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強權之下的生存之道 爭取核心人物的支持

前面我們說過,在孝庄皇太后到底是否下嫁給了愛新覺羅·多爾袞的問題上,歷史學界一直有以下三種說法:

第一種,孝庄皇太后嫁給了愛新覺羅·多爾袞;

第二種,孝庄皇太后沒有嫁給愛新覺羅·多爾袞;

第三種,孝庄皇太后與愛新覺羅·多爾袞是情人的關係。

那麼,上述三種回答,到底哪一種更加符合歷史的真實性呢?在具體考證之前,我先介紹一下支持這三種觀點的論據。

第一種觀點,孝庄皇太后嫁給了愛新覺羅·多爾袞。

支持這種觀點的論據有如下八條。

論據一: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

前面我們介紹過,孝庄皇太后,姓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族人,12歲時嫁給比她大21歲的愛新覺羅·皇太極,愛新覺羅·皇太極死後,31歲的庄妃的5歲的兒子愛新覺羅·福臨繼承了皇位。

一個是30歲出頭的寡婦,一個是只知玩耍的頑童,怎樣才能撐起戰火紛飛中的大清江山?在當時,順治雖名為皇帝,但執掌朝中軍政大權的實際是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

這個愛新覺羅·多爾袞,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第14子,與愛新覺羅·皇太極是同父異母兄弟,按輩分是順治的叔叔。他在清軍入主中原的戰爭中屢建戰功,入關後手握重兵,成為朝中說一不二的人物,甚至連皇帝的大印「玉璽」也搬到睿王府內使用,以代統天下,小皇帝順治隨時有被廢掉的危險!

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孝庄皇太后為了保住順治的天子寶座,而委身於小叔子愛新覺羅·多爾袞。至於是孝庄皇太后的主動情願,還是愛新覺羅·多爾袞的威脅逼迫,具體是哪年哪月開始結秦晉之好的,雙方只是同居,還是舉行過正式的婚慶大典,這些都是次要的。因為作為政治婚姻,主人所在乎的不是其形式。

認為太后下嫁的人指出,太后下嫁之事,不能說是由於孝庄皇太后的「慚德」,而是她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不得已而採取的一項特殊措施,是鞏固皇權的一種政治手段。後來的歲月表明,太后下嫁之舉穩住了權傾朝野的愛新覺羅·多爾袞,穩固了幼年順治的皇位,穩定了剛剛入關還在開拓中的大清江山。

論據二:弟娶其嫂的滿洲舊俗。

把太后下嫁這樁疑案放到清初滿洲風俗中來審視,就更容易理解了。舊時滿洲有這樣一種風俗:父親死了,兒子娶其庶母,兄長死了,弟弟娶其嫂子。由此,在清朝初期,兄弟之間、叔侄之間的妻妾互娶,也就成了見怪不怪的事。

這裡我們舉當時的兩個例子:一是愛新覺羅·多爾袞,曾經接娶自己的侄媳。據《清實錄》載,1650年正月,愛新覺羅·多爾袞將肅親王愛新覺羅·豪格的福晉娶來做自己的妃子。愛新覺羅·豪格是順治皇帝的大哥,因與愛新覺羅·多爾袞有矛盾,被愛新覺羅·多爾袞強加罪名致死,然後將侄媳迎娶到自己的金屋內。二是順治皇帝,他也曾轉娶弟媳。據當時在清宮效力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回憶,順治皇帝愛上了自己弟弟襄親王的王妃董鄂氏,而且是「火熱愛戀」,當1656年襄親王死去僅僅一個月後,順治皇帝便把弟媳董鄂氏迎入宮中,封為賢妃。

由此看來,在清初滿人的眼中,弟娶其嫂無可厚非。站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來思量,孝庄皇太后與愛新覺羅·多爾袞的結合,本來應該純屬小事一樁,沒有什麼不好理解的。

論據三:愛新覺羅·多爾袞的「皇父」稱謂。

持下嫁說的人特彆強調,在順治朝愛新覺羅·多爾袞公開以皇上的父親自居,稱號就叫「皇父攝政王」,而只有皇帝的母親下嫁了,愛新覺羅·多爾袞才有可能被稱為「皇父」。

當然,愛新覺羅·多爾袞的稱謂變化是有一個過程的。《清史稿·卷218·諸王四·多爾袞傳》載:1644年還稱「叔父攝政王」,1645年,改稱「皇叔父攝政王」;到了1648年,順治皇帝詔曰:「叔父攝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勛勞,宜加殊禮,以崇功德,尊為皇父攝政王。凡詔疏皆書之。」

人們認為,愛新覺羅·多爾袞稱謂變化的過程,恰恰反映了太后與愛新覺羅·多爾袞的婚姻由隱秘到公開的過程,反映了天下臣民對皇室這樁特殊婚姻逐漸認可的過程。

愛新覺羅·多爾袞曾稱「皇父攝政王」,這已是史學專家公認的事實。打開清宮檔案,當時的清政府公文中已是這樣直接稱呼,如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的順治朝刑部題本,其漢文批紅即有「皇父攝政王」字樣。

而且,當時的朝鮮也注意到這一情況,在1649年的《李朝實錄》中,特地記載:

上曰:「清國咨文中,有『皇父』攝政王之語,此何舉措?」金自點曰:「臣問於來使,則答曰:今則去叔字,朝賀之事,與皇帝一體雲。」上曰:「然則二帝矣。」「清國咨文中有皇父攝政王之語」。

朝鮮,一個邦外屬國,國王都發現此舉與「二帝」無異。大清朝難道就真的荒唐到這種程度不成?當然不是。其時清廷正推崇儒教,廣納天下飽學之士。斷不會做這種被世界當作笑柄的糊塗事,但「皇父」一詞確已明詔天下,一朝二帝,已經是事實。

1650年12月31日,39歲的愛新覺羅·多爾袞病死,不久朝廷清算他的種種罪行,平墳鞭屍,砍掉了腦袋,在當時公布的罪狀中,「自稱皇父攝政王」就是最重要的一條。

值得一提的是,在1651年曆數愛新覺羅·多爾袞罪狀的詔書中,還有一條大罪是「親到皇宮內院」。很明顯,這是斥責他一度淫亂後宮,人們認為當與太后有關。

論據四:張煌言的「太后婚」詩證。

持太后下嫁說的人認為,1649年,愛新覺羅·多爾袞的王妃病死,孝庄皇太后與愛新覺羅·多爾袞隨即舉行了正式的婚慶大典。於是,太后下嫁作為天下最大的緋聞,在當時迅速傳播開來。關於這點,張煌言的詩就是直接證據。

張煌言,生於1620年。1645年,清軍佔領南京後,他與錢肅樂等起兵抗清,奉魯王朱以海監國,據守浙東山區和沿海一帶,官至兵部尚書。後魯王政權覆滅,他又派人與荊襄十三家農民軍聯絡共同抗清。至1664年,他見大勢已去,遂解散余部,隱居浙江南田縣的一個島上。不久他被一個舊部出賣,遭清軍逮捕,解往杭州,拒絕投降,被殺。

張煌言關於太后下嫁的詩的名稱叫作「建夷宮詞」。建,指建州,實際上是指滿洲;夷,古代對於少數民族的污衊性稱謂。

《建夷宮詞》一共有十首。這十首宮詞,可說是極盡嬉笑怒罵、譏刺嘲諷之能事。從衣飾、住處、食物、坐騎、信仰、娛樂、文字、習慣直到習俗,都在被貶損之列,並處處以一種明顯的優越感,將滿洲人拿來與中原漢族相比較。

為了全面了解,我們現將《建夷宮詞》十首都摘錄下來:

第一首:

平明供奉入彤闈,亦舞霓裳唱羽衣,千乘驂驊知狩獵,揮鞭馳道擁明妃。

驂,古代稱駕在車前兩側的馬;驊,古代稱赤色的馬。

第二首:

毳殿春寒乳酪香,侍臣偏得賜新嘗,老璫不識駝酥味,猶道天廚舊蔗漿。

毳,鳥的細毛;璫,原來指武職宦官帽子上的裝飾,後來借指宦官。

第三首:

盤龍小袖稱身裁,馬上離弓抱月開,太液池邊金鞅解,疑從紫蹇射鵰來。

鞅,古代稱用馬拉車時套在馬脖子上的皮子;蹇,古代稱跑不快的劣馬,也指驢。

第四首:

弓鞍椎髻綴天魔,胡女宮裝新樣多,醉捧官家還笑問,燕支山色近如何?

椎,古代指高等動物背部中央的脊椎骨;髻,梳在頭頂或者腦後的髮結;綴,裝飾;燕支山,古代匈奴族人的地盤,其地大致在今天甘肅省河西走廊北部的山脈,盛產化妝品,後來被漢朝佔領,匈奴族人從此就沒有了化妝品的產地,就沒有辦法化妝了。

第五首:

朝罷瞿曇次第迎,內庭深處說無生,不知鸚鵡能胡語,偷向金籠誦佛名。

第六首:

十部梨園進上方,穹廬天子亦登場,纏頭豈惜千金賞?學得吳歈進一觴。

歈,歌;觴,古代喝酒的一種器物。

第七首:

上壽稱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

巹,瓢,古代結婚時用作酒器;合巹,古代夫婦結婚時候的一種儀式;慈寧宮,孝庄住的地方。

第八首:

掖庭又說冊閼氏,妙選孀閨足母儀,椒寢夢回雲雨散,錯將蝦子作龍兒。

閼氏,匈奴族人對於其首領的妻子的稱呼;孀,古代對於寡婦的稱呼;「錯將蝦子作龍兒」一句,原來指的是愛新覺羅·多爾袞無子,以弟愛新覺羅·多鐸之子為嗣。滿文稱侍衛為「蝦」。愛新覺羅·多鐸當時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