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貴妃醉酒 恩寵無雙

開元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寧王李憲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享年六十二歲。

對於大哥的去世,李隆基非常悲痛,悲痛的同時,他接到了一封奏疏,看完奏疏,他的臉一陣紅,一陣白。

奏疏是壽王李瑁上的,他說,想為養父寧王李憲守孝三年。

守孝三年,是兒子應盡的義務,然而壽王李瑁只是李憲的養子,按道理沒有這個義務,如果能夠守孝三年,那是孝心可嘉,如果不能,也無可厚非。

偏偏李瑁提出了守孝三年!

這是仁孝的表現,也是讓李隆基難堪的表現。

或許在經歷了競爭太子失利、王妃被撬一系列打擊之後,李瑁在心中已經宣判了李隆基的死刑,只是他不能表現出來,只能用為養父守孝的方式發泄自己心中的不滿。

李隆基同意了,同時也非常惱火,因為這樣一來,李瑁就將了他一軍:想要跟楊玉環名正言順,至少還得再等三年。

三年之期從何而來?

從李瑁的守孝三年而來。

楊玉環之前是壽王妃,李隆基讓楊玉環「自願」出家,這樣楊玉環成了李隆基的女人,而壽王妃的位置卻空了出來,極其扎眼地空在那裡。

當務之急,必須儘快把壽王妃的空缺補上,不然普天之下都知道李隆基撬了自己的兒媳。

李瑁守孝三年,三年內便無法娶妻,壽王妃的位置便一直空缺,礙於最後的顏面,李隆基和楊玉環也只能跟著等。

這三年中,他們之間沒有任何名分,有的只是見不得光的地下情。

這三年中,三個人都在煎熬,李瑁頂著父親給的綠帽子煎熬,李隆基頂著扒灰的帽子煎熬,楊玉環則在兩個男人的夾縫中煎熬。

在煎熬中,李隆基決定改元,他決定從明年起,放棄已經使用了二十九年的「開元」年號,改用「天寶」。

為什麼要改為「天寶」,李隆基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或許是因為使用開元的年號太久了,或許是出於道教養生的考慮,或許是帝國日益強盛取「物華天寶」的含義。

總之,李隆基毅然決然地改元,從此開元成為過去,天寶來到李隆基的面前。

改元之後,日子在一天天的煎熬中度過,雖然楊玉環已經能陪伴左右,但名分一直是最大的問題,名不正則言不順,兩人總有偷情的感覺。

煎熬的三年終於過去了,李隆基和楊玉環迎來了曙光。

守孝期過後不久,天寶四載七月二十六日,李隆基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之勢為李瑁又娶了一位王妃。新王妃是左衛軍郎將韋昭訓的女兒,這樣韋姑娘成了楊玉環的替身。

至於李瑁喜不喜歡這個替身,李隆基已經顧不上了,二十天後,他給了楊玉環夢寐以求的名分:貴妃,待遇與皇后相同。

楊貴妃從此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儘管楊貴妃和李隆基結合的方式有些荒誕,但事實證明,他們確實有緣,因為他們有太多的共同愛好。

李隆基生性浪漫,愛好廣泛,通音律,懂歌舞,機智過人。

楊玉環呢?她資質豐艷,擅長歌舞,通曉音律,智算過人,每每與李隆基相處,總能迎合李隆基的心思,即便武惠妃再生,也無法與她相提並論。如果武惠妃地下有知,或許還得暗暗慶幸。

說起李隆基的文藝才能,值得說道說道。

早在公元690年,六歲的李隆基便有過一次贏得滿堂喝彩的表演,當時他男扮女裝,表演了一曲古代舞劇《長命西河女》,令武則天叫好不已,當場加以賞賜。

長大後,李隆基的音樂才能與日俱增,甚至與同時代最有名的音樂家李龜年相比,李隆基也不遑多讓。

李龜年擅長打羯鼓,李隆基便問李龜年:「你打斷過多少羯鼓槌?」

李龜年回應說:「臣打斷過五十根!」

按照常理,打斷五十根已經不少了。

李隆基搖搖頭,說:「才這麼點?跟我差遠了,我打斷的鼓槌已經有三豎櫃了。」

數年後,李龜年向李隆基彙報:「臣打斷的鼓槌已經有一豎櫃了!」

李隆基這才點點頭,隨即賞賜李龜年一枚精緻的羯鼓槌。

羯鼓不是中原本土的樂器,而是外來的,據說是羯族常用的樂器,它兩面蒙皮,腰部細,用公羊皮做鼓皮,因此叫羯鼓。羯鼓發出的音主要是古時十二律中陽律第二律一度,龜茲、高昌、疏勒、天竺等地的居民都使用羯鼓。

在李隆基看來,羯鼓是八音的領袖,其他樂器不可與之相比,他自己便創作了鼓曲《秋風高》,每逢秋高氣爽,即奏此曲。

值得一提的是,宰相宋璟也是羯鼓發燒友,而且很有心得。

宋璟對李隆基說:「擊鼓時,如果能夠做到『頭如青山峰,手如白雨點』,便是擊羯鼓的能手。」

宋璟的意思是說,擊鼓時頭不能動,手要急促,就像急雨一樣,估計打斷三豎櫃鼓槌的李隆基應該已經到了這個境界。

有事實為證。

有一年,正逢二月初,李隆基心情大好,在小殿內庭準備舉行宴會。此時宿雨初晴,景色明麗,柳樹將要發芽,杏樹將要開花,略顯遺憾的是,都處於含苞待放的狀態,離完美差了一點點。

李隆基微微一笑,令高力士取來羯鼓,他親手演奏了一曲《春光好》,演奏完畢,回頭再看,柳樹發芽,杏樹開花。

於是李隆基笑著對嬪妃們說道:「僅此一事,你們不叫我天公行嗎?」

後來李隆基的羯鼓便有了「催花鼓」的美譽。

說完羯鼓,再來說戲曲。

說起戲曲,李隆基與戲曲有著不解之緣,我們現在經常提起的「梨園行」,李隆基是名副其實的「梨園老祖」。

梨園起初不過是皇家禁苑中與棗園、桑園等並存的一個普通果園,經過李隆基的改良,梨園有了特別含義。

在李隆基主持下,三百餘名具有音樂才能的子弟進入了梨園,他們在這裡學習音樂和舞蹈。每次練習時,如果出現錯誤,李隆基都會第一時間指出,由此這三百餘人有了響亮的名頭——皇帝梨園弟子。

經過不斷的發展,梨園漸漸壯大,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座集音樂、舞蹈、戲曲為一體的綜合類「藝術院校」。

李隆基親自擔任梨園的崔公(相當於現在的校長),他手下的教師隊伍也是一流的,有杜甫讚不絕口的公孫大娘,有藝德高尚、水準一流的雷海青,在這些人的共同努力下,梨園的影響越來越大,直至成為行業代名詞。

寫到這裡,該說說楊玉環與李隆基的珠聯璧合了。

李隆基會寫詩,楊玉環同樣不含糊,據說曾經作過轟動一時的《涼州》詩,可惜失傳,湮沒在歷史雲煙之中。目前《全唐詩》里倒是還收錄著她的一首詩:

贈張雲容舞

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里。

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在人人都是半個詩人的唐詩國度,這首詩的水平不算高,不過相比於今人,也算很有水準。

如果說楊玉環的寫詩水平在唐代並不入流,那麼她的舞蹈和音樂才能,堪稱一流,《霓裳羽衣曲》就是最好的證明。

《霓裳羽衣曲》是李隆基的得意之作,究竟是自己親力親為編排,還是僅僅在最後給予「領導意見」就無法考究了,總之,《霓裳羽衣曲》堪稱李隆基的最愛。

《霓裳羽衣曲》陣容龐大,所需人員眾多,不僅樂師眾多,配曲歌唱的宮女便達到十人。《霓裳羽衣曲》共十八章,分三大部,每部六曲,稱為「散序六曲」「中序六曲」「終序六曲」。

《霓裳羽衣曲》不僅樂器種類多,而且節拍非常複雜,對於舞者要求極高,即便這樣,楊玉環一聽就能領會其中的精髓,即興便能配出堪稱天衣無縫的舞蹈來。

這樣一來,楊玉環便與李隆基完美地結合到一起,楊玉環起舞,李隆基伴奏,無言的默契在配合中走向完美,從此他們都是對方的人生第一知己。

除了舞蹈,楊玉環的音樂才能同樣一流,她會演奏多種樂器,從西域引進的琵琶在她的手下演繹得出神入化,如果白居易有幸聽到,估計《琵琶行》就得重寫了。

此外,楊玉環還擅長擊磬,在她的敲擊下,磬聲「泠泠然」「多新聲」,即使是專業擊磬藝人,也無法與她相提並論。

還有誰能跟楊玉環爭寵呢?

楊玉環徹底站穩了腳跟,李隆基的恩寵向她以及她的家族一股腦砸了過去,雞犬升天的一幕在楊家隆重上演。

首先是楊玉環那過世多年的父親,他在去世多年後,被追贈太尉、齊國公,生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他身後,實現了;

楊玉環的母親被封為涼國夫人。

楊玉環三個有才貌的姐姐也得到了恩寵,年長的一個稱作大姨,封韓國夫人;次長的一個稱作三姨,封為虢國夫人;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