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活在世代為官的榮光之下 好下屬成就好上司

劉統勛除了彈劾張廷玉之外,還為乾隆皇帝在「三立」的問題上,做出了重大貢獻。

「三立」一詞,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

唐人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中對德、功、言三者分別作了界定:「立德謂創製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此議一出,深為後人所贊同,並不斷激勵著後來人積德行善、建功立業,形成高尚進取、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念。

中國當代有一位相聲名家馬三立老先生,那「三立」的解釋便是這幾個字,看來馬先生是做到了。

問題在於,「立德」、「立功」和「立言」,它們指的是什麼內容呢?

首先,所謂「立德」是就人的政治、思想而言的,指的是你作為皇帝來講,你要有德行,你要時刻把百姓裝在心間,你要處處為百姓著想。你要知道什麼叫君民關係,是一種舟和水的關係,你要知道百姓「既可載舟,也可覆舟」的道理。對老百姓要恩惠,這就是立德。

其次立功。立功這一點就稍微有點兒擴張的味道,在你的統治時期,疆域要很廣大,你要守得住疆土,你要守得住祖宗給你留下來的基業,而且你還要繼續不斷對外擴張,你這個疆土不是守住就得了,而是要繼續擴大,這個叫立功。

再次立言。立言是就你在文化藝術事業上來講。不光你皇帝自己詩、書、畫都要好,而且要在你的統治時期,讓全國的文化事業得到迅速發展,讓所有的文人、知識分子肯定你、誇讚你,這就是立言。

我們劉統勛能夠得到乾隆皇帝的賞識,無非也就是說他能夠明白乾隆皇帝在想什麼,不但明白乾隆皇帝在想什麼,而且要想乾隆皇帝之所想,急乾隆皇帝之所急,做乾隆皇帝想做不能做的事,為乾隆皇帝分憂解難而已。在這個方面,我們說劉統勛應該是做得很好了。否則的話他就不會受到如此賞識。

我們首先來講講劉統勛受到乾隆皇帝賞識的具體原因。說起劉統勛受到皇帝的賞識,那可以肯定的一個問題就是說,劉統勛的所作所為還是得到了皇帝的首肯的,他對於皇帝的研究應該說是比較深刻的。那這裡我們就要看到,乾隆皇帝他的內心世界裡到底在想什麼呢?其實說起乾隆皇帝的所作所為,他的所想,無非是我們上面說到的「三立」而已。

我們首先來看,劉統勛為乾隆皇帝的立德方面所做的工作。這一點,《清史稿》都不敢否認,《清史稿》在簡單記錄劉統勛的一生之後,特地用重筆介紹了劉統勛為皇帝立德所做的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他改變了清朝官吏統治百姓的一個辦法。

清朝,清軍入關的時候他畢竟是滿洲人,他對漢族人有些不太相信,所以在清初,每個官員到地方任職的時候,都要帶自己的親信,帶好幾十個人去地方做官去。你皇上派的是我一個人,我要帶好幾十個,為什麼?我對當地所有的官員,我都不相信,我想辦什麼事的時候,我就用我的親信去辦事。

這樣就容易出現一種問題,出現了私黨。這些人只知道這個官員,不知道皇帝,致使鑽營之風大盛,吏治不斷敗壞。時任刑部侍郎的劉統勛發現這種情況以後,立即在乾隆二年(1737年)上書乾隆皇帝,建議除河工、軍前效力等職以外,一律不準「奏帶」,以杜絕這種任用私人、培植親信的弊端。皇帝准奏從行,使這種積習已久的弊端有所收斂。劉統勛反對官場上任用私人委以肥缺的議論,在今天仍然有它的現實意義。

他的第二件事,乾隆皇帝得到戶部上奏。戶部上奏說什麼呢?戶部上奏說現在有很多地方誇大其詞了,其實是言重了,有很多地方主管錢糧的官員不負責任,貪污腐化,不幹正事,所以呢,建議把這些官員統統撤掉。

當時乾隆皇帝得到這個消息非常生氣,當即就決定什麼呢?他做得有點兒極端,當即就決定,把這個主管錢糧的官員,乃至全國主管錢糧的官員統統撤回來,把這個職位撤掉,我換另外一批人去!另外一批人是什麼人呢?就是我們前面給大家介紹過的,現在我們應該叫秘書,他那時候叫筆貼式,換上他自己的貼身秘書去!

但是乾隆皇帝又在思考:自己這樣做,合適不合適呢?於是乎,一時還拿不定主意的乾隆皇帝趕忙招呼劉墉的父親劉統勛前來問話。

當時的劉統勛已經七十多歲了,確實是老了,他面對這種情況,沉默了半天,沒有說話。最後,他跟皇上說了一句話:「我有點兒老了,這件事您別今天問我答案,我一時半會兒回答不了您,我先回家,我給您想想,您別著急,您明天再問我,我明天一定給您一個回覆。」

結果乾隆皇帝就讓他回去了。第二天一早兒,乾隆皇帝趕忙派人把劉統勛叫來問:「您這事兒昨天想得怎麼樣了?」劉統勛回答了幾個字:「您不能因噎廢食,該管理管理,該教育教育,為此把整個一個機構取消,不是上策。」這是他為乾隆皇帝所辦的第二件積德行善的事,當時乾隆皇帝就覺得還是劉統勛說得對,立即就照辦了。

這兩件事還都是老百姓看不見的,但是有一個事他辦的是老百姓看得見的,辦得特別好。在講這件事之前,我先講一個農村的農民知道的一個詞,叫「秫秸」。這是什麼呢?比如我們種的高粱,高粱穗我們收回家了,去掉穗的高粱稈,叫「秫秸」,其實就是秸稈的意思。農民收完了高粱之後,把這個沒用的捆起來,捆成一捆,平常是生火用的,但是它還有別的用途,什麼用途呢?可以修黃河的時候把它捆成一捆,上面壓上石頭啊,可以和上泥,這樣就可以築黃河大堤用。話說到這裡的時候,我們就要知道,劉統勛最為擅長的,還是治理黃河水患。

劉統勛一生勤於職守,在都察院審理案件時是這樣,在皇帝派他出京巡視河工的時候更是這樣。劉統勛是清代少有的幾位在水利上有建樹的大臣之一。他在修建浙江海塘、疏浚京杭大運河、治理黃河洪水這三大水利工程中都花過很大的精力。

早在乾隆元年(1736年),在劉統勛被新登基不久的皇帝所看中而擢升為內閣學士不久,他就奉命跟隨大學士嵇曾筠(1670年~1738年)到浙江學習和視察海塘工程。嵇曾筠是清代著名的水利專家,這次浙江之行為劉統勛一生在興修水利方面的建樹打下了基礎。

乾隆十一年(1746年),時任漕運總督的劉統勛同大學士高斌一起到山東賑濟水患。當時運河水漲成災,劉統勛親到災區深入勘察,找到運河成災的原因,建議疏浚聊城引河,分運河水入海,使運河水災得以解決。不久之後,劉統勛升任工部尚書。

在一個農業大國,治水是國計民生的大事情。因此,朝廷每年要拿出數以百萬計的巨款到治水上來,成為河工官員的「錢庫」。錢多,蛀蟲也多。一些貪官污吏藉機大發橫財,挪用分肥,請客送禮,以致經費虧空很多。一旦有事,便無錢救災,百姓苦不堪言。劉統勛對此最為憤恨,一旦發現,決不姑息。

乾隆十七年(1752年),江南運河決口,劉統勛受命與尚書策楞(?~1756年,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一起前去處理。發現是由於河道官吏侵吞公款,歷年虧欠九萬兩之巨,造成運河因缺材料而決堤。詔下,將河道總督高斌等撤職查辦,並嚴治其他侵吞庫銀的官吏。

乾隆十八年(1753年),黃河銅山小店河道決口,災情更為嚴重。劉統勛將同知李某、守備張賓二人因貪污致使無錢治河、任其衝決堤壩的情況上報,皇帝震怒,下令將他二人斬首示眾。同時,劉統勛親駐銅山,指揮治河,將黃河水引歸故道,又疏浚了運河,才得以消除水患。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秋,正是修築河堤的緊張時節。各段河堤上,熱氣騰騰,正在施工。劉統勛去檢查黃河楊橋堤段,走到了黃河大堤上,卻見這裡冷冷清清,不見人影。據說工程已有月余未曾動工,離完工相去甚遠。他訊問河吏,河吏推說是由於加工用的秫秸沒有交到,因而無法動工。劉統勛甚感奇怪,就微服暗中調查。

結果呢,劉統勛看到距離黃河楊橋堤段的不遠處有幾輛大車,大車上裝的都是秫秸,裝得滿滿當當的。結果馬車上沒有人,旁邊蹲著幾個人,在那兒哭呢。劉統勛就問:「你們怎麼了,為什麼哭?」當時這幾個人就解釋,說他們是某某縣的老百姓——這個某某縣不是我說的,這個《清史稿》上就是這麼寫的,到底哪個縣?《清史稿》也沒寫——說他們是某某縣的百姓,奉他們的縣官之命把秫秸送交管治理黃河官員的手裡。結果送去了以後,那人看他們有錢,就說你把秫秸交給我可以,但是你必須要給我幾吊錢,否則我就不收,我一不收,我就上報,上報朝廷說你們這個縣沒有交,將來你們縣的頭兒就會被撤職,要不然你就給我錢。這幾個人說,我們哪兒有錢啊,我們一個拉車的、趕車的,我們沒有錢,可是跑回去吧,又怕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