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武田信玄》

甲斐國位在山間峽谷,周圍環山,中央是釜無和笛吹二河流經的甲府盆地,稱為國中,其東及南方,稱為郡內。

甲斐自古以來是一片牧地,莊園亦始於此。武田家和甲斐國的淵源頗深,發祥地武田莊,便是一片牧場。從韮崎渡釜無川,稍向西行,就是武田裡。就地理位置而言,是像南阿爾卑斯鳳凰山麓的緩坡之一部份,稱為屋敷、旗部屋、金精水、具足澤等,不難想像當時武田館的寬闊。

館跡附近的小山丘上有願成寺,甲斐武田氏的遠祖信義,便埋葬於此。這間古寺建於奈良末期,信義再予整修重建,寺內安放重文的阿彌陀三尊。信義的墓,位在本堂西田圃的一角,是一個約一公尺的五輪塔,其上有一株櫻樹,季節一到便吐蕊盛開,風情萬種。距館跡稍遠而位於山麓旁的武田八幡,是信義祭拜的守護神社,到了信玄又經重建。靜坐在大杉樹下的社殿,彷佛在訴說著武田家往後的盛衰。

不僅是甲府市內,山梨縣也有許多武田的遺迹。走到信濃路或三河路等地,仍可看到戰爭的痕迹。在川中島尤其能感受到甲越二軍的激烈競爭。

然而,最吸引我的還是武田的發祥地——武田莊、武田八幡的景觀、看得到武田家滅亡痕迹的天目山周圍、景德院和鳥居畑等地。從信義到信虎的十八代,再經過晴信(信玄),最後亡於勝賴,若想回顧這四百數十年的歷史,怎能忽略甲州的山川?

武田信義於源賴朝舉兵追討平家,與嫡男忠賴一齊起義,後來追隨范賴軍。雖然受封為甲斐的守護職,卻見棄於賴朝,僅靠么弟石和五郎信光傳遞武田的血脈。

武田信虎在十四歲時繼承家業,當時的甲斐形勢已經不再單純。甲斐國原受武田控制,正欲紮根時,卻遭反對,激起戰國下克上的風氣。再加上同族內訌,信虎雖獲得宗主權,卻必須和叔父油川信惠、大井以及栗原等的同族聯合力量相對抗。

不過,新銳信虎竟能將他們一一制服,進而在躑躅崎建館,在要害山築城,掌握甲斐一帶。當時的躑躅崎館,就是現在的武田神社。以該館為中心,有城屋町通、柳町通、增山町通等南北交錯,並有山縣、甘利、真田、高坂、馬場、長坂等將領的房舍相鄰。只是這些痕迹現已湮渺難尋。

武田信玄是信虎的長男,生於大永元年(一五二一年),母親為大井氏人。信虎入侵甲斐,大戰駿河今川軍時,長男誕生的喜訊亦同時傳來,因而命名為勝千代。

但是,不知何故,信虎不疼愛這個孩子。或許這和孩子的母親是被信虎征服之大井信達的女兒有些關係,也可能是他從日漸長大的孩子身上,看到自己個性的影子。他疏遠晴信,親近次男信繁,讓信繁為難。

信虎不以其名為恥,一如老虎般地狂躍。或許他是一名優秀的武將,但是人格上卻有欠完整。晴信放逐父親信虎,登上國守寶座,認為自己並沒有做錯,因為他深信信虎暴虐無道的行為是國人的沉重負擔。有些書上記載道:信虎放逐,人人稱幸。

晴信的第一仗是天文五年的海口之戰。晴信在那一年行冠禮(十六歲成年),隨父參加佐久海口城的包圍戰。但是,守城將領平賀源心入道並非泛泛之輩。久攻不陷,再加上天寒,信虎只得解圍撤兵。晴信頻頻要求加入殿後軍,他在主隊撤退之後,帶領少數手下,趁夜反擊,攻下海口城。但是,信虎並沒有因此而稱讚晴信。

有人認為海口初陣之說,只是虛構。因為武田軍攻擊佐久是在天文九年,與邏輯不合。也可能是後人為修飾晴信初陣之說,而加以捏造的。

天文十年,晴信二十一歲,將父親放逐到駿河,自己升為國守。或許他認為再不放逐父親,自己將無容身之處。在對武田信玄的批評之中,這是常被提到的一件事。他的敵手上杉謙信,也說信玄是個不孝之人。在下克上的時代中,骨肉親情仍是不容忽視的。

曾經有此一說,信玄為了蒐集情報,在雙方同意之下,把信虎送往今川義元處。根據今川義元的書狀,判斷此為誤讀。

新田次郎的《武田信玄》,從昭和四十年五月到四十八年八月,在月刊雜誌《歷史讀本》上連載一百回,長達三千張稿紙。以往從未有以信玄為主人公的歷史書籍,這篇費時八年多的小說堪稱創舉。

作者曾經寫過數篇以歷史為素材的長短篇作品,例如描寫播隆上人事迹的《槍岳開山》、敘述寶永山噴火和關東郡代伊奈半左衛門抵抗行為的《憤怒的富士》、描述富士講中興祖行者身祿生涯的《死於富士》等長篇,以及短篇作品中的〈擒島日記〉、〈梅雨將軍信長〉、〈赤毛司天台〉等。新田次郎像是山嶽作家,除了許多和富士有關的作品之外,也唯有他才能在歷史作品中發揮專門的氣象學知識,並讓人感受到他獨特的歷史觀。不過,這一本《武田信玄》可以說是一本正規的歷史小說。

無論從量或修飾上,都能讓人感受到這一點。所謂正規歷史,是作者盡量追求歷史真象,進而勾畫出這一個時代。憑想像產生歷史的作品,稱為時代小說。

新田次郎在寫《武田信玄》的時候,不僅參考各種文獻,還訪查了有關事迹。

「小說《武田信玄》是每個月寫三十張稿紙累積下來的。調查時的樂趣,尤甚於寫作。只要有空,我就去走訪武田信玄的遺迹。

「信玄不在甲斐國內設城,一直在他國作戰直到咽下最後一口氣。所以,在長野縣、群馬縣和靜岡縣等地的取材收穫,比在山梨縣內豐富得多。」(信玄後裔數量驚人)

由這幾段話,就可明了信玄的轉戰痕迹,有跡可尋,許多解釋是一定要到現場探察才能掌握得到的。他在這裡展現了山嶽小說家的作風,也成為這本長篇歷史小說的特色。

《武田信玄》分為風、林、火、山四部,代表了武田旗印中的「疾如風 徐如林 侵掠如火 不動如山」。

作者的這部長篇小說,起于晴信決定放逐父親信虎。晴信之父信虎,濫殺周圍家族,統一甲斐國,但是他殘虐的作風引起鄉民的怨恨,使晴信不得不有所決定;再加上信虎考慮讓弟弟信繁繼承,並對晴信愈發疏遠;此外,由於對正室三條氏侍女的愛遭到阻撓,使晴信心中益形不滿。宿將板垣信方以及一些對晴信期望頗深的家臣們,莫不勸晴信放逐信虎。晴信也認為父親的亂行背離人心,國事紛亂,不能再坐視。此外,在出兵小縣時得知信虎欲將之放逐到駿河的今川義元處,於是將計就計,成功地放逐了信虎。作者井然有序地分析晴信當時的心理過程,解釋他的舉動是得到武田家世代將領的同意。

成為新國守的晴信,無暇沉浸於見棄於父親的悲傷中,立即出擊諏訪賴重和小笠原長時的聯合軍,獲得勝利,奠定日後與周圍豪族相抗的基礎。這段期間的行為,也包含了異性關係,得到禰津元直之女里美,並與勝賴之母,即諏訪賴重之女湖衣姬,展開一段戀情。阿谷死於肺癆,晴信從她身上染得此病,留下無窮後患。

晴信指揮的強大武田軍,並非戰無不克,他們也遭遇過塩尻峠之戰的慘敗教訓。但是,他從失敗中吸取經驗,在政治上軟硬兼施,成為一位胸懷大略的優秀武將。在「風之卷」中,介紹了他統一天下的野心和熱情,以及敵手上杉謙信的興起。

緊接著,在「林之卷」中,對信玄和謙信的永祿四年川中島大會戰,從信玄、謙信、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一舉擊敗今川義元大軍)等人的立場加以分析描述,並勾畫出其他諸侯勢力的思緒和行動。晴信在這段期間出家成為信玄,一方面是哀痛湖衣姬的病故,一方面也想經由法體來體會佛心。作者對信玄的合理主義,做了精闢的分析。

大型戰役,絕非孤軍所能帶動得起,它必定是結合了幾種勢力,相互對立、結合、流動,演變而成。優秀的戰略家懂得如何掌握這種關係和動向,並在其間適當布局,最後將情勢轉向最終目標。天才軍事家信玄充分發揮這方面的才能,在川中島戰役中也不例外。他對這一場戰役的投入,以及對其他勢力的安排等,作者都做了詳盡的說明。此外,實力在伯仲之間的敵手——上杉謙信,在對決中與信玄迸出火花。作者讓武田軍在大受打擊之後,獲得最後勝利。

在描述信玄個人方面,作者也讓你同時掌握到時代的整體。「火之卷」和「山之卷」,以穩健的筆法串連在一起。在「火之卷」中,寫到進攻駿河時,與長男義信不和,並遭義信背叛,但仍繼續由駿河出兵到小田原。在「山之卷」中,發動西上軍,但為了免除後顧之憂,便與北條議和,拉攏水軍,讓越中的一向宗徒牽制謙信等,以各種手段來實踐心中的願望。但是,從這個時候起,信玄的健康亮起紅燈,到了三方原大破德川軍時,終於敵不過病魔,壯志未酬身先死。

《武田信玄》詳細地介紹在戰爭中渡過晨昏的信玄。作者將武田信玄述說成一個合理主義者,但是卻能精於計算,能在瞬間展開電光石火般的行動,這就是信玄的魅力吧。新田次郎表白自己對信玄這種個性的崇拜,或許是因為作者本身也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