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易安女士詞的翻譯和編輯序-1

在這篇論文里所選用的二十五首詞代表了李易安的最佳作品,它們選自她的詞集《漱玉詞》,由一位十九世紀知名詩人和學者王鵬運編輯出版。編者在前言中指出,在這本五十首的詞選中,二十三首選自《樂府雅詞》。這本詩詞選集,由一位十三世紀作家曾V編撰成集。

詞集其餘部分選自十二、三世紀各個作家不同文集和書籍。王鵬運的版本是收集易安的作品中比較完整的。

易安的詞在中國享有盛名,但在歐洲翻譯她的詞的只有兩人。朱迪思·高迪爾夫人在她的《漱玉詞》中用法語翻譯了她的幾首詞,有七首易安的詞由喬治·蘇里·戴英杭譯成法語。

這些最終譯成法語的詞,在很多方面文字雋永和諧。但它們未能取得中國人所理解的原著的精確程度。當然,這方面也在所難免,因為中文和歐洲語言相距甚大。蘇里·戴英杭自己也承認,難得幾乎無法翻譯。他說:「中文譯文可以憑讀者的感覺確切地說出作者的思想。幾種譯文形式可以完全不同,但全都是忠實於原文的。每種語文幾乎都是一種創造。

我們的語言是相當精確的,差不多有一萬五千字,但要和一部五萬三千一百六十五個字的中國字典相比就顯得貧乏了。」

當然和法語一樣,英語翻譯要保持中文中易安詞的韻或節拍是不可能的。這些成分在翻譯中只有割愛,就像當時吟誦這些詞的伴樂在朗讀時也只好捨去。誠然,在翻譯中看來可以做到的,而且希望能夠做到是要逐字精確地翻譯。要保持原詩中經常引喻的古代人名和風俗習慣的風韻,盡量保持詞的情態,雖然中文比喻的因循守舊的傳統和歷史性質使英文譯文無法產生中國人腦子裡的那種效果。這些詞現都已根據原詞譯成了長短不一的英文格律詩。

筆者衷心地感謝威爾斯利學院英國文學教授,羅拉·希伯·露蜜斯博士,她沒有到過東方,但還是給予支持和指導,希望能把這位偉大的中國詩人介紹給英文讀者。她以自己想像力和詩的智慧幫助筆者把這些中國詞譯成了英語。詞人小傳對一位詩人,特別對一位女詩人來說,中國是一個困難的地方。具有四千年歷史的詩歌王國,中國就好像滿布閃爍星星的仲夏的夜空,一顆孤單的星是很難分辨出來的。一位孤獨的詞人也幾乎湮沒在眾多的詞人之中。還有,東方的文學家們十分厭惡讚美一位婦女文學家!

他們即使讚揚,也要帶著一種寬容和譏諷的語言。我們的女詞人,李清照是第一個,也是絕無僅有的一個,以她無比的詩的天才得到她同代人,甚至後代人的喜愛。她使他們心悅誠服地自認不如,給她戴上宇宙絕代的才智的化身的桂冠。她在中國文學史的地位,不但像一顆在四千年詩歌史天空上明亮的星星,而且也是以詞著稱的宋代的一顆明星。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出生於1084年。她是濟南府人,今山東省會,也是我們偉大教師孔子的出生地。她父親,李格非是一位著名學者,有《洛陽名園記》傳世。她父親出身書香門第,也是一個地位很高的官員。易安的母親是王拱辰的孫子,善屬文。王是最高學府翰林院的畢業生,贏得中世紀能給予學者的最高榮譽。他是皇帝從來自全國各地的三千多學者中第一個選中的學者。易安的父母都因工文章而出名。

關於易安的童年,我們知道的很少。她生長在這樣的一個家庭里,不斷地受到文學環境的耳濡目染,易安從小就顯露出文學才華。易安十八歲嫁給趙明誠,趙的父親趙挺之曾任副首相。趙明誠是一位學問淵博的人,因此他們的婚姻生活很幸福。

在中國,可能一些本能的英雄崇拜,使得一些聖人和詩人的生活軼事,增加了一些超自然的的神話故事,這也是在所難免。預言易安要嫁給趙明誠就是這樣記載下來的。據傳說,明誠小時候做夢,夢見在讀一本書,醒來只記得三句話,「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當他醒來的時候,他不明白這些是什麼意思。他就去問父親。父親沉思了片刻,然後高興地說:言與司合是詞字,安上已脫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就是說你要成為詞女的丈夫。

易安和明誠結婚不久,明誠就出去了,年輕的妻子為別離傷心,她從甜蜜的傷感中得到啟迪,寫出了最有名的詞,其中的一首,「一剪梅」,這首詞寫在一塊絲織的手帕上,帶給了她的丈夫。明誠是一位學者,特別是和他妻子相比,還夠不上一位詞人。他自己也認識到這一點,有故事為證。

一次,正逢中國有名的九月九日重陽節,易安寫給明誠一首剛寫好的詞牌為「醉花陰」

的詞,明誠嘆賞他妻子的詞名,他閉居三天,廢寢忘食,冥思苦想,終於寫出了五十闋。

他把易安的詞雜進自己的詞中,拿給他的朋友陸德夫看,請他提意見。陸德夫玩味再三之後說,「只有三句絕佳」。明誠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是哪幾句,陸就把它們背誦給明誠聽,這就是易安所作的那幾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易安和她丈夫都出自書香門第,但誰都不富裕,這對年輕人只有節儉度日。明誠是一個太學生,只能月初和月中請假回家。節假日的時候,明誠總是把衣服當去,換回五百個銅錢,走到相國寺的廟會,在那裡人們可購買書籍,還有一些碑文。此外他常常為他的詞人妻子買點水果和乾果。他們一起一邊閱讀和評價這些碑文,一邊吃著水果和乾果。

結婚幾年以後,他們的運氣好起來,挺之,明誠的父親被任命為宰相,明誠也在官府任職。這對年輕夫婦和以往一樣酷愛閱讀和文學寫作,現在他們有機會結識他父親在官府中的朋友,可以向他們借閱著名文學家的詩歌,歷史,自傳的原稿。這些手稿過去是很難見得到的。明誠和易安把它們抄下來,並加以編輯。有的時候她會發現一些很有名的藝術家的碑文和繪畫,非同一般的石雕或是金鑄藝術品,他們都愛不釋手。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總是把衣服和首飾拿去典當,把它們買下。有一次他們看到一幅徐熙牡丹圖,要賣二十萬銅錢。他們被這幅畫迷住了,但是他們付不起這樣一大筆錢。

他們把這幅畫留下了一晚,第二天還給了賣主。此後夫婦兩人很久都為此惋惜。

明誠離職的時候,回到自己家鄉住了十年。在那裡平靜地度過十年之後,明誠連任兩郡的郡守。他和易安大部分時間可以閱讀和寫作。他們編撰了《金石錄》,著錄所藏的金石拓本。他們熱情洋溢地投入了這一工作,每天晚上一直工作到蠟燭點完為止。每當他們收集到書、畫和古器,都仔細研究,指出它的缺點和瑕疵,加以整理。

易安有驚人的記憶力,她幾乎可以記住她讀過的一切書籍。

故事是這樣說的,一次,晚飯後,在歸來堂——他們讀書的地方,那裡存放著他們的書籍,他們坐在那裡,易安沏了茶。和她丈夫做一種遊戲,誰贏了,誰就先喝茶。他們提出某一件事,然後要說出這件事的出處,在哪一本書的某卷某頁某行上,當然,易安得勝了!他們常常笑得傾倒,把茶都灑了。

公元1127年冬,青州兵變,趙明誠家存書冊十餘屋被燒。

金人南侵,宋代文人南遷。與此同時,他們也改變了他們的文學風格。在金人入侵前,他們的詩歌語言比較歡快,清新,輕快。入侵後,經歷戰爭的騷擾,顛沛流離和文明的毀壞,這些詩人寫的詩不可避免地變得更傷感,情緒更為低沉。

它的背景就是一片混亂的背景。和當時其他詩人一樣,在她南渡以後,易安的詞中也同樣流露出風格的變化和影響。

易安很不快樂,非常想念在北方生活的日子。在她的「永遇樂」這首詞以及其他詞中就表現出她的傷感情緒。在南方每當下雪的時候,她戴上斗笠穿上蓑衣,沿著城牆漫步,寫了詩她總是要求明誠和韻。

明誠在赴任途中病倒,易安得知丈夫病倒的消息,急忙乘船出發,終於在丈夫臨終前趕到。

« 上一章 ◊ 目錄 ◊ 下一章 »

第 68 章 李易安女士詞的翻譯和編輯序 (2)

極度的哀傷使她病倒了。還被人告發把玉器送給金人,也就是通敵,易安非常驚恐。這時她的藏書也丟失了很多。

易安在這次損失之後十分哀傷和極度失望,她到她弟弟那裡,她的詩愈來愈情緒低沉,她失去丈夫的悲痛以及她眷戀故鄉之心在她的詞里一次又一次地表現出來。「武陵春」這首詞是她五十二歲那年寫成的。這是她寫的最悲慟的詞當中的一首,一首感情洋溢的詞。

易安卒年不詳。她大概活過六七十歲。

易安的生活史實是由十二世紀的一些書籍中收集來的:

1.《宋史》,作者元朝大臣脫脫;

2.《樂府雅詞》,作者南宋曾V;

3.《清波雜誌》,作者宋周輝;

4.《金石錄後序》,作者李易安,即我們女詞人本人。我的論文,只可能在哈佛大學中國圖書館中找到書目中的第一本。此外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