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把手才叫「官」 科舉不是唯一的出路

上一章中,我們講到了,因為刑部尚書兼直隸總督英廉的大力提攜,在咸安宮官學上學的和珅與英廉的孫女兒結了婚。不管是怎麼說,此時此刻的和珅,也算是名利雙收了:既娶了人家漂亮的女孩子做老婆,又可以通過當著高官的爺丈找到與乾隆皇帝接觸的絕好機會。

現在的問題在於:雖然我們都知道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寵臣,那和珅是何時開始接觸乾隆皇帝的呢?和珅給乾隆皇帝留下的第一印象又是怎麼樣的呢?

和珅在他19歲的那一年,也就是他與馮氏結婚以後的第二年,承襲了先祖的三等輕車都尉的職務。想想吧,此時此刻的和珅,身邊不光有美人陪伴,還有大量的金錢——英廉這個爺丈厲害吧?想一想,如若沒有英廉這個爺丈的大力幫忙,先祖的三等輕車都尉的職務,能那麼輕而易舉地落到和珅的肩上嗎?大清國庫里那麼多的金銀財寶,能那麼輕而易舉地落到和珅的手裡嗎?

好啦,我們言歸正傳。也就是在承襲了先祖的三等輕車都尉職務的同一年,和珅還參加了科舉考試。

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清代的科舉考試,最早在皇太極時期就已舉行了,但不經常,考試的方式方法也比較簡單。清軍入關後,首次舉辦科舉考試是在順治二年(1645年)。

清朝的科舉考試有三個目的。

一是為選官取士。清朝土地遼闊,需要大批官僚來管理政事,幫助維持統治。從科舉及第的考生中選取官員是唐代以來選拔官員的正途。這種做法有助於克服選拔中的長官意志,擴大選官基礎。

二是為了籠絡漢族知識分子,緩和民族矛盾,這個目的清初尤其明顯。范文程說:「治天下在得民心。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出於這個目的,康熙、乾隆二帝各自在正常的科舉考試之外還搞了一次制科考試——博學鴻詞科考試(唐開元年間始設,「鴻」本作「宏」,因避乾隆諱,改為「博學鴻詞」)。

三是有助於加強思想統治。通過對「四書五經」的考查和對《聖諭廣訓》的默寫,就可以有效地達到用儒家思想統一全國人民思想的目的。

清朝科舉制度仿照明制。與明朝一樣,科舉考試由禮部負責,考試的時間、地點和內容相同,都是考「四書五經」,考試的級別、步驟、授予的資格以及授予官職和明代也基本一樣。

科舉考試分童試和正式考試。通過童試取得生員資格才能參加正式考試。鄉、會試實行迴避制度,試官子弟、親戚不能參加考試。

童試分為縣試、府試和院試,正式考試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下面介紹這些考試。

縣試在每年二月舉行,由知縣主持。考前要報名,填寫姓名、籍貫、年齡和三代履歷。倡優、皂隸的子孫與居喪守孝者不能參加考試。考生由五人聯保,另有本縣一名廩生做保人。縣試考四場或五場,前兩場考八股文與試帖詩,默寫《聖諭廣訓》;第三場考詩賦;第四、五場考對「四書五經」的解釋。縣試錄取後即可參加府試。事實上,第一場錄取後即可獲得參加府試的資格。

府試是通過縣試後才有資格參加的考試。府試在管轄本縣的府進行,由知府主持,時間多在四月。參加府試,報名、保結與考試的場次、內容同縣試差不多,只是保結廩生要多一名。

府試通過後是院試。院試由學正主持,學正又名提督學院,故名。院試考兩場,第一場為正試,考八股文兩篇,試帖詩一首;第二場為複試,考八股文一篇,試帖詩一首,默寫《聖諭廣訓》。錄取後獲得生員資格,生員俗稱秀才,送入府縣學官,準備參加正式考試。

鄉試是正式考試的第一級。照例每三年舉行一次,在省城舉行。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皇家有喜慶之事加科稱為「恩科」,由皇帝欽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獲秀才身份的府、州、縣學生員、監生、貢生、官生以及經科考試合格者都可以參加。因是八月考試,又稱「秋闈」。考試分三場:初九為頭場,十二為第二場,十五為第三場。舉子須於前一天進場,第三天交卷出場。第一場考八股文七篇,第二場考論一篇,第三場考經、史、時、務、策五道。鄉試發的榜稱為「乙榜」,又稱「桂榜」,考中的被稱為「舉人」(元代以前舉人是指各地舉薦進京參加會試的秀才,明代以後舉人才成為鄉試合格秀才的專稱),頭名舉人稱「解元」。讀書人只有成了舉人,才有資格進入更高層次的會試,才具備了做官的資格,才可以被稱為「舉人老爺」。

會試是正式考試第二級。每三年在京城的貢院舉行一次。時間是每年三月,所以又叫「春闈」。舉人與國子監的監生參加。為防止假冒舉人參加,順治十四年後,舉人在會試前要複試。會試由禮部主持,大總裁(主考官)為內閣學士或六部尚書。副總裁為六部侍郎、江南貢院的考棚郎或內閣學士。考試場次和內容與鄉試同。會試發的榜稱為「杏榜」(發榜時正值陽春四月,杏花綻放,故名),取中者稱為「貢士」,貢士首名稱「會元」。

殿試是最高級別的考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考策問。策問是以政事、經義等設問,舉子作答。內閣擬題,皇帝選定。答題用字千字以上。舊曆每年四月二十一日舉行。殿試錄取名單稱為「甲榜」,又稱「金榜」。「金榜」分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是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多人,賜「進士出身」。三甲則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稱為「傳臚」。殿試只用來定出名次,能參加的貢士通常都能成為進士,不會再有落第的情況。

殿試考試三天後,讀卷官送前十名呈獻皇帝。皇帝確定名次,並召見這十人,叫小傳臚。餘下取中的也由皇帝確定名次。內閣中書填寫金榜。四月二十五日殿試名次揭曉,以舞刀射箭為晉身之階的晚清武童在太和殿舉行名典禮,這叫大傳臚。大金榜張貼在長安街宮牆上。四月二十六日舉行恩榮宴。殿試後中試者除前三名外還要在保和殿舉行朝考。由皇帝命題,由欽定大臣閱卷,分別等次。

狀元、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修撰和編修。其他新進士由掌院學士帶領引見,由皇帝派遣任官。有的選為庶吉士,散館後再授予官職。一般的授予六部主事、國子監博士或縣令。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所有的考試都需要有類似於我們今日所說的嚴格的資格審查。資格審查的標準就是「身、言、書、判」四個字。

「身」,就是身體、相貌,要儀錶堂堂,五官端正,這樣你既不會驚了聖駕,將來為官的時候,驚堂木一拍也會有官威,這是「身」。

「言」指的是語言表達能力,口齒清晰,邏輯嚴謹,這樣你在當官的時候,你斷案子,才能讓人聽得清楚你說的話,這是「言」。

「書」是你的筆跡,字體。字體要漂亮,各朝不一樣,有的朝代就興大楷,有的朝代就興中楷,但是乾隆朝就興小楷,給你一個很小的毛筆,寫小楷的毛筆,寫一些字,這個字寫好了,然後一看,字跡端正,上級能看得懂,下級能看得懂,這是「書」。

第四個標準就是「判」。「判」考查的是生員的思維敏捷程度,你想報名考試,前面先有個智力測驗,給你出一個難題,讓你斷一個案。你這個案子斷出來了,合格了進去,不合格出去,這是「判」。

凡是通過了「身、言、書、判」這四個條件的人,才可以參加考試。

當然,舉人通過「大挑」也可做官。大挑開始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會試後,六年搞一次,由朝廷挑選形貌好和應對靈敏的做知縣或學官。大挑比較簡單,就是相貌,沒別的條件,就一個相貌,好看就行。好看和難看的標準是什麼呢?就「同、田、貫、日、身、甲、氣、由」八個字,「同田貫日」是第一組,「身甲氣由」是第二組。

所謂「同田貫日」,「同」,長方臉,您看您這長方臉挺好看,進去吧;「田」,方臉,正方臉也可以進去;「貫」,腦袋特大,但是個子很高,這個人也可以進去;「日」,長得不高不胖,不矮不瘦,正合適,可以進去參加考試。進去之後,只要考官選中您了,您就可以當官了。

如果很不小心,這四個字您沒有一個合適的,那後面那四個字,您符合一條就出去,您就不用進去了。「身甲氣由」,「身」指的是五官不正,叫「身」。這個「身」跟那個「身」不一樣,這個「身」是五官不正叫「身」。「甲」,這個知道吧,頭大身子小,這叫「甲」,這個不能進去。「氣」,一肩膀高一肩膀低,現在咱們有很多小學生背著書包很沉,造成一肩膀高一肩膀低,這個一肩膀高一肩膀低的人,就不能進去。「由」,頭小身子大,撐不起來那個小腦袋,沒法當官。符合後面這四個字就對不起了,您就出去了,就不能當官了。這個事您想,我考上舉人了,沒考上進士,連續三年都沒考上,我可以通過我的相貌當官。

上面說的是正常進行的科舉考試。除此以外,清代還有制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