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風雲突變中站穩腳跟 口號一致好合作

還是在1644年5月9日(陰曆四月初四)這一天,李自成攻佔了北京的消息剛剛傳到盛京(今遼寧省瀋陽市),剛剛傳到大清王朝的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的耳朵里。愛新覺羅·多爾袞聞聽之後,馬上把在蓋州湯泉養病的范文程請來商議對策。范文程分析了大順政權必然會失敗的三大因素:

「賊也雖擁眾百萬,橫行無憚,其敗道有三:逼殞其主,天怒矣;刑辱縉紳,拷劫財貨,士忿矣;掠人貲,淫人婦,火人廬,民恨矣。備此三敗,行之以驕,可一戰破也。」

他的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大順軍隊雖然號稱擁有百萬之眾,似乎可以橫行霸道、為所欲為了。但是我認為,以李自成為首的大順政權必然會滅亡,導致他們滅亡的原因有如下三個方面:第一,迫使明朝的崇禎皇帝自殺身亡,導致老天爺發怒;第二,刑訊拷打明朝的官員,強行掠劫官員家的財產,導致官員和知識分子憤怒;第三,搶劫普通人家的財產,姦淫人家的婦女,放火燒毀人家的房子,導致老百姓憤恨。有了以上三個導致失敗的原因,再加上驕兵必敗,我們可一次戰鬥就將其攻破。

據此,范文程主張火速入關,直取北京。范文程還提出,「戰必勝,攻必取,賊不如我;順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賊」,因此要一改以往的屠戮搶掠政策,「嚴禁軍卒,秋毫無犯」。范文程提出了兩項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項:「止嗜殺,安百姓。」

范文程說:「好生者天之德也,古未有嗜殺而得天下者。國家止欲帝關東則已,若將統一區夏,非乂安百姓不可。」

范文程的意思是說,不僅在戰略上改變得城不守之策,要入主中原,在戰術上也要招攬民心,尤其要注意安撫百姓和明朝宗室。

這個時候,大清王朝的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很愉快地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議,立即決定:利用忠於明朝的官吏、縉紳、儒士、百姓對農民軍的不滿,興師入關,逐鹿中原。為了改變八旗兵慣於抄掠的軍風,愛新覺羅·多爾袞給每個士兵發了兩個月的糧餉。與此同時,大清王朝的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聽了范文程這一席話後決定立刻起程。下令「勿殺無辜,勿焚廬舍,不如約者罪之」。

大清王朝的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於5月14日(陰曆四月初九)領大將軍印,帶領愛新覺羅·多鐸、愛新覺羅·阿濟格等一批猛將,統率八旗滿洲、蒙古、漢軍等共約14萬大軍,奔向山海關,參加逐鹿中原的戰鬥!

與此同時,范文程到軍營起草曉諭明朝吏民文告,寫上他的姓名並註明他的官階。文告把清軍進入關內奪取全國政權說成是「為爾復君父仇,非殺爾百姓。今所誅者為闖賊」,意思是說,我們的軍隊是為你們的皇帝報仇的,不是來殺你們的百姓的。現在我們要誅滅的,只有闖賊!范文程一再表明「師行以律,必不害汝」,要他們見清軍時能安下心來並給予支持,共同對付農民軍。下面就是要吏民歸附的話:「吏來歸復其位,民來歸復其業。」

現在的問題在於:這個時候的李自成,下一步將會做出什麼樣的動作呢?

1644年5月11日(陰曆四月初六),李自成知道了他的使節被處死的消息。14日(陰曆四月初九),李自成又看到了吳三桂寫給他的父親吳襄的信。此時此刻的李自成,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非常震怒的李自成責備劉宗敏誤事誤國,李自成甚至親自將吳襄釋放出獄,並設宴招待,以示籠絡。

但一切都太晚了。李自成也知道,只有自己領兵討伐吳三桂這一條路了!

5月18日(陰曆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馬步兵10萬,帶領劉宗敏、李過等一班大將,親領精兵7000人,出正陽門,向山海關進發。他將崇禎帝的3個兒子,太子朱慈烺、永王、定王帶在軍中,盼望吳三桂還眷戀故主之情;他將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也押在軍中,希望吳三桂還顧慮父子之念。

山海關距北京僅350公里,農民軍卻按常規走了9天!李自成一邊親率大軍來征討,一邊卻仍對吳三桂抱有幻想,希望吳三桂不戰而降,他在行軍路上幾次寫信向吳三桂勸降。吳三桂為了迷惑李自成,派了手下6個將領前往大順軍詐降。李自成雖對六將心存戒備,但仍對吳三桂有僥倖心理。

5月26日(陰曆四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領大軍抵達山海關。吳三桂知道自己打不過李自成,他會做出什麼樣的抉擇呢?

這個時候的吳三桂,他心裡很清楚,自己既然已經與大順政權決裂,就必須要考慮後路問題。他非常清楚,就憑自己手上的5萬人馬,絕對不是大順政權的對手!

但是,這個時候的吳三桂知道,他不能做出降清的抉擇!您想啊,投降他與之交戰了十數年的清廷,與他作為明朝忠臣的初衷相違;投降異族也與他的思想觀念格格不入啊!您想啊,誰願意背上千古罵名呢?

因此,此時的吳三桂決定,與大清王朝的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借兵!吳三桂命書吏起草了一封給大清王朝的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請兵的信。信的全文如下:

「三桂初蒙我先帝拔擢,以蚊負之身荷遼東總兵重任。王之威望,素所深慕,但春秋之義,交不越境,是以未敢通名,人臣之誼,諒王亦知之。

「今我國以寧遠右偏孤立之故,令三桂棄寧遠而鎮山海,思欲堅守東陲而鞏固京師也。不意流寇逆天犯闕,以彼狗偷烏合之眾,何能成事!但京城人心不固,奸黨開門納款,先帝不幸,九廟灰燼。今賊首僭稱尊號,擄掠婦女財帛,罪惡已極,誠赤眉、綠林、黃巢、(安)祿山之流,天人共憤,眾志已離,其敗可立而待也。我國積德累仁,謳思未泯,各省宗室,如晉文公、漢光武之中興者,容或有之;遠近已起義兵,羽檄交馳,山左江北,密如星布。

「三桂受國厚恩,憫斯民之罹難,拒守邊門,欲興師問罪,以慰人心。奈京東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我國與北朝通好二百餘年,今無故而遭國難,北朝應惻然念之,而亂臣賊子亦非北朝所宜容也。夫鋤暴剪惡,大順也;拯順扶顛,大義也;出民水火,大仁也;興滅繼絕,大名也;取威定霸,大功也。況流寇所聚金帛子女,不可勝數,義兵一至,皆為王有,此又大利也。王以蓋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會,誠難再得之時也。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精兵,直入中協、西協,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則我朝之報北朝者,豈唯財帛?將裂地以酬,不敢食言。本宜上疏於北朝皇帝,但未悉北朝之禮,不敢輕瀆聖聰,乞王轉奏。」

我們要注意的是,吳三桂寫給大清王朝的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的信,實際上是一封向大清王朝「借兵」的信,而絕對不是向大清王朝投降的信。為什麼呢?

第一,寫信的名義。吳三桂以「亡國孤臣」的名義,懇請清朝出兵,幫助他報君父之仇,以圖明朝「中興」,恢複其統治。無意降清的意思表達得很清楚。

第二,雙方的稱謂。吳三桂稱清為「北朝」,與「我朝」「中國」相對應。涇渭分明,即使明朝已亡國,他仍屬明朝,與清無涉,這又明確自己的立場不容混淆。

第三,清軍進兵路線。一從「中協」即喜峰口、龍井口等處;一從「西協」即牆子嶺、密雲等處入口。這兩條路線是清兵經年屢次入口征明的舊路,吳三桂卻牢牢地控制著「東協」即山海關與界嶺口等重要關隘。從山海關至京師便捷,獨當正面進兵。從西協、中協走,已屬側翼,要繞路,誤時日。顯然,吳三桂自為主,而把清兵置於「客兵」的地位。從吳三桂的這個安排,也看不出他與清為一家之意。另外,從這個安排來看,他還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坐山觀虎鬥的意思。實際上他想通過自己的安排達到大清與大順兩個政權火併,以此恢複大明江山的意思。

第四,酬勞。吳三桂鄭重聲明,「我朝」報答清兵「興亡繼絕」的扶助之功,不只給財物,還將「裂地」,即割讓領土酬謝。吳三桂儼然以明朝的代言人許以優厚的條件,此與降清毫無共同之處。而一旦出現大清與大順兩個政權火併的局面,還哪裡有什麼酬勞啊!因此,這個所謂的「酬勞」實際上是假的!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這個時候,我們還不能說,吳三桂已經降清!

但大清王朝的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何許人也,他哪能那麼容易就會上當而答應吳三桂的請求呢?

5月19日(陰曆四月十四日),進軍途中的愛新覺羅·多爾袞接到了吳三桂的信!大清王朝的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未敢輕易相信吳三桂,他決定:第一,派人到山海關探看虛實;第二,改變行軍路線,以一日一夜行100公里的速度直趨山海關;第三,調取攻城用的紅衣大炮,發往山海關;第四,給吳三桂複信!

大清王朝的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給吳三桂的信中說,「向欲與明修好,屢行致書,明國君臣不計國家喪亂,軍民死亡,曾無一言相答,是以我國三次進兵攻略,蓋示意於明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