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口蜜腹劍 痛下殺手

天寶五載,對於太子李亨而言,註定流年不利。

太子妃韋氏一家剛出完事,太子良娣杜氏家又出事了。

杜氏的父親叫杜有鄰,此時正擔任太子贊善大夫(太子宮參議官)。杜有鄰除了杜氏這個女兒外,還有一個女兒嫁給了左驍衛兵曹(管理兵籍的官員)柳績,正是這個柳績將杜有鄰一家拖入深淵。

不知出於什麼緣故,柳績與杜有鄰的關係非常惡劣,兩人水火不容。

久而久之,柳績的眼中已經沒有了老丈人,有的只是仇敵。

柳績決定,將杜有鄰推向深淵,然後踩著杜有鄰的身體升官發財。

不久,柳績舉報:杜有鄰妄稱有神秘預言,與太子李亨交往,指責當今皇帝。

聰明人各有各的聰明,愚蠢人各有各的愚蠢。

如果柳績只是指控杜有鄰,或許還有升官發財的機會,而他捎帶上了太子李亨,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六十一歲的李隆基並非絕對信任李亨,但他不能容忍別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往李亨身上潑髒水,這是讓李亨難堪,也是讓李隆基難堪,他已經因為聽信讒言逼死過三個兒子,現在每次聽到別人往他兒子身上潑髒水,他就會條件反射地想起那三個冤死的兒子。

柳績栽了,杜有鄰也栽了,此時的李隆基除了護著自己的兒子,其他人在他眼中都可以消失。

天寶五載十二月二十七日,柳績、杜有鄰被亂棍打死,李隆基這個葫蘆僧又斷了一起葫蘆案。

如果柳績舉報屬實,那麼亂棍打死的應該是杜有鄰。

如果柳績舉報不屬實,那麼亂棍打死的應該是柳績。

現在柳績和杜有鄰都被打死了,舉報到底屬不屬實呢?

如此看來,六十一歲的李隆基已經成了一個糊塗法官,居然判決原告和被告同時敗訴,太有才了!

葫蘆判決之後,太子李亨又斷了一次腕,他把太子良娣廢為庶人,趕出了太子宮。

幸虧那時實行一夫多妻。

時間走到天寶六載,葫蘆判決的效應還在擴大,一舉突破了杜有鄰和柳績的範疇,牽連到北海太守李邕、淄川太守裴敦復。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柳績的口供!

李林甫指使酷吏吉溫用柳績的口供做成了一條食物鏈。

食物鏈是這樣形成的。

當年,柳績結交廣泛,他結交的朋友中有一位就是淄川太守裴敦復。裴敦復又把柳績介紹給北海太守李邕,李邕又把柳績介紹給著作郎王曾,這樣大家都成了朋友。

柳績下獄之後,被吉溫屈打成招,在口供中牽連出王曾,就此,一條食物鏈形成了:柳績—王曾—李邕—裴敦復。

由柳績發端,到裴敦復結束,因為柳績一次不成功的舉報,食物鏈上的四個人殊途同歸,統統被亂棍打死。

可憐李邕一代名士,只因為交錯朋友,便落得如此結局;

可憐裴敦復曾經貴為刑部尚書,只因為柳績的口供,便如此凄慘謝幕。

這一切都是李林甫幕後指使,為的是讓裴敦復永遠閉上嘴。

只要裴敦復閉上嘴,就沒有人知道李林甫曾經做過手腳,曾經挑動「尚書斗尚書」。

現在裴敦復永遠閉上了嘴,李林甫卻不準備收手,順著裴敦復這條藤,李林甫決定繼續深入下去。

在這條藤上,還有裴寬,還有李適之,還有韋堅,還有皇甫惟明,只有讓這些人都消失,李林甫才能高枕無憂。

不久,李林甫上疏李隆基:被貶的官員對朝廷有怨言,不如將他們全部誅殺!

但凡一個智商正常的皇帝,都不會同意這樣的建議,但此時的李隆基已經六十二歲了,早已意興闌珊,無意朝政,李隆基不是不知道李林甫在公報私仇,但是他不想深入追究,他已經累了。

奏疏被批准了,李林甫的屠刀舉了起來。

被李林甫派出執行這項艱巨任務的是酷吏羅希奭,他的任務就是送所有貶官一一上路。

接到任命,羅希奭從北海郡(今山東省青州市)出發前往嶺南,沿途經過地方,所有貶官一律誅殺。

遠在宜春郡(今江西省宜春市)的李適之看到了羅希奭的行程表,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

沒等羅希奭到達,李適之飲葯而死。

並非所有貶官都像李適之一樣就死,安陸別駕裴寬就是一個頑強求生的人。

羅希奭為了將裴寬逼死,特意繞道進了安陸,按照前幾個郡的經驗,往往羅希奭一入境,聞風而動的貶官便自我了斷。

等到羅希奭見到裴寬,裴寬卻還是活生生的。

裴寬「撲通」一聲給羅希奭跪下了,懇請羅希奭放自己一條生路。

不知是羅希奭良心發現(按說不會),還是李林甫最終決定放裴寬一馬,在裴寬跪下之後,羅希奭再沒有逼迫,而是轉身離開了安陸,裴寬就此躲過一劫。

其他地方的貶官便沒有裴寬的運氣了,韋堅、皇甫惟明紛紛被誅殺,他們全部倒在李林甫的算計之中。

至此,李林甫完成了一箭N雕,在這支箭上,他射死了韋堅,射死了皇甫惟明,射死了李適之,射傷了太子李亨,同時射怕了皮膚白皙留有鬍鬚的裴寬。

在中國的成語故事中,「一箭雙鵰」非常有名,成語典故的主角便是長孫無忌的父親長孫升。

如果長孫升再生,遇到李林甫,恐怕也要自愧不如,雖然他能一箭雙鵰,但畢竟只能一下兩個,而李林甫,一下N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