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船長企業家」張榮發 10、東宮無人是家族企業的痛

1996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張榮發曾經說過,「我不會退休,要向松下幸之助(日本松下電器創辦人)一樣,一直做到死。」果然老帥奮戰,說到做到。2007年張榮發已經80歲了,仍然奮鬥在工作崗位上。船長出身的張榮發,為集團陸海空各軍團培育無數資深專業經理人,但卻無人能強得過張榮發自己。

張榮發並非沒有意識到接班人的問題,早在2004年底就宣布交棒給兩個兒子:將年方34歲的四子張國煒扶正為長榮航空總經理;三子張國政則升任集團首席副總裁。此舉等於昭告全世界,將長榮發跡的核心事業——長榮海運,以及集團的指揮全權交給張國政。張榮發說:「我將完全放手,充分授權,即使失敗了也沒關係。」「青春正當時,決定交棒給兒子,遊山玩水去。」

但此後兩年半的時間裡,四位兒子先後離開集團,當初規劃的接班藍圖瞬間破局。15年來,張榮發與四子一婿幾乎都吵架翻臉,原定接班布局一再流產。張榮發強悍依舊,老帥獨自領軍,身影益發孤單,80歲生日之際,難享天倫之樂,也讓長榮面臨接班難題。

2007年6月,盛夏的台北市暑氣逼人,但台北市民生東路的長榮集團總部氣氛卻墮入冰點;尤其是位在十五樓的總裁辦公室,進進出出的人無不小心翼翼,深怕一個不小心誤觸地雷、惹禍上身。

這個長榮帝國的核心重鎮,剛爆發過一場激烈的口角,主角不是別人,正是總裁張榮發與首席副總裁、三子張國政。當日兩人對吵了起來,氣氛綳到最頂點,張榮發大怒:「叫伊走!」(台語,即叫他走)話傳到辦公室就在一牆之隔的張國政耳中,隨即也吼了回去:「要我走!叫我爸自己來跟我說!」

氣氛愈鬧愈僵,張國政原本二話不說,當下就要收拾桌子走人,最後是在周圍老臣們的極力安撫下,才勉強化解了一場太子出走的危機,心灰意冷的張國政按捺下心中怒火,接受發配邊疆的安排,轉任中央再保險公司副董事長。

其實這對父子的心結至少已潛藏半年以上。2006年下半年,張國政的母親、張榮發的元配張林金枝,身體狀況大不如前,雙腿行動不便,出入須坐輪椅。而張榮發多年來鍾愛二房太太李玉美,出國或見客,都帶著人稱「李阿姨」的二房在身邊,很少回去探望大房。

有一次過年前,張國政得知父親又要帶李阿姨回家,便決定不帶老婆、孩子,獨自一個人回去吃年夜飯,他私下跟友人說:「我不知道該如何跟小孩解釋這種關係。」當晚兩人雖沒隔桌吵起來,但導火線已悄悄埋下。

沒過多久,張國政實在看不過去,曾出言提醒張榮發,要父親「多回家陪陪媽媽」,不耐嘮叨的張榮發聽不下去,盛怒之下,爆發這場撤換接班人的衝突。

當時,張榮發交棒的時候人人都誇:「張老闆這一手做得真是漂亮!」甚至比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十年接班布局有過之而無不及。

張國政與張國煒分別以接班人之姿亮相,言談間小心翼翼地以張榮發為尊,言必稱父親……畢竟長榮能打下今日龐大帝國規模,功勞簿上只有張榮發一人,無人敢排上第二名。然而短短兩年半之內,先有四子張國煒因婚姻問題怒辭長榮航空總經理;又有三子張國政因家事被撤掉首席副總裁。長榮集團再度進入「接班空窗期」。

東宮無人對長榮集團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2007年初,繼任的首席副總裁林省三、次席副總裁柯麗卿開始列席集團內各重要會議;不過,兒子不在,員工私下覺得,「氣氛真的有些差,明顯感覺決策速度變慢」。以前,張國政與張國煒分別主管海運與航空兩大事業,有什麼要緊事都能夠直接向總裁反映。講白一點,兒子能與老爸直接講上話,很多事也只有兒子們敢說。

歷盡千辛萬苦,創下了一份家業,實在不容易。把財富延續下去,是每個商人的夙願。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那就是讓接班人得到歷練。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

對於接班人的問題,現在管理學家們普遍推崇IBM的「長板凳計畫」,企業界艷羨GE的「新人」計畫。但是,別忘了,讓IBM這頭大象跳舞的郭士納與「長板凳計畫」毫不相關,在成為IBM掌門人前,郭士納甚至不是IT人士。而GE歷時7年挑選韋爾奇,韋爾奇又歷時7年挑選出接班人伊梅爾特,說明選擇接班人並不容易。對於只有二十多年「公司史」的多數中國企業來說更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目前中國的大多數民企正在經歷掌門人換屆,也確實碰到了不小的難題。李嘉誠把大權交給了長子李澤鉅,但仍在不停指導;柳傳志把聯想拆分,交給楊元慶和郭為分管;倪潤峰兩選接班人都不合適,自己不得已復出;宗慶後的接班人也是一團謎。

中國的企業家應該慎重地選擇接班人,不能沿襲中國「富不過三代」的傳統。針對目前我國企業的狀況,選接班人有兩種基本途徑,那就是自己培養與外部引進。

內生還是引進,主要考慮三大類因素:一是外部環境、市場狀況、技術發展、競爭態勢;二是考慮企業現實發展情況,如戰略制訂與實施、發展階段與方向、管理體制與機制;三是內生接班人與引進接班人比較。

無論是內生還是引進,有一點是相同的是,企業必須做好內部培養接班人的計畫和工作,儲備內部接班人。這將對企業的發展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如果說是致命的,那也絲毫不過分。

法國潮州會館名譽會長陳順源說:「作為長輩,有責任去引導青年創業成功,讓他們繼承父輩的理想和財富。」為此,要讓子女或者公司骨幹在基層得到歷練,在考察、培養中完成接班人的選拔工作。一旦被考察者具備了卓越的組織管理才能和深謀善斷的企業家氣魄,就要放心地把財政大權交出去,完成財富的代際傳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