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李亨當政 彭原對策

登基後的李亨一直醞釀著收復長安,然而兵力不足,冥思苦想之後,李亨想到了一招——借兵!

這是李亨打出的一記七傷拳,在傷害對方的同時,也傷害自己。

李亨借兵,標誌著曾經鼎盛的大唐王朝走上了下坡路,因為,原本唐朝是不需要借兵的,有的只是徵兵。

在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東征高句麗時,回紇等胡人部落、國家也曾經跟隨出征,那時不是借兵,而是徵兵。天可汗一聲令下,胡人軍隊便應聲出征,沒有半點條件可講。

即使在李隆基鼎盛時期,徵調胡人軍隊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只有命令,沒有條件。

現在,李亨不是徵兵,而是借兵。

徵兵,沒有條件,借兵,則是有條件的。

李亨派出使節,向北往回紇借兵,向西往拔那汗國(中亞納曼干市)、大食(阿拉伯帝國)等國借兵,他要打造一支多國部隊,對付安祿山的叛軍。

眼看李亨如此布局,李泌提出建議:

陛下不如移駕到彭原(今甘肅省寧縣),等安西以及拔那汗國兵馬到來後,再進駐扶風郡。到那時,江南稅賦正好運到,也可以供應大軍。

李泌的建議正中李亨下懷,移駕彭原,那就意味著龍興大業邁出關鍵一步,等大軍到齊,反攻長安指日可待。

李亨一行就這樣從靈武郡到了彭原。

抵達彭原,李亨與李泌進行了一番對話,在這次對話中,李泌拿出了自己醞釀已久的策略,如果這個策略得以貫徹,安史之亂的持續時間將大大縮短。

李亨問李泌:「如今叛軍兵鋒如此強勁,天下何時才能平定?」

李泌說:「據臣觀察,叛軍把掠奪的金銀財寶以及美女都運回了范陽,從這個表現看,他們哪有什麼一統天下的大志啊!如今安祿山所依仗的多數是胡人將領,漢人肯為他效勞的只有嚴庄等少數人,其他人都是被脅迫的。據我推測,不出兩年,天下無賊!」

李亨來了興緻:「哦,為什麼?」

李泌說:

叛軍中驍勇善戰的,不過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安忠志、阿史那承慶等幾人而已。如果令李光弼從太原出井徑關,郭子儀自馮翊進入河東,那麼史思明、安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離長安,我們用兩支軍隊就牽制了他們四員大將,安祿山手邊能用的就只剩阿史那承慶了。這時命令郭子儀不打華陰,只需要保持長安洛陽道路暢通。

陛下命令各地徵調來的部隊在扶風郡集結,跟郭子儀、李光弼的部隊輪流出兵發起進攻,安祿山如果救頭,我們就攻擊他的尾,如果救尾,我們就攻擊他的頭,讓叛軍在數千里的戰線上疲於奔命,我軍以逸待勞,叛軍來則避其鋒芒,叛軍去則尾隨出擊。總的原則,不攻城,不斷路,讓叛軍來回奔波。等耗到明年春天,命建寧王李倓出任范陽節度使,沿邊塞從北進攻,李光弼從南進攻,兩軍成掎角之勢直取安祿山范陽老巢。到那時,叛軍退無可退,守無可守,我軍從四面八方一起進攻,叛軍只能束手就擒了!

李泌說完,李亨大喜,不禁對李泌豎起了大拇指,高,實在是高!

從戰略意義而言,李泌的彭原對策,不亞於諸葛亮的隆中對。

隆中對,其實存在致命缺陷,缺陷就在荊州,因為荊州的存在就是一個矛盾。一方面,劉備要取得天下就必須佔據荊州,而另一方面,劉備又需要聯合孫吳,矛盾的癥結在於,取了荊州,就必定無法與孫吳友好相處,這一點在三國後期已經得到證明,所以說,諸葛亮的隆中對就是自相矛盾。

兩相對比,李泌的彭原對策接近完美。

不久,安祿山出事了,彭原對策又多了一分實現的可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