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項羽之死

項羽大聲朗笑後,舉劍自刎而死,王翳乃領先沖近,割下項羽首級。圍在旁邊的漢營將領也爭先恐後地前來爭奪項羽的屍體,因而發生嚴重衝突,甚至舉刀相向,互砍而死者達數十人。

固陵會戰,項羽再敗漢軍

由於糧食嚴重缺乏,和談成立後項羽立刻下令大軍火速返回彭城,以補充糧秣襪。

「急行軍到彭城,便可吃一頓飽餐!」

項羽對飢餓的楚軍宣布撤軍的消息,並希望大家提高效率以脫離困境。

不過從滎陽到彭城,其間必須經過彭越游擊隊出沒最多的地方。

以昌邑為根據地的彭越雖經項羽親自追剿過,但他那敵出我入、敵人我出的策略卻使其實力絲毫不損,並且已有效截斷項羽西征軍的補給體系。

如果硬是闖過彭越出沒的梁地,雖然距離彭城較近,但勢必會遭到不少麻煩。

這對飢餓的楚軍可能會造成心裡的驚慌,楚軍的參謀人員因而不斷向項羽表示他們的顧慮。

因此項羽決定先往南退入陳國,再行繞回彭城,雖然這段路稍遠,但卻安全得多。

由此顯示項羽已喪失往日的霸氣。

飢餓已成了楚軍最大的敵人。

當楚軍到達陳城西北的固陵時,接獲了劉邦指揮大軍越過鴻溝、背約前來追擊的情報。

項羽大怒,下令全軍在固陵部署。

在後面追擊的劉邦聽說楚軍停了下來,也不敢冒進,便在固陵北方的陽夏城南方下營由於這些地方全屬無險可守的平原,雙方可能會在此發生會戰。

早在下令揮軍追擊楚軍的同時,劉邦便派特使分馳韓信及彭越處,要求兩人出兵共擊項羽。然而當他到達固陵戰場時,卻見不到韓信和彭越的軍隊。

「看來我必須要單獨面對項羽了!」

劉邦擔憂地和張良商量著。

「我們必須盡全力一戰!」

事到如此,張良認為劉邦絕不能逃避,況且這一戰不論輸贏都可以消耗楚軍的戰力,對漢軍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由彭城送來的少量援糧正好讓飢餓的楚軍可以先飽餐一頓,以便和漢軍一戰。

能和敵軍會戰,一直是項羽夢寐以求的願望。

憤怒加上興奮,楚軍展現了驚人的衝擊力。

項羽身先士卒地在前面衝鋒。

漢軍前鋒很快就崩潰,幸周勃的軍團全力阻擋,劉邦的中軍主力才得以安全退入陽夏城內。劉邦下令守城,並深築防禦工事而閉門不出。

項羽雖率軍猛攻,但一時也奈何不了劉邦,眼見彭城運來的糧食又要消耗殆盡了。

如果項羽能夠在這時候下令緊急退回彭城,不要管劉邦的態度,或許還有讓楚軍東山再起的機會。

漢軍陣營大集結

楚軍攻勢雖然猛烈,但周勃軍團沉穩應戰,陽夏防線短期內尚不致有危險。

劉邦和張良商議道:

「我已通知了韓信和彭越,但他們顯然不打算來幫助我,怎麼辦呢?」

張良答道:

「此時楚軍已到了強弩之末,但君王從未表示如何和他們倆平分疆土,他們才會不願前來君王若能表明將和他們共分天下,相信他們很快便會率軍來援的。

「韓信被封為齊王是他自己勉強要求的,並非君王之本意,所以連韓信自己都不認為其齊王的位置已很穩定,想必心裡尚有很大的不安。

「彭越目前幾乎控制了梁地,但早年君王以魏豹為梁王,以彭越為相國;如今魏豹已死,彭越希望成為梁王,但君王卻一直未正式任命他,所以他心裡也是非常不平的。

「如今,宜將睢陽以北至谷城等梁國疆土全部封賜給彭越,將從陳以東到海之地及韓國原有疆土封給韓信。而且韓信是楚人,他也很想衣錦還鄉,君王若能和他們均分天下,並要求他們率自己軍團去攻擊項王,則楚軍很快便會被擊潰的。」

劉邦立刻批准張良的提議,派遣特使帶著封疆的地圖,火速請韓信及彭越出兵助陣。

果然韓信立刻親率大軍由臨淄南下。

彭越的軍團也分批由昌邑出發,意圖截斷項羽返回彭城的後路。

另外,劉邦也派遣劉賈的特遣部隊渡過淮水攻擊壽春,並派人引誘楚國大司馬周殷以舒城的兵眾叛楚,重新擁立英布。英佈於是以劉邦盟友的淮南王身分重新統轄九江地區,並和劉賈軍共同北上至城父,準備由南方夾擊截斷項羽退路。

項羽接獲各地不利的情報後,心中大為恐慌,乃火速向東撤軍,於十二月左右進入垓下。

由於彭城的後退之路已為彭越截斷,楚軍能退到垓下,而不在中途受在襲擊已屬不幸中之大幸。

垓下在今日的安徽省淮水北岸之地,有不少河流流經該地,形成了不少河溝及岩壁,十分有利於建構防禦工事。

項羽這時不得不靠地利來防守了。

一向擅長會戰的項羽,這次竟然主動放棄此一機會,看來項羽的確到達窮途末路了。

垓下雖有少許食糧,但根本用不到數月,與彭城間的交通又完全斷絕,因此項羽的主力部隊已成了被重重圍困、完全沒有外援的孤軍。

垓下大戰,項羽首嘗戰術潰敗

十二月中,漢軍主力和各諸侯部隊全部到達垓下。

韓信親率齊軍三十萬為先頭部隊,寥侯孔熙在左、費侯陳賀在右,劉邦也率主力部隊緊隨其後,周勃和柴將軍則追隨在劉邦之後。

一行浩浩蕩蕩地直奔垓下。

項羽親率主力部隊十萬兵馬,出城準備給漢軍迎頭痛擊。

這場會戰,漢軍陣營由韓信親任總指揮。

這也是兩位當代軍事奇才,首度也是最後一次的面對面決戰。

項羽仍展現他野獸般的猛勇,親率騎兵隊在前面衝刺。

韓信則仍以智略見稱,他的戰場都是經過精密設計的。

剛接觸不久,韓信便下令撤退,他不願軍士在楚軍的死戰下損傷太多。

項羽仍采猛烈攻勢,以打擊漢軍士氣。

但孔熙和陳賀軍隊卻由兩側絕斷楚軍退路,讓楚軍陷入前後夾擊中。

項羽方反身迎戰左右兩軍,韓信主力卻又回頭再擊楚軍,項羽只得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疲於奔命。雙方混戰了半日,楚軍因飢餓而不耐久戰,加上敵眾我寡、死傷慘重,項羽只得再度退入垓下而閉城堅守。

劉邦率諸侯軍將垓下團團圍住。

經過一天苦戰,項羽身心俱疲,不及解下盔甲便倒在營帳中小憩,虞美人則在身旁照顧。

一覺醒來,已是深夜,萬籟俱寂。

遠處卻傳來楚人的歌聲,漸漸地四方都響應了起來。

垓下城中的楚軍都跑到外面來聽這熟悉的歌聲。

這不正是楚地的歌謠嗎?楚軍紛紛興起了懷鄉情結,想到自己或許即將孤獨地客死他鄉,更念及家中的父母妻兒,不禁悲從中來地掩面痛哭。

驚醒後的項羽睡意全消,立刻起身喃喃自語道:

「難道漢軍已經完全佔領楚國了嗎?為何漢營中會有這麼多楚人呢?」

嘆息中,項羽堅強的意志慢慢地消失了。

這便是歷史上所謂的「四面楚歌!」

的確有不少楚軍已被漢軍捕獲或主動投降了,但人數還不致太多。

這顯然是張良和陳平有意的設計,讓營中楚軍教漢營軍隊和諸侯部隊練唱楚歌,利用大合唱的聲勢,加上由遠處傳來的幾可亂真效果,徹底打擊垓下守軍的士氣。

虞兮虞兮奈若何

最後時刻已到,項羽決定死得像個英雄。

他起身穿上全副武裝。下令在營帳內設酒宴,並由虞美人作陪。

馬夫也將駿馬名騅牽到帳營前。

由軍中精選出的八百敢死騎兵隊,準備冒死突圍。

這是最後的酒宴。

項羽囑咐部屬,他突圍而出後將展開壯烈的生死決戰,其後垓下的楚軍便可向漢軍投降,以免不必要的死傷。

他要求虞美人和所有重要將領不可輕言赴死,必須在楚國滅亡後儘力保護自己的族人。

他相信劉邦和韓信都是楚人,應不致給楚人太大的難堪。

說罷,項羽起身,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闕歌曲便是項羽的最後遺言了。

我的力量可以撼動山河,我的氣勢更是舉世無匹!

但是時局卻對我大不利,使得我的武運無法發揮!

武運無法發揮,名騅失去雄姿,真是令人遺憾啊。

虞姬啊虞姬,我們這下分離,是無可奈何的千古遺恨啊!

項羽高歌時,虞美人也起身和歌。

《楚漢春秋》記載,虞美人之對歌如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