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活在世代為官的榮光之下 能力與品質是權力的墊腳石

我們先說說張廷玉的父親是做什麼的。

張廷玉的父親是康熙皇帝在位時期的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

張英,祖籍江西鄱陽。明朝初年的時候,張英的先祖搬到了安徽桐城居住,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張英是安徽桐城人。

張英出生於1637年。1667年,張英中二甲四名進士。此後他歷任工部尚書、禮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1701年,劉英致仕歸里,1708年病逝於桐城,享年72歲,賜謚文端;世宗即位,贈太子太傅;高宗初年,又復加贈太傅。

張英為學以朱子本義為宗,立論坦易明白,不務艱深,曾任國史館《國史》、《大清一統志》、《淵監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有《篤素堂文集》、《篤素堂詩集》、《篤素堂雜著》、《存誠堂詩集》、《學圃齋詩話》、《南巡扈從紀略》、《易經衷論》、《書經衷論》、《聰訓齋語》、《恆產瑣言》等行於世。

張英為官清正謹嚴,一生深受康熙寵信,康熙稱他「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為人又極謙和,遇同僚「善氣導迎,未嘗有迕」,家居則鄉鄰以至仆隸「常得其和……無所寄怨」。

有名的「六尺巷」故事就源於張英。此巷位於桐城文廟西南不遠的西后街,巷南原為張英府(舊稱宰相府),巷北為吳氏宅。巷長100米,寬2米。話說張英在京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的時候,鄰居吳氏欲侵佔他老家的宅邊地,家人馳書北京,要張英憑官威壓一壓吳氏氣焰。誰知張英卻回詩一首曰:「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退讓。家人得詩,主動退讓三尺。吳氏聞之,受到震動也後撤三尺。於是形成了今天著名的「六尺巷」。古人說「宰相肚裡能撐船」,此詩可作佐證。不與人計較斤兩得失,大度處之,六尺巷的故事,至今傳為美談。

如今,在六尺巷立有兩座刻有「禮讓」和「懿德流芳」的牌坊。行走於六尺巷間,有一種別樣的清涼雅靜,彷彿靈魂受到一次洗禮。試想以首輔之尊禮讓三尺,恐怕不光吳氏深為感動,就連天下人也都要為之感動了。桐城人在這樣一種禮讓之風裡生活,真是夠幸福的了。

大學士,從唐到清都有此官職,是內閣長官,任務是起草詔令,批閱奏章。直到雍正皇帝設軍機處,才代替了大學士的職權。大學士又有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之分。張英是文華殿大學士。既是內閣長官,人們也稱他為「宰相」,正一品。面對如此大官,吳氏也敢侵犯,敢於虎口拔牙,說明他也不是等閑之輩,而是「地頭蛇」。

張英在桐城城郊兩條小河交匯之處建「雙溪草堂」,書齋門聯為「儉勤自是持家本,和順端為受福基」。他強調「儉勤」、「和順」,這也是中國自古以來的美德。康熙皇帝也給雙溪草堂題了一聯:「白鳥忘機,看天外雲舒雲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開。」這倒也說出張家一門淡泊、致遠、少與人爭的處世哲學。張英、張廷玉父子看完荷花,在荷亭共撰一聯曰:「白藕入泥,斜插玉簪通地理。紅蓮出水,倒懸硃筆點天文。」道出務實,勤勉,志在高處之意。

所以,六尺巷現在成了名勝古迹,也使世人從中學到東西。如果當年張英以官勢壓人,也就沒有今天的六尺巷了。

張英的長子張廷瓚和三子張廷璐是康熙年間的進士。張英的五子張廷瑑是雍正年間的進士。因此在桐城當地幾百年來就有「父子宰相府」、「五里四進士」、「隔河兩狀元」的說法。

張廷瓚,字卣臣,號隨齋,1678年舉人,1679年赴會試獲二甲二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遷日講起居注官、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入值南書房。1687年奉命主持山東鄉試,秉公取士,慧眼選才,朝野俱稱。後隨康熙皇帝三征絕漠,備受恩寵。但不幸先於張英而卒,朝野上下均為惋惜,所著《傳恭堂詩集》存世。

張廷璐(1675年~1745年),字寶臣,號葯齋。1702年,張廷璐應鄉試列副貢;1713年再應鄉試中舉;1718年赴會試中一甲第二名(榜眼)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入值南書房,遷侍學士。1723年,出督河南學政,因罷試事坐落職,旋即又重新授為國子侍講,擢國子祭酒,遷詹事府少詹事;1729年,擢江蘇學政;1732年,典浙江鄉試;1733年,擢禮部侍郎,再督江蘇學政;1744年,主持江西鄉試,後辭職還鄉,被稱頌為「三朝舊臣,後進楷模」;1745年,病逝於桐城。他一生好學,詩宗唐名家、文法宋諸子,著有《詠花軒制義》、《詠花軒詩集》傳世。

張廷瑑(1681年~1764年)字恆臣,號思齋。他1713年中鄉試;雍正元年(1723年)恩科會試,獲二甲十五名進士,授編修,歷遷至侍講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晉詹事府詹事;1736年,遷工部右侍郎,充會試副考官,仍兼日講起居注官;1744年,改補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典江西試,回京後即因病辭職告歸,家居二十年,自奉儉薄,粗食布衣,再未出為官;1764年,病逝於桐城,享年84歲。

張廷玉,字衡臣,號研齋,安徽桐城人。1672年,張廷玉生於北京,是大學士張英的第二個兒子。他幼承家教,並相繼受業於同鄉倪伯醇和宜興唐起裁等先生。10歲能誦《尚書》、《毛詩》;16歲回鄉應童子試,被拔置縣學第六名;17歲與大司寇姚文然(謚端恪)第六女姚氏結婚;1697年抵京參加會試,因父奉命為總裁官而迴避不與試。

1700年,張廷玉中進士,被選授為翰林院庶吉士;1703年,「蒙御試清書一等第一,授翰林院檢討」,同年任《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1704年夏,侍直南書房,任《御選物詩》、《佩文韻府》二書纂修官;1705年年初,任日講起居注官。

1705年以後,張廷玉多次隨從康熙皇帝南巡閱視河工、北上口外承德等地避暑及巡行蒙古諸部落等,「抱書珥筆」,與康熙皇帝相去咫尺。

1712年,張廷玉授司經局洗馬,掌管局事兼翰林院修撰。所謂「司經局洗馬」,也叫「太子洗馬」。根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太子太傅、少傅的屬官有洗馬之官。顏師古(字籀,唐初儒家學者,擅長於文字訓詁、聲韻、校勘之學)引張晏說:「洗馬原十六人,秩比謁者。」又引如諄註:「前驅也,《國語》曰:勾踐為夫差先馬,先或作『洗』也。」

「洗馬」即在馬前馳驅之意,為太子的侍從官。梁代以洗馬隸屬典經局。隋唐於司經局置洗馬,一變而為掌管書籍的官,直至清代均沿設。清代司經局所設之洗馬用滿漢各一人,從五品。

1716年,張廷玉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1719年,張廷玉受命領修《駢字類編》,歷七年而書成。1720年夏,張廷玉授刑部左侍郎仍兼內閣批本,任後「殫心竭力,務求平允,不敢一事疏忽」,「每有重案,必披情愫以商榷」。該年冬,山東鹽販王美公等聚眾劫奪鹽店富戶,又有青州生員鞠士林倡言異教,招集人數甚多,巡撫李樹德下令捕緝,被捕者一百五十多人。奏到之日,康熙皇帝命張廷玉同都統陶賴、內閣學士登德前往濟南,會同撫鎮嚴審治罪。1721年春,張廷玉等奉命出都。張廷玉「私心惴惴,幾廢寢食,以不稱任使為懼」,盜案歸結,戮為首者7人,戍35人,無辜牽連者釋放。1721年夏,張廷玉授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兼翰林院士。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底,雍正皇帝繼位,張廷玉受命協同掌院學士阿克敦、勵廷儀辦理翰林院文章之事。雍正元年(1723年)年初,張廷玉升任禮部尚書,充《世祖仁皇帝實錄》副總裁官。雍正皇帝說:「汝世受國恩,又系皇考多年侍從之舊臣,當年聖德神功,無不親知灼見,今應纂修《實錄》之任,記載詳確,惟汝是賴。」同年,張廷玉復命值南書房,與朱軾、徐元夢、嵇曾筠為諸皇子師傅。這年夏天,張廷玉為順天鄉試主考官。此時張廷玉子弟數人及長婿姚孔在京鄉試,張廷玉奏請一體迴避。雍正嘉其公慎,加太子太保。這年秋天,張廷玉署理都察院事,兼管翰林院掌院學士事,又調戶部尚書。這年冬天,殿試,開列讀卷官,張廷玉以子弟應試例不列名,雍正皇帝不允,仍著讀卷。張廷玉遂與諸大臣秉公校閱,取定甲乙,照例將前十卷進呈御覽。雍正皇帝閱至第五卷,大為嘉賞並要拔置一甲。張廷玉以該卷為弟張廷珩卷懇辭不可,雍正皇帝點頭命置二甲第一。次日授張廷珩翰林院檢討,入值南書房。該科張廷珩、張若涵被授為庶吉士。一門三人同科入選,相傳為科舉未有之盛事。同月,張廷玉任四朝國史總裁官。

雍正二年(1724年)春,張廷玉條奏江西、浙江等省「棚民」事。略言:「浙江衢州軍府、江西廣信等府與福建連界,江西贛州等府又與廣東連界。福建、廣東無籍與流移失業者,入山墾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