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論及全書篇章設計

一國國民每年消費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包括本國的直接產物,或是用這類產物從外國購得的物品),都來源於國民的勞動。

國民生活供給情況的好壞,取決於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與消費者人數的比例大小。這一比例對任何一國國民來說,都受制於兩個因素:第一,本國國民運用勞動的熟練程度和技巧、判斷力;第二,本國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和不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的比例大小。不論該國的土壤、氣候和面積狀況如何,國民生活供給情況的好壞都由這兩個因素來決定。

另外,國民供給情況的好壞,似乎更大程度上取決於第一個因素。在未開化的漁獵民族區,有勞動能力的人為了供養自己和家族內因老弱病殘而無力勞動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從事著有用勞動,以儘可能地獲得各種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不過,因為資源貧乏,生活貧困的他們迫不得已——至少被認為是迫不得已——不是直接殺死自己的老人、孩子或長期患病的親人,就是遺棄這些人不管,任由這些人餓死或者被野獸吞食。相反,在繁榮而文明的國家裡,許多人即使根本就不從事勞動,他們消費的勞動生產物也往往比大多數勞動者所消費的要多,甚至高達十倍乃至百倍。因為,這時社會全部勞動生產物非常多,可以充足地供應給所有人,包括那些最下等、最貧窮的勞動者。只要這些最下等、最貧窮的勞動者勤勉節儉,都可以比那些未開化的人享受到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勞動生產力是如何得以改良的,勞動生產物又是按照何種順序自然而然地向社會各階層分配的?本書第一篇主要討論這些問題。

國民在運用勞動時,如果實際勞動熟練程度和技巧、判斷力這三個條件保持不變,那麼無論這三個條件處於何種水平,供給情況的好壞都必然取決於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和不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的比例。無論在任何場合,有用的生產性勞動者人數都和推動勞動的資本量大小及資本用途成比例,這一點將在本書的後文論述。

本書第二篇討論的是:資本的性質、資本累積的方法,以及因為資本用途不同其所推動的勞動量也不同。

隨著勞動運用的熟練程度、技巧和判斷力的不斷掌握,不同的國民採取了極不相同的計畫來實行對勞動的一般管理或指導。這些計畫對於增加一國生產物的有利程度不盡相同。有些國家特別鼓勵農村產業,而另一些國家卻鼓勵城市產業,恐怕還沒有哪一個國家不偏不倚地實行過平均發展各種產業的政策。羅馬帝國崩潰之後,歐洲各國都實行了比較不利於農村產業而有利於城市產業的政策,即鼓勵手工業、製造業和商業的發展。人們為什麼採用和規定了這些政策?這就是本書第三篇的主題。

這些最初也許是被特殊階層的利益與偏見左右的計畫,最終還是得到了實施。但是這些計畫對全體社會的福利產生的影響,卻是他們沒有考慮到的,更不用說預見了。因為這些計畫的影響,出現了極不相同的經濟學說。有人認為城市產業重要,也有人認為農村產業重要。這些不同的學說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不但相當大地影響了學者們的意見,而且左右了君王和國家的政策。在本書第四篇中,我將盡我所能地對這些不同的學說,以及它們在各時代和各國中所產生的重要影響,作出詳細而明確的解釋。

總之,本書前四篇說明了國民的收入是如何構成的,以及不同時代、不同國家每年供應給國民消費的財富的性質。本書最後一篇,即第五篇,討論的是君主或國家的收入。在第五篇中,我儘力說明這三點:第一,君主或國家的必要費用是什麼,其中的賦稅來源,哪些部分應該由全社會共同承擔,哪些部分應該出自社會某些特殊階級或成員。第二,怎樣募集全社會所有納稅人的經費,各種募集方法的利弊大概有哪些。第三,近代各國政府幾乎都把收入的一部分作為擔保來發行公債,原因是什麼;這種債務會對土地和勞動的年產物這種真實的財富產生什麼影響。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