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薦序一 我所知道的十津川警部

推理小說作家/既晴

若談到台灣的推理讀者,普遍在直覺上最容易記得的日本名偵探,恐怕非西村京太郎筆下的十津川警部莫屬了。他也許不像金田一耕助那麼鄉土、像大貫警部那麼爆笑、像御手洗潔那麼傲岸,但勤奮執著、努力不懈的平實形象,辦案很少憑藉奇智,卻總靠著一步一腳印的毅力,讓讀者的目光跟他一同踏遍日本全境,不到真相水落石出,絕不歇手。

十津川探案曾在八〇年代紅遍台灣大街小巷,時至今日,推理小說的型式愈見多樣,西村京太郎的譯作反而少了。於是,這位號稱日本最長壽、最忙碌的超級刑警,這些年來究竟辦了哪些案件,也愈發令人感到好奇。

《十津川警部的挑戰》這部重量級的代表作,正好可以給我們一個明確的解答。本書雖發表於距離現今有段時日的一九八八年,但無論是浩大的故事篇幅、遼闊的追兇舞台、複雜的人際關係,在十津川探案中都實為罕見;尤其簡潔明快的敘事節奏,穩健自信的行筆風格,更是熟悉得令人非常安心的「西村文體」,既不會浪漫得虛浮過頭,亦不致寫實得壓力重重,洋溢著單純直率的通俗魅力。十餘年後的今日讀來,仍然很能對西村寫作技巧、布局能耐深感佩服。說到十津川警部的長壽,早在一九七三年的《紅色帆船》,他還是剛滿三十的警部補。之後晉陞警部,若以實際時間計算,現在早該是應當退休的垂垂老者了。不過,西村不僅不再增加他的年齡——依舊維持在四十歲左右,還賦予他守護日本社會治安的重責大任,直到今日,偵破的大小案件恐怕已經超過五百件!真是太忙碌了!

對同為創作者的我來說,《十津川警部的挑戰》最讓我大開眼界的是伏筆的安排。推理小說特別重視線索設置及揭露的功夫,必須做到「踏雪無痕」、「行雲流水」,才能不斷製造案情發展的驚奇與高潮。尤其本作牽涉到一連串表面上毫無交集的多重命案,時間軸長達二十年,涉案關係人更不下三十人。隱藏著如此盤根錯節、繁複糾葛的龐大謎團之各種線索,在西村筆下居然都能有條不紊、清晰分明,有時令人屏息以待、有時令人恍然大悟,出神入化的文字操控氣魄,在本書中徹底發揮、淋漓盡致。

今年九月,西村京太郎年屆七十五歲,已可歸入國寶級文學巨匠,但他為了自己所創造的十津川警部,依然充滿活力、毫無衰色。四、五部連載依然得以遊刃有餘地同時進行,十津川警部的光芒,永遠是「現在進行式」。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