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 千尋鐵鎖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頭

開寶六年春天,淮水兩岸,已是青翠一片。幾陣桃花雨過後,水位迅速升高。渾濁的河水漫過堤岸,隨心所欲地填平近岸的窪地,河面顯得十分開闊。

煙雨迷茫之中,一艘宋朝的戰船,行駛在淮水中游,在執行每日例行的巡邏。船上的頭領叫張平,滄州人士,滿臉的絡腮鬍子,左眼在作戰時被射瞎,將士們都稱他為「獨眼龍」。

張平披著蓑衣,站在甲板上眺望。忽然看到一艘大船迎面駛來,定睛一看,認出是江南的巡邏船,不禁心血來潮,想搞個惡作劇,一招手,命令舵工朝來船直駛過去。

江南巡邏船是逆流而行,船頭的舵手見宋船直衝過來,臉都嚇白了,連忙用盡全身的力氣,將舵板打向一邊。兩船靠近,船頭剛好錯開,宋船擦著江南船的左弦飛快地掠過。由於舵打得太急,江南船上數十名軍士來不及提防,一個個歪倒身形,狼狽不堪,有的甚至掉進了水裡。與此同時,他們聽到對方船上傳來陣陣嘲笑聲和辱罵聲。

江南船上的頭目叫朱三,他揉著額頭上鼓起的一個大包,雙眼冒火,幾步竄上船頭,對舵工吼道:「掉頭,快掉頭!日娘賊,老子寧願跟他們拼個魚死網破,再也不受這份窩囊氣了!」士兵們也紛紛摩拳擦掌,要與宋兵決一死戰。

原來,平日里雙方在淮水巡邏,宋軍就仗著強大的軍事優勢,經常對他們故意刁難,謾罵更是家常便飯。弱小就意味著忍讓。為了息事寧人,他們忍辱含詬,壓抑著心中的怨憤。可是,他們畢竟是血性漢子,忍耐總有個限度。長期的屈辱忍讓,醞釀、轉化為一股格外強烈的反抗意識,在此刻猛然迸發出來。

江南船迅速掉頭,幾十名軍士拚命劃漿,很快接近了宋船,不顧一切地向前撞去。

宋船上的士兵根本沒有提防,船弦被對方裝有鐵板的船頭,撞開了一個大缺口,船身即刻傾覆。宋兵亂成一團,紛紛跳入河中,向北岸游去。紅了眼的江南士兵操起弓箭,追射水中的宋兵。除了幾個水性極好的得以僥倖逃生外,其他宋兵全部喪生淮水,連屍首也給激流沖走了。

消息傳到開封,趙匡胤初聞大為震驚,既而卻高興地說:「好,好!天助我也!」

呂餘慶在旁邊大惑不解,問是何故。

趙匡胤笑道:「收復江南是早晚的事。朕所忌憚者,惟江都留守林仁肇也。江南的淮水防務,均由林仁肇負責。朕藉此事件,逼江南主殺了林仁肇,除去這個心腹大患,則取江南不足憂矣!這不是天助我大宋嗎?」

「陛下怎知江南主定會接受呢?」呂餘慶又問。

「那後主李煜,生性懦弱,耽於詩詞歌賦,無心朝政,手下一幫大臣陳喬、張洎、皇甫繼勛等,膽小如鼠,而且皆忌恨林仁肇。只要朕軟硬兼施,曉以厲害,李煜必殺林仁肇!」趙匡胤胸有成竹地說。

次日,趙匡胤寫了一封親筆信,令人火速送往金陵。信中不外乎對淮水事件表示極大憤慨,措辭激烈地要求殺掉主將林仁肇,否則宋軍將興兵南下,直搗金陵!

正當趙匡胤處心積慮地要除去林仁肇,為奪取江南掃平障礙時,江南主李煜卻是另一種心境,他正為新得的美人而心醉神迷。那美人不是別人,而是皇后周氏的親妹妹。

小周后年方十八,不但容貌美麗,而且秀外慧中,精通音律,擅長歌舞。李煜借姻戚為名,召她入宮,密與交歡,又聽她彈琴一曲,不禁擊節嘆賞,於是將她留在宮中,朝歌暮舞,愛之異常。皇后漸遭冷落,鬱郁謝世,她的妹妹順理成章地繼立為皇后,世稱「小周后」。

趙匡胤的親筆信送來時,李煜正命小周后試奏他特意為她新填的《菩薩蠻》,其詞曰: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李煜聚精會神地聽著小周后彈唱,隨手接過內侍呈上的信函,扔在几案上。直到一曲唱畢,才打開閱讀。及至讀罷,臉色陡變,揮手叫殿中眾人離開,傳令陳喬、張洎、皇甫繼勛、潘佑等人,火速進宮,商議對策。

陳喬、張洎、皇甫繼勛、潘佑等重要大臣急忙趕到殿中,只有徐鉉因母親去世,奔喪未歸。

李煜將趙匡胤的來函交眾臣傳閱,苦著臉說:「宋主以淮水事件為借口,逼朕處決林將軍。林仁肇乃我朝驍將、朕的股肱之臣,朕焉能忍心殺之?然非如此,強宋一旦大舉入侵,江南危矣。此事實在令朕左右為難!諸位愛卿以為朕該如何是好?」

幾位大臣讀完信函,互相看了看,誰也不吭聲。

李煜見此情景,催促道:「諸位愛卿,你們看如何處理?」

眾人都望著宰相陳喬。陳喬無奈,只好上前說:「陛下,臣以為處事當以國家為重。林仁肇平時不聽勸告,不自量力,縱容部下與宋軍相抗,終於釀成了今天的禍患,危及國家,著實令臣痛心!」

「那陳愛卿以為該怎麼辦呢?」李煜見他仍未明確表態,焦急地問。

皇甫繼勛見陳喬吞吞吐吐,脫口說道:「林仁肇素以血性男兒自詡,如今惹出禍端,理應自己承擔後果,以免危害國家!」

「狗屁!宋主逼殺林將軍,分明是忌憚他的威名,欲藉機除之,其用心昭然若揭。陛下,林將軍決不可殺,否則正中了宋主的圈套!」潘佑態度鮮明,堅決反對。

「哎,徐愛卿不在,朕不知如何決斷!」李煜望著眾人,神色黯然。

「陛下萬勿猶豫!宋朝兵多將廣,宋主雄才大略,與之相抗,必然師敗國亡。若犧牲一個林仁肇,換取江南軍民的安寧,又何足惜哉!」陳喬見李煜還不表態,接著說:「陛下如不忍為之,臣願代陛下草詔書一封,令林仁肇以國家為重,自行了斷。如何?」

正如趙匡胤所料,李煜畏宋如虎,讀了來函,就存了舍林仁肇以求苟安的念頭,只是於心不忍而已。現在聽了陳喬的一番話,也就順勢答應:「好罷,愛卿看著辦吧!」

潘佑急趨殿前,跪在地上哀求道:「陛下,林將軍不可殺啊!你怎麼如此糊塗呢!」

李煜臉一紅,有些生氣,頭偏向一邊,不再理他。

潘佑心知再說無益,站起來仰天嘆道:「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國亡有日矣!」接著狂號三聲,徑直離去。

林仁肇接到詔書,悲憤欲絕,徘徊良久,揮毫在室中牆寫了十六個大字:「有心報國,無力回天。奸臣誤我,夫復何言!」擲筆拔劍自刎。一代名將,就這樣含恨去了黃泉。

不久,潘佑因詆毀君上,也被腰斬於市。

徐鉉在家中守喪,得知林仁肇死訊,喟然嘆道:「江南本弱小,現又自毀長城,焉得久安?」

李煜逼死林仁肇,心懷愧疚,於是詔令,厚葬林仁肇屍體,用檀木匣裝其首級,遣專使火速送往開封。

趙匡胤見林仁肇已死,得意之餘,更加瞧不起江南主李煜,在講武殿接待唐使者,口氣強硬地說:「汝主殺林仁肇,以明歸附中原之心,朕深感欣慰!回去轉告汝主,朕正在京城修建集賢宅,以賜諸位藩王。待落成之日,再邀汝主北上,屆時望不要推諉!」來使唯唯應諾而去。

半個月來,趙匡胤日夜操勞,忙於政務,尤其是制訂對江南用兵的前期規劃。這一天,趙匡胤在御書房對著江南地形圖出神,他在思考由誰擔任出征江南的統帥。這是統一南方的關鍵一役,只要攻取江南,吳越即為囊中之物。如此重任,必須選擇一位智勇雙全、忠誠可靠的主帥。當年令王全斌率軍入蜀的教訓,實在太大了!他反覆權衡,朝中將領,惟有曹彬可擔此任。

唉,假若韓令坤不堅持賦閑該多好啊!正在惋惜,宮中總管張公公推門進來,趙匡胤眉頭一皺,問道:「你有何事?」語氣明顯不悅,他不希望此時有人隨意打擾他。

「啟稟皇上,適才韓府來人報信,說韓令坤將軍背部舊傷發作,於昨晚謝世。奴才不敢耽擱,故趕緊稟告皇上,請皇上明示賜予奠儀的具體數目。」

「你……你說什麼?」趙匡胤下意識地問道,絲毫沒有聽到張公公接下來都說了些什麼,只是雙目定定地盯著那張白皙卻皺縮猶如核桃的臉,嘴裡喃喃說道:「大哥去了,如今連二哥也去了。果真是四大皆空,煙消雲散……」

突然間,趙匡胤爆發出一陣劇烈的咳嗽。張公公慌不迭地走上前去,將他扶到椅子上坐下,握拳在他後背輕輕捶著。

趙匡胤的腦子裡一片混沌,似乎墜入了黑暗的深淵,而胸口則隱隱作痛,好像堵著一塊巨石。趙匡胤捂著胸口喘息幾聲,忽覺喉嚨一癢,不由自主地張嘴吐出一口鮮血,將桌案上那張江南地圖弄得狼藉不堪。緊接著兩眼一黑,便失去了知覺。

林仁肇被逼自刎後,趙匡胤本來打算馬上發動江南戰事,誰料天有不測風雲,聞知韓令坤的死訊,趙匡胤悲痛過度,以致嘔血不止,身體時好時壞,前前後後病了半年之久,江南戰事也就延擱下來。

一直到了開寶七年五月,趙匡胤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