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白手起家到崛起稱雄 實力不足不可爭強好勝

李成梁是明朝後期著名的將領。據《明史》記載,李成梁的高祖李英自朝鮮內附明朝,任鐵嶺衛指揮僉事。經過好幾代人之後,李家早已融入遼東漢族,一貫被視為漢族人。

因為家貧,40歲的時候,李成梁以生員襲職。初為險山參將,因屢建戰功,明隆慶元年(1567年)進副總兵官,協守遼陽。隆慶四年(1570年),擢為遼東都督僉事,駐節廣寧(今北鎮城內)。明嘉靖後期至隆慶年間,韃靼插漢兒部多次進犯遼東。十年間,明三員大將相繼戰死。時值邊備廢弛之秋,李成梁蒞任即募四方健兒抗擊蒙古、女真各部的侵擾,由是軍聲始振。萬曆初期,滅建州女真首領王杲、子阿台部,數次大敗插漢部酋長土蠻、泰寧部酋長速把亥;計殺海西葉赫部首領清佳努、楊吉努。在整個明朝將吏貪懦,邊備廢弛的情況下,李成梁鎮守遼東30年間,先後奏大捷者十,邊帥武功之盛,200年來前所未有。明廷旌表其功,萬曆八年(1580年),建石坊於廣寧城(今遼寧省北鎮市)內,增秩受祿數次。

但是,位望益隆的李成梁由於奢侈無度,導致軍貲、馬價、鹽課、市賞隨意侵吞;全遼商民之利,盡籠入己。不僅以賄賂權門朝士自固,甚至虛報戰功,最終為言官所劾。萬曆十九年(1591年)罷官。其後十年,遼東邊備益弛。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李成梁復職,年已76歲,之後復開馬市、木市,緩和了東北地區的民族矛盾;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錯將萬曆初年時由他獻議興建,已「生聚日繁、至六萬四千餘家」的寬甸等六堡,以「地孤懸難守」放棄之,盡徙其民六萬餘戶於內地,以大軍驅迫戀家之民,雖為時論所譴責,但使遼東再次出現安定的局面。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享年90歲的李成梁去世。

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松等五人官至總兵,如梓等四人至參將,為遼東將家。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後金攻破撫順,不久鐵嶺亦陷,李氏十餘人皆戰死。

再說剛剛投奔李成梁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在戰場上頗受器重的同時,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還得到了一個女人的欣賞。18歲的時候,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同塔木巴晏的女兒佟佳·哈哈納札青(又叫詹泰)結婚。「巴晏」在滿語里是「富人」的意思,所以佟佳·哈哈納札青肯定是自幼就無憂無慮地生長在殷實富裕之家。佟佳氏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生下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愛新覺羅·褚英,二兒子叫愛新覺羅·代善。日後的愛新覺羅·多爾袞的人生悲劇,就與愛新覺羅·代善及其家族的其他成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外祖父王杲、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祖父愛新覺羅·覺昌安、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父親愛新覺羅·塔克世卻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先後遇難。而此後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終於以此為借口,以父、祖遺留下來的「十三副鎧甲」起兵,拉開了女真統一戰爭的歷史帷幕。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說起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外祖父王杲、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祖父愛新覺羅·覺昌安、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父親愛新覺羅·塔克世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先後遇難,其原因還在於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外祖父王杲的爭強好勝。

嘉靖年間,建州右衛都指揮使王杲驅使諸部落不時掠奪漢族人口和財物,屢次背叛明軍。1574年,明備御裴成祖到王杲所在的寨子中追索逃人,結果卻被王杲的部下殺死。建州右衛都指揮使王杲居然敢殺死大明王朝的命官,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大明王朝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果不其然,明神宗萬曆皇帝繼位以後,馬上派總兵官李成梁率大兵進攻王杲所在的寨子,結果當然是人強馬壯的李成梁率部大破王杲所部,一舉殺死王杲手下上千人,王杲僥倖逃走。1575年,海西女真哈達部的首領萬汗將王杲用計擒獲,並送至北京,最終王杲在北京西四牌樓被處死。

王杲死後,他的兒子、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舅舅阿台為報父仇,不斷襲殺明軍。1583年春,明將李成梁又率兵直搗阿台的住地古勒寨(今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上夾河鎮古樓村西)。阿台妻子的祖父,就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祖父——愛新覺羅·覺昌安。也就是說,阿台的妻子實際上就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叔伯姐姐。

此時的愛新覺羅·覺昌安早已經暗中歸順了明朝政府。愛新覺羅·覺昌安為了使自己的孫女免於戰難,也為著古勒寨城內百姓的安危著想,便按照李成梁的部署,同自己的兒子、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父親愛新覺羅·塔克世一同進城,打算勸說阿台歸順李成梁。

這個時候,另外一個已經先期歸順了明朝政府的建州女真圖倫城(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撫順縣上馬鄉蒼石村北部)的城主尼堪外蘭卻立功心切。

尼堪外蘭,又作尼康外郎。尼堪本意為「漢人」,外蘭本意為「秘書」或「翻譯」,尼堪外蘭有「漢人秘書」或為「掌漢文之小官吏」之意,可見此名只是稱呼,並非本名。20世紀90年代,滿族佟佳氏家譜受到史學界重視,根據佟佳氏家譜記載,尼堪外蘭姓佟佳氏,本名布庫錄。

話說尼堪外蘭不等愛新覺羅·覺昌安和愛新覺羅·塔克世的勸說結果出來,就擅自率領自己的部下攻城。結果,古勒寨被攻破,愛新覺羅·覺昌安和愛新覺羅·塔克世也未幸死於戰火。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得到父、祖蒙難的噩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回到家中之後,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找到了祖父遺留下來的十三副鎧甲。然後,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帶著自己的幼弟愛新覺羅·舒爾哈齊逃難。

一路逃難下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因禍得福,有了很多的收穫:既有漂亮的妹妹,也有勇敢的將領。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話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逃難路過的第一站便是葉赫部(今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葉赫滿族鎮)。在這裡,他遇到了一位漂亮的姑娘。

當時,葉赫部落的貝勒葉赫那拉·楊佳努看到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儀錶雄偉,器宇不凡,於是乎優禮相待。葉赫那拉·楊佳努還決定把當時年僅7歲的女兒葉赫那拉·孟古許給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為妻,此外還送給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很多的馬匹和甲胄,更有甚者,葉赫那拉·楊佳努還派兵護送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回到建州老家。這一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24歲,因葉赫那拉·孟古尚在幼年,暫未婚娶。1588年,當葉赫那拉·孟古長到13周歲的時候,因父親葉赫那拉·楊佳努已死,由她的兄長葉赫那拉·那林布祿親自送親,同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完婚。四年後的1592年,葉赫那拉·孟古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生下一個男孩,這就是愛新覺羅·皇太極。

剛才我們說起了一個詞——貝勒。我們在講清朝的歷史的時候,經常會用到貝勒、貝子、和碩等辭彙。這都是什麼意思呢?

貝勒在滿語裡面最開始的意思是王或諸侯,是對女真社會中各部落的主人的稱謂,如我們剛剛說到的葉赫部落的貝勒葉赫那拉·楊佳努實際上就是說葉赫部落的首領葉赫那拉·楊佳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原來的稱謂是淑勒貝勒,滿語的意思是聰明的貝勒。滿族早期以貝勒為「天生」貴族的稱號,其尤尊者稱和碩貝勒。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曾用以稱其子侄。貝勒分為主旗貝勒和不主旗貝勒。主旗貝勒,滿語稱為和碩貝勒。和碩為四方四角之意。和碩貝勒的意思是一方之主,就是專主一旗之王。這個時候,所有的貝勒,包括主旗貝勒和不主旗貝勒都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和他的弟弟愛新覺羅·舒爾哈齊的子孫。後來清代頒定宗室爵號,有多羅貝勒,簡稱貝勒。愛新覺羅·皇太極正式稱帝後的崇德元年(1636年)定封爵,置貝勒於親王、郡王下,用以封蒙古貴族,崇德元年以前的貝勒,實即後來的親王。

貝子,也是爵位名,滿語為貝勒的複數,原來的意思也是王或諸侯,也屬於「天生」貴族。後來清代頒定宗室爵號,有固山貝子,簡稱貝子。其位在親王、郡王、貝勒之下,常用以晉封蒙古貴族。

1659年,順治皇帝又規定,親王的長子封親王,其餘的兒子封郡王。郡王的長子封郡王,其餘的兒子封貝勒。貝勒的長子封貝子,貝子的長子封鎮國公,鎮國公的長子封輔國公,輔國公的長子授三等鎮國將軍。

再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逃難路過的第二站便是嘉木瑚寨。

嘉木瑚寨,又作夾木瑚寨、嘉穆瑚寨,其位置在今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木奇鎮西的蘇子河流域。

在嘉木瑚寨,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遇到了一位勇敢的將領。

話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逃難到嘉木瑚,借宿在嘉木瑚城主伊爾根覺羅·穆通阿家。在伊爾根覺羅·穆通阿家裡,努爾哈赤遇到了一個人,一個對於他日後的創業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誰呢?日後後金(大清的前身)的五大開國元勛(其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