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李淵向左,李密向右 鷸蚌相爭

大興城內已然是李淵的天下,洛陽城外還是李密和王世充的戰場,鷸蚌相爭的李密和王世充不會想到,他們的相爭只不過是在替李淵打掃戰場。

黑石城一戰之後,李密和王世充消停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出奇地安靜,安靜得讓人幾乎忘掉了戰爭。

安靜一直持續到公元617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這一天李密接見了幾個從王世充那邊過來投誠的士卒。

李密有一搭沒一搭地問幾個士卒:「你們那個捲毛王大人這些天在忙什麼呢?」

士卒們忙不迭地說:「這段時間有不少新兵入伍,王將軍還一個勁兒用酒肉給我們改善生活,至於他想幹什麼,我們就不知道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密知道王世充一向很小氣,對士兵很苛刻,這段時間卻經常為士兵改善生活,看來是有所圖了。根據李密調查,王世充的糧草根本支撐不了幾天,而這幾天全軍還在大吃大喝,為什麼呢?只有一個理由,準備採取行動了。

想到這裡,李密的手心已經滲出了汗,「差點被這個孫子蒙了,這幾天他肯定有行動!」

隨即李密開始行動,趕緊命郝孝德、王伯當、孟讓帶各自的人馬進入城邊設伏,而守城總管魯儒登城據守。

應該說李密這個部署是押寶的,他不是王世充肚裡的蛔蟲,怎麼知道王世充哪天來呢,只能賭一把,聽天由命了。

李密這一賭可苦了手下這些弟兄,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正是數九寒天,能把鬼都凍哭了,而李密偏偏安排他們設伏,這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

大家一邊設伏一邊抱怨,一直抱怨到晚上三更,王世充真的出現了,這下大家不抱怨了。

王世充也是讀過兵法的,知道兵法講究「出其不意」,所以他準備給李密來一個出其不意。然而王世充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同門李密也是讀過兵法的,李密的兵法就是「兵來將擋」。

王世充一行衝到城邊,率先來迎接他們的是王伯當。不過養精蓄銳的王世充太猛了,好客的王伯當沒能攔住,這道防線被王世充輕鬆突破。只要王世充順勢攻下城,李密就得搬家了。

幸好,城上也有準備,王世充的士兵攀城攀到一半時才發現,城上迎接他們的是冷冰冰的弓箭。人家居高臨下佔據有利地形,王世充的士兵仰攻,難度重重,地勢上就落了下風,很快攀城的士兵紛紛墜落,攻城沒有指望了。

望著城牆,王世充嘆了口氣,算了,走吧!

想走?已經來不及了,王伯當竟然把游兵散勇集合了起來,趁黑又發起了衝鋒。這下王世充抵擋不住了,被殺的連同掉到河裡凍成冰棍的又有一千多人,本來想出來打兔子,結果又被兔子咬了!

在這之後李密和王世充又糾纏了多個來回,一直糾纏到公元618年正月,得到七萬人增援的王世充士氣大振,一鼓作氣竟然把李密打得沒有還手之力。王世充乘勝推進,駐紮到了鞏縣北郊,此時兩軍大營幾乎到了面對面的程度。

正月十五日,王世充又驅動大軍,這一次他要與李密決一死戰,然而一個小小的疏忽影響了戰爭的走勢。

這一天王世充派出大軍進攻李密,大軍被分為了幾個部分,每部分軍隊在洛水邊自行建造浮橋,先造完浮橋的先過河,後造完的後過河,結果各軍造浮橋的進度不一樣,動作快的已經渡過了洛水,而動作慢的浮橋剛造了一半。這下可就亂了套,全軍分成了好幾部分,洛水兩岸都是王世充的人,但行動已經錯亂,統一指揮更談不上了。

即使混亂如此,虎賁郎將王辯還是攻破了李密大營外圍柵欄的拒馬,只要再前進一步,李密的大營就要攻破了。此時李密的大營內已經亂作一團,瀕臨崩潰!

就在這時,倒霉的捲毛將軍王世充出現了,他不知道王辯的劍馬上就要刺中李密的咽喉,居然作出了一個讓他後悔終生的舉動:鳴金收兵!

原本王世充是想把隊伍撤回來整頓一下,然後全建制出擊,這樣他就能用這塊大石頭狠狠地砸向李密的腳,他沒有想到,高高落下的大石頭,砸的卻是自己的腳。王世充鳴金收兵讓瀕臨崩潰的李密有了喘息的機會,瞬間就組織好反撲的部隊向後撤中的王世充部隊反擊,現在輪到王世充崩潰了。

全軍數萬士兵撤退到洛水邊,然後去爭搶那幾座浮橋,結果光是掉進洛水淹死的就有一萬多人。

悲劇到此還沒有結束,大敗的王世充不敢回東都洛陽,轉道奔向河陽(今河南省孟津縣),而倒霉的是,要到河陽必須渡過黃河,更倒霉的是,這一段黃河居然沒有橋,要想過河只能蹚水過了。

還好,黃河正處於枯水期,蹚水是可以過的。然而這是正月十五的晚上,天氣又發生了點小變化,變化確實也不大,也就是狂風夾雜著暴雨。渡河渾身濕透的士兵頂著狂風、冒著暴雨行軍,在這個鬼都會凍哭了的冬夜,有數萬人倒在了去河陽的路上。這樣想追擊王世充根本不需要嚮導,順著凍僵的屍體,一路就能找到王世充的老巢。

出兵時好幾萬,回來時好幾千,捲毛將軍王世充成了一個敗家子。想來想去沒臉見人,一到河陽王世充就找了個監獄自己住了進去,這是向越王楊侗請罪的真人秀,那意思說,我沒臉了,你處理我吧!

然而此時的楊侗還能處理王世充嗎?洛陽上下能用的只有王世充一個人了,剩下的就是段達那些嘴皮子,不用王世充他用誰去呢?無奈之下,楊侗派出使節特赦王世充,命他回軍洛陽,外加金銀美女賞賜,以示安撫。

結束監獄秀的王世充壯著膽子回到了洛陽,駐紮在含嘉城(洛陽北城內),此時他手下的全部人馬拼湊起來,才一萬多人,這就是王世充全部的棺材本了。

王世充落魄了,李密就發達了,發達的李密乘勝奪取金墉城(古洛陽城西北角),順勢把總部遷到了這裡。

此時的李密與洛陽內城只有一步之遙,大營的鼓聲逆風都能傳到洛陽城中,這是李密一生中距離成功最近的一次。然而他沒有想到,眼前這短短的路,卻是他始終無法跨越的鴻溝,看似咫尺之遙,卻是天涯之遠。

李密的軍隊此時已經達到了三十萬,這三十萬人就在邙山北麓列陣,向南直逼洛陽的上春門。

洛陽城內自然又是亂成一片,經過部署,金紫光祿大夫段達、民部尚書韋津聯合出戰。城內實在是沒人了,只能弄這兩個棒槌出來湊數了。段達一看李密浩浩蕩蕩的三十萬人,倒吸一口涼氣,來不及跟韋棒槌打招呼,自己緊急掉頭,溜了。

李密一看,帥旗一揮,兩大棒槌的部隊立刻崩潰,韋棒槌也死於亂軍之中,他的死告訴人們,「是棒槌,就別出來溜達了!」

經此一戰,李密的影響更大,河陽都尉獨孤武都,檢校河內郡丞柳燮、職方郎柳續等人紛紛向李密投降,連同手下的部隊一起打包投降了李密。此時李密手下的那些加盟商也紛紛派出使節、攜帶奏章信,要求李密稱帝,這些加盟商包括竇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圓朗。與此同時,從隋軍投誠過來的裴仁基也建議李密,早日確定皇帝的位號。

看著這些奏章,李密卻保持著固有的清醒,他知道現在的繁榮只是表面,拿不下東都一切都是虛空。洛陽就是李密一生中的關鍵之眼,做活了這個眼,李密就會存活,做不活這個眼,李密也就不存在了。於是李密淡淡地對裴仁基說:「東都還沒有平定,這些事還談不上!」

李密沒有想到,這句謙虛的話竟然為自己的一生定了調。自此之後,洛陽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再也不由李密一個人掌握。

此時洛陽糧食已經緊缺,政府開始招募自帶乾糧守城的士兵。只要你願意當兵,只要你願意自帶乾糧,那麼恭喜你,你就是散官二品了。隨即洛陽就多了這樣一批兵,一手拿著武器,一手拿著上朝用的象牙板。

不久,李建成、李世民打著救援的旗號東下洛陽游弋,而宇文化及也從江都趕來,再加上原來的死敵王世充,李密陷入一個巨大的旋渦之中。

誰將從旋渦中成功脫身,誰又將成為最後的勝利者,一切都是未知數,而等待李密的將是茫茫未知的旅程,李密,你準備好了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