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精英家庭的顯赫之路 讓皇上打小兒就認準了咱家人

我們從1652年,劉墉的曾祖父劉必顯考上進士,到1814年這一年,劉墉他們家重新修家譜,這中間是162年。162年間,劉墉他們家在大清朝考上進士的一共有11位,考中舉人的一共有35位,兩項合計是46位。在這162年間,劉家成年男丁加在一起也就是180位左右,錄取率高達25%。所以我要說這麼一句,在山東諸城沒有一家能跟劉墉他們家相比——無論是在學問上,還是在考試上。所以我這兒說,歸順了大清朝以後的劉家,科舉得意,為官也是越來越得意,這樣我們就講到了劉墉的祖父。

從劉必顯的兒子開始,劉家的排行開始有了比較固定的順序:依照木、火、土、金、水五行輪流排序。

劉必顯有四個兒子,長子叫劉楨,次子叫劉果,三子叫劉棨,四子叫劉棐。劉棨就是劉墉的祖父。

劉必顯的長子劉楨。劉楨,字世卿,號石齋,貢生,考授從六品;劉楨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劉紹輝;次子叫劉紳燦,後來過繼給了劉果。

劉必顯的次子劉果和劉必顯的三子劉棨,關於他們的情況,我們後面再來介紹。

劉必顯的四子劉棐有三個兒子:長子劉繼綸,字爾恥,舉人出身,曾於族中設義塾,使「族黨及佃戶子弟可造就者皆學焉」;次子劉緒煊,舉人出身,過繼給了劉必大的兒子劉香(劉香無子);三子劉纘煌,舉人出身。

劉果是劉必顯的次子。劉果,字毅卿,號木齋,順治十一年(1654年)中舉,順治十七年(1660年)中進士,康熙六年(1667年)授山西太原府推官。

此時的太原府,隸屬山西行省,府治陽曲縣,太原府直轄十三縣,領五州又七縣。直轄的十三縣分別是:陽曲縣、太原縣、榆次縣、太谷縣、祁縣、徐溝縣、清源縣、交城縣、文水縣、壽陽縣、盂縣、靜樂縣、河曲縣;所領的五州分別是:平定、忻州、代州、岢嵐、保德;此五州所領的七個縣分別是:樂平縣、定襄縣、五台縣、繁峙縣、崞縣、嵐縣、興縣。

再來介紹一下什麼是推官。唐代在節度使、觀察使下置推官,掌勘問刑獄。元明兩朝也於各府置推官。清朝初年,沿用元明舊制,依舊設置推官一職。

至於推官的職權,唐朝、金、元時的推官相當於現在地方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明和清初還兼有審計局長的職能。宋時比較麻煩,隸屬三司下六部的推官沒法比較,大概只相當於辦公室主任,就是那種高級的秘書人員;屬開封、臨安二府的推官也是相當於法院院長;屬地方的推官有點兒幕僚的意思,多少有些掛職而沒有多少實權的意味了。

所謂節度使,是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唯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因受職時,由朝廷賜給旌節,可以節制轄區之軍政,故有「節度使」這一稱謂。高宗永徽以後,都督有帶「使持節」銜者,實際上已為「節度使」。景雲二年(公元711年),薛訥為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始有節度使的稱號。玄宗天寶初,沿邊有九節度使,一經略使。授職時賜給雙旌雙節,總攬一區的軍、民、財政。所轄區內之各州刺史(郡守)均為其下屬,本身併兼任駐在州之刺史。安史之亂後,戰將有功者多授此職。節度使遍設於內地,領州多至十餘,少亦不下三四,割據獨立,世稱藩鎮。五代時更為冗濫,專橫至極。北宋初,趙匡胤加強皇權,藩鎮事務仍歸本州。自此,節度使成為將軍大臣和宗室勛戚的優寵職位,並不赴任。遼金沿置,元廢。

所謂「觀察使」,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採訪處置使為觀察處置使,掌考察州縣官吏政績,後兼理民事,轄一道或數州。凡不設節度使者即以觀察使為一道的行政長官;設節度使之處,亦兼觀察使。至宋代,其職掌並於「提點刑獄公事」和「轉運使」,觀察使一職成為武將升遷時兼帶的虛銜。元代廢。

劉果剛剛被任命為山西太原府推官不久,康熙皇帝就下令全國廢除推官這一官職。於是乎,還是在康熙六年(1667年),劉果又被改為補直隸河間縣(今河北省滄州市下轄的縣級河間市)知縣。

清朝初年的直隸省,相當於今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其中的河間縣,是領有河間縣、獻縣、阜城縣、肅寧縣、任丘縣、交河縣、青縣、興濟縣、靜海縣、寧津縣這十個下轄縣的河間府的府治所在地。

所謂「知縣」,也是一個官名。唐稱佐官代理縣令為知縣事。宋初用京官知縣事,管理一縣的行政,有戍兵駐縣的,更兼管兵事。因本非縣令而管縣,故稱「知某縣事」,簡稱「知縣」。明代始正式用為一縣長官的名稱。清代相沿不革。

康熙八年(1669年)劉果為刑部江南司主事。

所謂「刑部」,漢代置二千石曹掌刑獄,三公曹掌決案。魏晉以後有都官、比部各曹。隋初設都官尚書,統都官、刑部、比部、司門各侍郎,後改都官尚書為刑部尚書,列為六部之一,掌管國家的法律、刑獄等事。長官為刑部尚書,副長官為侍郎,歷代相沿不改。唯唐天寶年間一度改稱「憲部」,旋復舊稱,清末改為「法部」。

所謂「主事」,北魏置尚書主事令史,為令史中之首領。隋稱主事,本為僱員性質,不在正規職官之內。金、元以後始用士人,明代遂定為各部司官中之最低一級。清沿之,士人考中進士後分部辦事,須先補為主事,然後遞升員外郎、郎中,官階為正六品。其他官署如內務府、理藩院,亦設有主事。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仍於國務院秘書廳、各部及駐外使館中設主事,為委任職。

康熙十二年(1673年)劉果升四川司員外郎。

康熙十八年(1679年)劉果升江南提學道。

所謂提學道,宋崇寧二年(1103年),在各路設提舉學事司,管理所屬州縣學校和教育行政,簡稱「提學」。金有「提舉學校官」,元有「儒學提舉司」,都屬同一性質。明初設「儒學提舉司」,正統元年(1436年),始設提督學政。兩京以御史、十三布政司以按察司僉事充任,稱為「提學道」。清初相沿,各省多設「督學道」。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稱「提督學院」,長官稱「提督某省學政」,簡稱「學政」。清末改設「提學史」。

劉果晚年官至刑部郎中,曾為清律的編撰做出過重要的貢獻。

所謂「郎」,古代對帝王侍從官的通稱。「郎」即古「廊」字,指宮廷走廊。郎官的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戰國已有之,秦漢沿置,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員額無定,多至千人,均屬於郎中令(後改為「光祿勛」)。東漢以尚書台為實際的行政中樞,其分曹任事者為「尚書郎」,職責範圍與過去的郎官不同。後世遂以侍郎、郎中、員外郎為各部要職。

所謂「郎中」,官名,始於戰國。漢代沿置,管理車、騎、門戶,並內充侍衛,外從作戰。初分為車郎、戶郎、騎郎三類,長官有車戶騎三將,其後類別漸廢除。晉至南北朝,為尚書曹司的長官。自隋唐至清,各部皆沿置郎中,分掌各司事務,為尚書、侍郎、丞以下的高級部員。

此外,還有郎中令一職。始置於秦,漢初沿置,為皇帝左右親近的高級官職。所屬有大夫、郎、謁者及期門、羽林宿衛官,掌守衛宮殿門戶。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名「光祿勛」。

劉果早年無子,於是過繼自己哥哥劉楨的次子劉紳燦為自己的兒子。也是巧合,後來劉果在過繼劉紳燦後又連續添了兩個兒子,也就是次子劉綸炳,三子劉燝。

劉棨是劉必顯的三子。棨,是古代用木頭製作的一種通行證,略如戟形。在這裡,棨是暢通無阻的意思。

劉棨,出生於1657年,字弢子,號青岑。康熙十四年(1675年),18歲的劉棨中舉。十年後,28歲的劉棨中進士。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38歲的劉棨任湖南長沙縣知縣。

話說劉棨離開北京,到長沙走馬上任。此時正逢湖廣總督吳琠剋扣綠營士兵軍餉,綠營千餘名士兵不服,堵住總督衙門大門鬧事,嚇得湖廣總督吳琠從衙門後門潛出,倉皇逃出長沙城。劉棨拿出自己的俸銀,償還湖廣總督吳琠剋扣的軍餉,解散鬧事的士兵,避免一場士兵嘩變。湖廣總督吳琠回到長沙,對劉棨感激涕零。

此後的吳琠是一路升遷。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吳琠奉調回京,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1697年)又奉上諭補授刑部尚書,第二年(1698年)又被任命為保和殿大學士。

說到這之後的吳琠,那可絕對是一位聞名當世的美食家。與吳琠有關的美食,就是被稱為「沁縣三大寶——雞蛋、瓜子、吳閣老」中的「吳閣老」。

說是「吳閣老」,其實指的是地處太行山區的沁縣的家鄉特產「沁州黃」小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