魚鱗陣。

在此情況下開戰,鶴翼陣多半會被魚鱗陣的魚頭,一舉衝破。

事實上,根據一些資料顯示,在三方原之戰的序戰中,小山田隊曾多面受敵,被迫暫時撤退。但是,這只是很短暫的時間。看到小山田隊受敵,後面的部隊紛紛向前展開,反攻欲包圍小山田隊的德川部隊。可以想見的,一場混戰展開。

混戰展開之後,強有力的預備隊出現,迂迴到背後,大勢已定。

德川軍被武田勝賴隊和內藤昌豐隊包抄於後,慘遭敗績。

雪停了,似乎是為觀察兩軍作戰而暫停。雪雲沉重得動也不動。

平時,美麗的夕陽會從這裡落入地平線,但今天的夕陽被厚厚的雲層擋住了,只留下西空中的微弱光線,道出這一天的結束。

兩軍踩破剛下的白雪。積雪不到一寸(約三公分),一被人馬踐踏,立即露出下面的枯草。枯草也被踏平時,就只剩下一堆紅土。

石川隊和小山田隊全面交戰時,本營先鋒隊切入小山田隊。同時,酒井隊也沖向小山田隊的左側方。小山田隊三面受敵,陷入苦戰,只得步步後退。

武田隊的左翼馬場隊和右翼山縣隊出動了。

激戰開始。

雙方戰力可說是旗鼓相當。因為,武田軍的預備隊、主隊和後備隊,尚未參戰。

作戰時,將領負責指揮士兵,但有時將領會和士兵一起捲入戰爭的漩渦中。這時,極易發生事故。

德川軍的年輕武將們,對武田軍進攻二俁城以來的種種作法,十分不滿。堂而皇之地通過濱松城下,更使他們的憤怒達到極點。憤怒,就是支持作戰的力量。才剛出城,肚子尚飽,用具也完備。另一方面,武田軍自十月初離開古府中以來,已經兩個月了,大多數的人風餐露宿,用具破損,再加上連日的寒冷,已經有人染上輕微的凍傷。比較這兩種狀態,德川軍和武田軍的士氣,一目了然。

若以同等兵力作戰,失敗的可能是武田軍。

在德川軍中央的本營先鋒隊,突擊力非同小可。是家康讓本營先鋒隊來到前線。他將半數的本營派至前線,剩餘的半數留守主營,做為預備隊。要想戰勝三倍於己的敵軍,唯有這個方法。從鶴翼陣來看,家康也有下陣一搏的打算。昨夜的夢,依然在腦中徘徊。他要讓自己成為信長第二。

德川軍的本營先鋒隊中排出可以以一當千的大將——本多忠勝、水野忠重、松井忠次、大須賀康高,以及由高天神城趕來參戰的小笠原長忠。

本營先鋒隊的攻勢凌厲,就連山縣昌景軍亦為之受挫。

「前進!前進!把敵人趕入祝田坂。」本多忠勝在馬上高喊。

武田若退至祝田,便註定失敗,因為後面就是狹間。

石川隊奮戰不已。

「別讓東眾搶先!衝上去,衝上去。」石川數正手下的大久保忠世吶喊著。

東眾,指的是酒井忠次隊。當時,東三河的將士被編入酒井忠次旗下,西三河的將士則被歸入石川數正旗下。這也是有前例可循的,把三河的勢力分成東、西二派,委託於酒井忠次和石川數正。

東眾和西眾合起來便是三河。如此地劃分,是為了激起競爭之心。將領們以看看西眾、別讓東眾搶先等激勵之詞,來達到鼓舞士氣的目標。

酒井隊也有壓過馬場隊的氣勢。

戰爭開始不久,武田隊便全面後退,而德川軍節節逼進。但是情勢尚未分曉,些微的變化,就可能讓武田軍有翻身的機會。

德川軍拚命地攻擊。武田軍冷靜地應敵、後退。在激戰之中,兩軍的性格顯而易見。以甲斐和信濃為主幹的武田軍,雖然打得不夠漂亮,卻能苦幹實幹。

他們懷抱著一種信念:

(只要信玄公在,絕不能輸。)

兵力遠超過德川的武田軍,焉能失敗!只要把德川軍誘到預定的撤退位置,就有轉機了。

家康騎著馬,眺望前線。雖然無法一眼望盡全軍的行動,但是可確知的是,德川軍在節節逼進。

家康看著左翼。佐久間信盛隊和平手泛秀隊,一直在原地佇立不動。雖然剛才一直傳令促其攻擊,但是這個增援部隊卻毫無行動。

(真是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