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工業的分散①

在拿破崙戰爭以後,英國把在十八世紀末葉勃興的法國的主要工業完全破壞了,而且掌握了海上的霸權,竟成為所向無敵了。它乘著這形勢,又知道怎樣利用它的特權與便利,以圖實利。它建立了工業的獨佔權,拿只有它獨家能夠製造的物品去向鄰國索取高價,使它的富裕愈見增加。

然而在十八世紀的中產階級革命廢除了農奴制,在法國創造出無產階級之後,那個受到一時挫折的法國工業,又勃興起來,走向興隆的氣運了。在十九世紀的後半期,法國的製造業已可以獨立,不再是英國的附庸了。現在法國便成了有數的輸出國,每年輸出的製造品,其價值已達到六千萬鎊以上,②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工藝品。法國國內製造輸出品的或靠外國貿易生活的人實有三百萬之多。

①關於此種思想的更完備的研究,見我的《田園工廠與手工場》。1912年出版。——作者

②這自然也是從前的統計,下同。——譯者

所以法國已經不是英國的從屬了。它也極力想獲得外國工業的某一部分,如綢緞與現成的衣服之類的獨佔權,而且已經從此得了莫大的利益;然而法國也快要永遠地失掉這個獨佔權了,猶之英國快要永遠失掉它的棉紗的獨佔權一樣。

工業東漸,已達到德國。在五十年前,德國所用的屬於高等工業的大部分製造品,都是由英、法兩國供給的。現在卻不是那樣了。在過去五十年間,特別自普法戰爭以來,德國已將它的工業完全改造過了。新設的工廠里都裝得有最優良的機械;從曼奇士脫來的棉紗,從里昂來的綢緞等等的最新的工藝品,現在已經能夠在德國的新工廠中製造了。在里昂和曼奇士脫,曾經用了兩三代的工人的力量才能夠創設出來完備的近代機械,德國現在也已完全採用了。德國設立了許多適合工業需要的工藝學校,結果訓練出來一批聰明的工人(能夠用手腕與腦筋二者勞動的實際的技師)與工廠。德國工業的出發點,便是曼奇士脫和里昂兩地經過了五十年的暗中摸索,努力和經驗才達到的地點。

德國國內製造業逐漸進步,因之英法兩國輸入德國的物品便一年一年地減少。到後來不僅在亞洲與非洲,德國是英、法兩國的製造品的競敵,即便在倫敦、巴黎也是如此。一般短見的法國人也許會猛烈地抨擊「弗蘭克福條約;」①英國的製造家也許會解釋德國與英國競爭的理由,在於鐵道關稅的無差別,他們只囂囂於這個問題的不重要的一方面,而把偉大的歷史事實忽略了。然而事實確是如此:從前在英法兩國手中的主要工業,漸向東進,後來到了德國,這正是一個少壯的、富於精力、而且有著聰明的中產階級的國家,它也渴望著靠外國貿易來增加它的財富。

①1870年普法兩國發生戰爭,法軍大敗,拿破崙三世被擒。第二年(1871)正月巴黎陷落,法國被迫與普魯士訂立和平條約,即所謂「弗蘭克福條約」,除割阿爾薩斯、洛林兩省外,法國賠償普魯士軍費五十億法郎。和約於1871年5月1日在弗蘭克福簽字。——譯者

德意志自從脫離了英、法兩國的羈絆之後,已經能夠織出自己需用的棉布,製造自己需用的機器——實際,便是製造一切的貨物,——這時候,主要的工業在俄國也已有了根基了。俄國的工業還是最近勃興的,其發展之速很可令人驚異。

在1861年農奴解放的時候,俄國差不多可以說是沒有工廠。它所需要的一切機械、鐵軌、火車頭、上等衣料等都是從西方來的。然而在二十年以後,它便有了八萬五千所工廠了。在俄國製造的貨物的價值已經增加了四倍。

舊式的機械廢除了,現在俄國使用的鋼鐵全部,鐵的四分之三,煤的三分之二,火車頭、客車、鐵軌的全部和幾乎所有的輪船,都是自己製造的。

據一般經濟學家說,俄國是應該永久為農業國的,然而俄國現在已急劇地發達為一個工業國了。它在英國訂購的物品差不多可以說是沒有;在德國訂購的也很少。

經濟學家說,對這些事實關稅應該負責,然而在俄國製造的棉布,卻與在倫敦製造的棉布一樣,皆以同樣的價格出售。資本是不知道什麼祖國的,德英兩國的資本家帶著他們國內的技師和監工同往俄國和波蘭去經營製造業,其出品的優良,足與從英國輸入的最佳的物品競爭。要是一旦把稅關撤廢了,製造業只能因此更加得利。近來這些英國的製造家又給那些經營由西歐輸入棉布,毛織物等業以一個大的打擊。他們在俄國的南部和中部設立起廣大的毛織物工廠,裝置由布拉福德①輸入的最完備的機械,因此,現在英、法、奧三國所輸入俄國的,只有上等的棉布和毛織物,其餘的都在俄國國內製造,地點是在工廠和家庭工業兩處。

①Bradford,英國約克郡的一個城市,毛織物製造業的主要地方,也製造綢緞和天鵝絨。——譯者

主要的工業不僅東漸,而且也蔓延及南部半島。1884年都靈博覽會②已足以表明義大利工業品的進步;而且我們也不可不知道法、意兩國中產階級互相嫉視的原因,便是由於他們工業的競爭。西班牙也成了工業國了;同時在東歐、波希米亞③一躍而為新的工業中心,設置有完備的機械,而且應用最新的科學方法。

②在都靈(Turin)舉行,Turin是義大利西北部Piemonte區的首府。——譯者

③Bohemia,捷克西部的一省,最近被希特勒統治的德國佔去,成為德國的保護地。——譯者

我們也可以舉出匈牙利的主要工業的迅速進步,然而如果要舉例證,還是用巴西來做例子較好些。經濟學家斷定巴西應該永遠栽培棉花,當作原料輸出,一方面又從歐洲輸入棉布,作為交換。實際上,四十年前巴西僅有九個很可憐的小紡紗廠,紡錘的數目不過三百八十五個。然而現在卻有一百六十個紡紗廠了,共有一百五十萬個紡錘,五萬架織機,每年有五萬萬碼的織物送到市場去。

就是墨西哥,它也能夠很好地自己製造棉布,不再從歐洲輸入了。至於美國,它已經脫離了歐洲的護持,現在很得意地發展它的製造力到很大的程度了。

然而最足以反對工業國別專門化的顯明證據,便是印度。

我們都知道這個理論:歐洲的大國需要著殖民地,因為要它們供給原料——棉花、羊毛、香料等——給母國。而這母國雖自稱把精良的製造品送與它們,實在不過是把損壞的織物,等於廢鐵的舊機器,以及一切它自己用不著的東西送出去罷了。這些東西,它自身是沒有什麼價值的,然而它卻要用高價來賣給殖民地。

理論便是如此,——而且這樣已經實行了很久了。倫敦與曼奇士脫積蓄了財富,而印度同時便要破產了。在倫敦的印度博物館中我們可以看見英國商人從加爾各塔、孟買等處收集來的前代未聞的財寶。

然而別的英國商人和資本家則有著簡單的思想,以為與其每年從英國輸入價值二千萬鎊,乃至二千四百萬鎊的貨物,不如就在印度本地用土人來製造棉布,更要便利得多。

這些試驗起初得到了失敗的結果。印度的織工——在他們自己的行業內是熟練的技師——不能夠忍耐這種工廠生活;從利物浦運來的機械也是惡劣的,而且氣候也有大的關係;那些商人不得不先去適應了新的狀態(如今已經完全解決了),然後才可以使英屬印度成為象今日那樣的母國的競敵。

印度現在有二百餘所紡紗廠,工人共二十三萬名,紡錘六百多萬個,織機八萬多架;此外還有制麻工廠四十所,紡錘四十萬個。每年輸到中國、荷屬印度、非洲的白棉布(向來稱為英國的專門製造品)約值八百萬鎊。當英國工人常常失業,陷於非常貧困的時候,印度的婦女每天得六便士的工錢,在用機器織造那些輸到遠東各地的棉布。總之,聰明的法國製造家完全明白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就會不知道應該怎樣處置那些從前織造英國輸出到各地的棉布的「工廠職工」了。而且這也是顯然的:印度將來連一噸的鐵也不要從英國輸入了。至於使用在印度獲得的煤和鐵礦的第一困難,也已經除掉了;並且能夠和英國競爭的鑄鐵所已經遍設於印度洋的岸邊了。

殖民地以其工業品的生產同母國競爭,這便是可以調整二十世紀的經濟的要素。

那麼,為什麼印度不從事於製造工業呢?有什麼障礙呢?資本么?——然而只要有任人掠奪的窮人的地方,便有資本去的。智識么?智識是不承認國界的。工人技術的熟練么?——不,決不是,難道印度的勞動者還不及現今在英國織物工廠里做工的,成千成萬的,①不到十八歲的青年男女么?

①法文本和德文譯本都作九萬二千人。——譯者

我們略略看了各國的工業以後,再來觀察某一些特別的部門,是很有趣味的。

例如綢緞是十九世紀前半期法國的重要產物。我們都知道里昂是怎樣成了綢緞業的中心市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