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台灣IT之父」施振榮 10、挑戰哲學撐起宏基大廈

施振榮認為,創造世界一流的華人品牌已是全球華人共同的期望。宏基的成功證明,自創品牌絕非華人企業達不到的理想。

同為島嶼之地,日本擁有許多在世界上如雷貫耳的品牌,從日立、本田到東芝、豐田,而中國台灣地區則以加工大本營著稱,默默無聞的工人大量生產零件乃至整機,最終卻頂著別人的牌子出售。

直到宏基的崛起才使得台灣也有了自己的品牌,在過去幾年中,這家公司像颱風一樣來勢兇猛,躍居全球第七大個人電腦公司,並成為台灣最大的自創品牌廠商。1995年宏基大約製造了400萬台PC電腦,相當於1994年的兩倍。年終結算時,宏基的銷售額比1994年增長了60%,達到500億台幣,利潤提高了50個百分點。

1995年9月,公司推出「渴望」(Aspire)多媒體家用電腦,風靡整個美國市場。1996年,宏基提出新目標,即公司2000年達成營業額新台幣4000億,並在跨入21世紀時,在全球擁有多家上市公司。

1997年則是「消費性電子產品年」,宏基宣布進入第三次創業階段,專攻高科技消費性電子產品,策略是「提供新鮮科技,讓每個人,每個角落都能享用」。這個策略的目標是使宏基成為全球家喻戶曉的品牌,也是宏基的一個「龍夢」。

推動這一切的是宏基的創始人——施振榮,一個信奉挑戰哲學的企業首腦。施振榮的夢想擴大新產品的生產能力上。這些新產品包括數碼電話、價廉物美的傳真機。他引進了一種新的多媒體放映機,這种放映機集電視、電子遊戲機和光碟放映於一身,挑戰日本在消費性電子行業的霸主地位。

宏基最盈利的項目是與德州儀器公司合作生產存儲器。這個項目投資億美元,這對當時虧損的宏基來說需要很大的勇氣。可喜的是這項投資回報甚豐。德州儀器的董事長傑端·R·傑克因說:「斯坦(施振榮的英文名)對這項投資的遠見保障了對DRAMS的供應。」宏基購買一半的產量,德州儀器公司則在全球銷售另一半的產量。這項投資使宏基在1995年獲利45%,營業額為2.05億美元。

由於施振榮傑出的管理才能,1995年,《世界經理人文摘》評選施振榮為全球15位最能創造時勢的企業家;次年,他被美國《商業周刊》選為全世界25位最佳企業總裁之一。

面對全球化的競爭,一個團隊的骨幹肩負著更大的責任。企業家最重要的責任就是要為企業的發展制定規劃。商場瞬息萬變,只有走在變化的前面,比變化先變化,化被動為主動才能無往而不勝。

帶領一個團隊有固定的規律可循,領導人要善於做正確的事,避免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做無用功、浪費時間,而發現商機可謂是領導者最重要的責任。

如何讓自己的思想走在時代的前面,這可能和每個人的能力有很大關係,但也有些原則可以效仿:

(1)勤思考。企業家不能安於現狀,要不斷地思考企業的未來,尋找企業實現突破的機遇。

(2)多溝通。可以與企業的員工溝通,以了解企業的真實狀況,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並加以解決,同時能夠為自己制定發展戰略提供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可以與同行甚至是其他行業的專業人士探討相關時局的問題,開闊自己的思路。

(3)勇於冒險。一旦發現了商機,就要集中兵力狠打猛打!

要想把生意做大,需要狼那樣敏銳的嗅覺,第一時間發現獵物,然後撲上去吞食,唯此才能成就企業的未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